古代文学史2 文学常识
-
魏晋南北朝
曹操
,字
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
《蒿里行》
《短歌行》
《观沧海》
(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
的山水诗)
p>
曹丕
,字子恒,
《典论·论文》
提出文体论,文气
说,
《燕歌行》
,沈德潜《古诗源》说
“子恒诗有文士气”
曹植
,字子健,
大力写作五言诗,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 br>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瑒、刘桢,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王粲
,字
仲宣,
七子之冠冕
,
《七哀诗》
《登楼赋》
刘桢,字公幹,
“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
”<
/p>
蔡琰,字
文姬,
《悲愤诗》
(自传体叙事长诗)
《胡笳十八拍》
正始名士有何晏、
王
弼,
清谈玄学,
属吃药派;
竹林七贤<
/p>
为嵇康、
阮籍、
山涛、
< br>向秀、
阮咸、
王戎、刘伶,饮酒放达,属饮酒派
玄言诗兴盛于东
晋,一方面是
玄学
及清谈之风兴盛的结果,另一方面与士人心态
有关
阮籍
,字嗣宗,阮瑀的儿子,因
任步兵校尉,后世称阮步兵,五言咏怀诗,开创五言抒情组
诗先河,
《咏怀诗》独特意象群:日、鸟、植物、道路、神仙、自创人物意象等(
qxy
p>
论文)
嵇康
,字
叔夜,曾为中散大夫,后世因称嵇中散,
《文心雕龙》评其诗风为“清峻”
,
《幽愤
诗》
《赠秀才入军
》
,论辩诗《养生论》
《声无哀乐论》
太康诗风
,
“繁缛”
< br>“儿女情多、
风云气少”
,
追求
华辞丽藻、
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
细致雕琢,缺少胸怀
天下的抱负,缺乏现实内容。
陆机
,
字士衡,曾任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
,
“太康之英”
,
《吊魏武帝》
《文赋》
(第一篇
系统的创作论)
、乐府诗,文学观:
“诗缘情而绮靡”
潘岳
,
字安仁,
“掷果盈车”
《悼亡诗》
左思,字太冲,洛阳纸贵:
《三都赋》
,
“左思风力”
< br>
刘琨,字越石,
“闻鸡起舞”
“枕戈待旦”
,
“永嘉之乱”——洛阳攻破
郭璞,字景纯,
《游仙诗》
<
/p>
谢混,字叔源,
“莫近禁脔”
,
“乌衣之游”
,
“风华绝代”
< br>,
“水木清华”
陶潜,字,号
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陶渊明被钟嵘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谢灵运,精雕细刻,山水诗的文学
史意义
: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受他影响南朝
出现了大量山水诗作,描写山水景色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
“典正可采,<
/p>
酷不入情”
对山水景物进行细致的描摹刻画,
注重对诗歌语言的锤炼和修
饰,这也影响到后来的南朝诗人。
“诗至于宋,性情渐隐,
声色大开
,试运以转关也。
”
他的山水诗正是南朝诗风转变的开启者。
谢朓,
“
永明体”
,格律诗先声
,
“中间小谢又
清发”
南朝乐府民歌分为
吴歌和西曲
北朝乐府民歌有《敕勒歌》
《木兰诗》
昭明太子萧统文学集团:刘孝绰,王筠,刘勰等
萧纲文学集团:庾肩吾,
庾信(早年晚年之差)
,徐
摛,徐陵
萧纲与宫体诗,多描写女性和物
三萧:萧衍、萧统、萧纲
萧统《文选
》
、徐陵《玉台新咏》
、钟嵘《诗品》
、刘勰《文心雕龙》
北地三才:北魏温子昇,北齐邢邵、魏收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杨衔之《洛阳伽蓝记》
隋唐
宫廷
文人:上官仪,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
宫廷诗人完成了唐诗格律化进程
初唐四杰(跳出宫廷诗风)
:王勃(
“诗杰”
)
、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
“诗骨”
,
追求风骨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
“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闻一多评
山水田园诗派:孟浩然,王维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
王维,字摩诘,
< br>“诗佛”
,擅写
山水田园诗
,有
《王右丞集》
孟浩然,
《宿建德江》
《过故人庄》
王昌龄,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
李白,
“诗仙”
,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
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大历
诗风
:韦应物、刘长卿(五言长城)
、李溢、大历十才子
韩愈,字退之,韩昌黎
< br>孟郊,
“诗囚”
,苏轼称“郊寒岛瘦”
< br>
韩孟诗派
,
特征
:重视主观感受的传达;缺少创新出奇,而不愿
从俗趋易;讲究炫才或
苦吟,而较少以美刺干世为旨归;以文为诗(穷搜苦索、务去陈言
、异乎流俗)
,
主张
:
“不平则鸣”
,强调“笔补造化”
,崇尚雄奇之美
p>
李贺,
“诗鬼”
白居易
,
字乐天,
“诗魔”
,
号香山居士,
新乐府运
动
,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
作”
,
他把自己诗歌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刘禹锡,字梦得,
“诗豪”
,
《金陵怀古》
柳宗元,字子厚,
“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苏轼评)
< br>,五绝《江雪》
苦吟诗人
:贾岛(
“诗奴”
)
、姚合
杜牧
< br>,字牧之,
“杜紫薇”
“雄姿英发”
,著有《樊川文集》
(可供参考)魏晋南北朝:
18
p>
、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自觉的标志是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
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
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19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纯然描写自然景物的山水诗是《步出夏门行》
。
20
、杜甫“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白居易的“
新乐府”等,都是沿着曹操直面现实人生的
写实方向发展的。
21
、在文学批评史上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是曹丕《典论·论
文》
。
22
、陶渊明诗歌的主要艺术特征是情景事理浑融、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23
、
曹植的诗歌被誉为
“骨气奇高,
词彩华茂,
情兼雅怨,
体被文质”
(
钟嵘
《诗品》
)
。
24<
/p>
、
建安七子中散文成就较高者为孔融,诗歌成就高者为王粲。
p>
25
、阮籍诗歌的成就在于八十二首五言
《咏怀》诗。
26
、
《搜神记》作者干宝的籍贯是新蔡。
27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成就最高的代表作是《搜神记》
。
< br>
28
、太康诗风在内容上的特点之一是“儿女情多,风
云气少”
。
29
、左思《咏史》其二以比兴手法对门阀制度进行了极其强烈的批判。
30
、左思诗歌的特点为文典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