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7课 春秋五霸
-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
历
史
教
案
( 2019
—
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历史教案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历史教案
编订:
XX
文讯教育机构
初中历史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第
7
课
春秋五霸
教材简介
< br>: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历史给人们提供了经验,
历史学是一
切学科的基础,
没有历
史就没有传承,就没有其他各种学科。历
史不仅仅留给我们只是,同样也有教训,本教
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历史科目
p>
,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
< br>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湖北襄樊市教研室特级教师
杜继红
(一)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时期在周王室日益衰微的背景下,一些较大
的诸侯国通过改革,增强
实力,争夺“霸主”地位;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
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
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
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
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
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
.复习提问
在第
6<
/p>
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朝代的科学文化?这些朝代的社会性
质和发展阶段怎样?
学生回答(略)
2
.导入新课
第
2
页
共
13
页
初中历史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小结学生回答导入新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讲的是我国
夏、商、西周时期的科学文化。这三个朝代在我国历
史上先后是奴隶社会的确立和繁荣时
期,
时间大约从公元前
21
世纪到公元
前
771
年。
历史是
< br>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请同学们看课文
下面的注解,了解春秋、
战国名称的由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时期(
从公元前
770
年到公元前
476
p>
年,共
295
年。)的历史。春秋时期是我
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一个社
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内容十分丰富、
生动。你们看,“春秋五霸”不就是
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标题吗?请同学们读一读标题下
方框内的学习提示吧!
好,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课文,解答导言提出的问题,看看这一课的内容是怎样地丰
富和生动?(板书课题)
3
.讲授新课
一、周王室日益衰微
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争当霸
主。这就告诉我们,春秋时期最显著的一个历史特点,就是周王
室的日益衰微和诸侯争霸。
那么,周王室的日益衰微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
.实力的严重削弱
第
3
页
共
13
页
初中历史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春秋时期,周王室自身的实力严重削弱。①直接管辖的土地、
人口所剩无几,西周强盛
时,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平王东迁后
,西土为秦国所有,王室直
接管辖的土地还有方约
600
里的土地。后来,由于诸侯的侵吞、戎族的占据和对立功诸侯的
赏赐,
土地越来越少,最后只有方约百里的土地。土地减少了,人口自然也跟着减少。②兵
力大
为减少。土地、人口减少了,财力、物力、兵源自然又跟着减少。西周强盛时,王室直
接
管辖的军队多达
14
万人以上。
平王东
迁后,
还有
3
万人。
< br>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
2
.地位的相反变化
王室土地、人口、兵力的减少,表
明周王室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严重削弱,因而,
周王室的地位就发生了完全相反的变
化。就是说,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
资格,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
强大的诸侯。课文小字所举的两个例子,就生动地反映了
这种变化。正是在周王室的日益
衰微的背景下,诸侯争霸的热闹场面一场接一场地出现了。
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
虽然名存实亡,但是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权威,却是一些较大的
诸侯国所朝思暮想的。于是
,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
享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
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当霸主——诸侯首领。这是诸侯争霸的
原因,也是诸侯争霸的
实质。
(板书可简化为争地、夺人、享特权)春秋初期,诸侯国有
140
多个,最著名的就是先后起来争霸的春秋五霸,关于春秋五霸,历史上有两种说
法。(请同
第
4
页
共
13
页
初中历史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学们看课文和课文
下的注解②)宋襄公争霸未成,反而丧身。秦穆公东进受阻,向西发展,
独霸西戎。他两
人都未成为中原霸主。课文叙述的春秋五霸,主要讲的是齐桓公、晋文公、
楚庄王、吴王
阖闾和越王勾践的争霸情况。
二、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公元前
685
年到
643
年在位。在众多的诸侯中为
什么齐桓公能首
先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争霸的主要活动又有哪些?这
是本课要解决的重
点问题。
1
.有利的条件
齐国在今山东北部,负山面海,盛
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这就为齐桓
公争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板书可
简化为: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
2
.雄厚的实力
有利的条件,只是为称霸提供了可
能性,并不等于就一定能够称霸。齐桓公能够称霸的
根本原因,是他任用管仲为相,积极
改革内政,倡导节俭,发展生产,还改革军制,组成了
3
万人的
常备军。这些改革措施,使齐国很快就国富兵强,具有争霸的雄厚实力。管仲是我
国奴隶
社会杰出的政治家。课文小字叙述了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而信任管仲的故事,表现了
他为
建立霸业而惜才用贤的过人胆识。
课文中的图画描绘了齐桓公听取管仲改革建议的情景。
第
5
页
共
13
页
初中历史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管仲胸有成竹地呈
述,齐桓公聚精会神地听取。齐桓公双目远视,炯炯有神,右手前伸,似
乎在对管仲说:
“好,就照你说的办!”
3
.成功的政策
在诸侯纷争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有
了争霸的实力,还必须讲究争霸的政策和策略,否则,
称霸的目的也难以实现。又是管仲
根据当时的形势,为齐桓公制定了一项“尊王攘夷”的政
策。(请同学们看课文的注解③
)为什么说这是一项成功的政策呢?第一,周王室虽然日益
衰微,但周朝长期的统治使人
们形成了周天子是“天下共主”的传统思想,因此,周天子在
政治上仍然具有偌大的号召
力,骤然取而代之就必然树敌过多。第二,当时被称为蛮、夷、
戎、狄的周边少数民族,
乘着中原诸侯纷争政局动荡的局面,向一些诸侯国发动进攻,威胁
着他们的安全。因此,
在各诸侯国中,谁能制止少数民族的进攻,谁就能受到拥戴,就可能
成为霸主。总之,实
行“尊王攘夷”的政策,既可以减少争霸的阻力,又可以增加争霸的政
治资本。
4
.主要的活动
①北击山戎
公元前
664
年,山戎进攻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亲率大军北征,击败山戎,维
护了燕国的
安全,阻了北方“戎狄”的南下。“老马识途”的故事,说明管仲具有丰富的生
第
6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