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点的确定方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汽车
H
点确定程序
GB
/
T
11563
—
1995
Motor
vehicles
procedure
for
H
point
determination
代替
GB
/
T
11563
—
89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ISO 6549
—
1980
《道路车辆—确定
H<
/p>
点的程序》。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三维
H
点装置来确定汽车座椅
H
点位置的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驾驶员踵点至
R
点间垂直距离小于
550 mm
,靠背
后倾角大于
5°
或由大腿杆表示的大腿中心线与水平线夹角大于
5°的任何汽车设计和检验。
2
术语
2
.
1
三维
H
点装置
用来确定汽车座椅
H
点的装置。
2
.
2
H
点
指三维
H
点装置的躯干和大腿的饺接中心,它位于此模型的两
侧
H
点标记钮间
的装置的中心线上。<
/p>
2
.
2
.
1
“R
点”即“乘坐基准点”
是指制造厂规定的设计
H
p>
点,该点:
a
< br>.确定了由制造厂规定的座椅每个设计乘坐位置的最后面的正常驾驶和乘坐位
置,
它考虑了所有座椅可能调节状态(水平、垂直及倾斜)。
b
.具有相对于所设计的车辆的结构建立的坐标。
c
.模拟人体躯干和大腿铰接中心位置;
d
.做为安放二维人体样板的参考点。
2
.
2
.
2
汽车座椅
H
点
指三维
H
点装置的躯干线和大腿中心线的交点。且用三维
H
点装置测
得的,此
装置应选用图
2
所示的适当腿
长数据,并安装在制造厂规定的座椅的正常驾驶或乘
坐姿势时最后位置。汽车座椅
H
点由三维
H
点装置
上的
H
点标记钮测得。
2
.
3
躯干线
指三维
H
点装置头部空间探测杆的中心线。
2
.
3
.
1
设计靠背角
通过
R
点的铅垂直线与二维人体样板的躯干线之间的夹角。
2
p>
.
3
.
2
实际靠背角
指三维
H
点装置探测杆处于最后位置时,由位于其上的
靠背角量角器测得,通
过
H
点的垂线与
躯干线之间的夹角。
2
.
4
乘
员中心面(
C
/
LO
< br>)
指
H
点的
Y
坐标平面,由在每一
个特定位置上的乘员中心面或三维
H
点装置的
< br>中心面来表示。在单人座椅上,座椅的中心面就是乘员的中心面。在其他座椅上,
乘员的中心面,则由制造厂规定。
2
.
5
驾驶员的踵点
指三维
H
点装置的踵部与地板覆盖层或其他踵部支承
面的交点。若装置的腿长
采用第
95
百
分位数据,则装置的脚底应触及并允许压下加速踏板,加速踏板被压下
的行程量由制造厂
规定。若腿长用的是第
50
百分位数据,装置的脚底可能接触不
到
加速踏板,则允许双脚以腿部自然伸展的姿势搁在地板上,此时,踵点按制造厂规
p>
定的踵点,座椅应位于正常驾驶或乘坐姿势的最后位置。
2
.
6
小腿夹角
< br>指装置右小腿中心线和鞋底的纵向切线之间的夹角,此角不得小于
87°。
3
三维
H
p>
点装置的描述
< br>三维
H
点装置的背板和座板
(见
图
l
)
是成年男子的平均背部和臀部轮
廓的代表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