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定价方法
-
产品定价方法
1
p>
、产品定价方法之一:成本加成定价法
这
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产品定价方法,它以行业平均成本费用为基础,加上规
定的销售税金和
一定的利润所组成。用公式表示为:
移项整理后:
其中,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期间费用率为期间费
用与产品销售收人的比率,
可以用
行业水平,
也可以用本企业基期损益表的数据。
p>
销售税金是指产品在销售环节应交纳的消费税、
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等,
但
不包括增值税。销售税率是这些税率之和。
销售利润可以是行业的平均利润,
也可以是企业的目标利润。
成本利润率是
销售利润与制造成本的比率,即加成比例。这是成本加成法的关键。
p>
成本加成法定价的优点是:
产品价格能保证企业的制造成本和期间费
用得到
补偿后还有一定利润,
产品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较为稳
定,
定价方法简便易行。
成本加
成法定价的缺点是:
忽视了市场供求和竞争因素的影响,
忽略了
产品
寿命周期的变化,
缺乏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
不利于企业参与竞争,
容易掩盖
企业经营中非正常
费用的支出,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例
8-1)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位制造成本为
1
00
元,行业平均成本
利润率为
25%
‚销售税率为
0.7%
,企业基期的期
间费用为
500
000
元,产品销售
收人为
5 000
000
元。
分析:
2
、产品定价方法之二
:
市场竞争定价法
p>
市场竞争定价法就是根据市场上同类商品竞争结果的可销零售价格,
反向计
算而确定出厂价格的方法。计算公式是:
其中,
在
“同类产品市场基准零售价格”上加上或减去“产品质量或规定差
价”,是指在使用这种
方法时,要将本企业商品的质量、品种、规格、包装等与
同类竞争商品进行充分比较,<
/p>
确定应加价还是减价。
零批差价是指同一商品在同
一市场、
同一时间内零售价格与批发价格之间的差额。
零批差价与零售价格之比
称零批差率。
批进差价是指同一商品在
同一市场、
同一时间内批发价格与出厂价
格之间的差额。批进差
价与批发价格之比称批进差率。
[例
8-
2
]某公司的新产品比市场上同类产品某方面性能明显优越,可
以上浮
5
%差价,同类产品市场零售价格为
3 000
元,零批差率为
10%
,批进差
率为
5%
,试问该新产品出厂
价格应该定为多少?
分析:
p>
出厂价格=3000×(1+5%)×(1
一
10%)x (1-5%)=2693.25
(元)
p>
这种定价法着眼于市场,考虑了市场的供求和竞争因素的影响,能够较
好地适应市场,
有利于企业参与竞争。
但是,
这种定价方法与企业成本费用脱节,
不一定能保证企业要求的利润。
p>
3
、产品定价方法之三:目标利润定价法
目标利润定价法是指运用量本利分析原理,
在保证目标利润的条
件下确定产
品出厂价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例
8-3
]某产品预计销售量
2000
件,固定成本
200 000
元,单位变动成本
40
元,目标利润
80 000
元,销售税率为
0.7%
,试问该产品出厂价格应该定为多
少?
目标利润定价法与前面介绍的
“
成本加成定价法
”
是有
区别的。差别在于
“
成
本加成定价法<
/p>
”
公式中的成本只是制造成本,
不包括期
间费用;
而
“
目标利润定价
法
”
公式中的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
p>
相应地,
两个公式中的
“
< br>成本利润率
”
也有所不同。
4
、产品定价方法之四:特殊追加订
货的定价方法
特殊追加订货就是指在企业正常的产销计划之外
,
临时接到客户出价低于正
常销售价格,甚至低于单位产品成本
的订货。
对于这种特殊追加订货,
若
企业的产品正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
且又是市场
上的名牌产品,
非常畅销,自信追加订货者还会很多,为维护产品声誉,则不能
接受这种特殊追加订货。
然而,若企业尚有剩余生产能力,为了开拓新市场,提
高市场占有率,
< br>增强产品知名度,
则在充分利用剩余生产能力的范围内,
且客户
出价高于单位变动成本时,可以接受,这有利于增加企业利润或减少企业亏损。<
/p>
因为企业产品成本中的固定成本,
在一定产销量的范围内,
固定成本总额是不变
的。当生产能力有剩余时,产销量低,单位产品的
固定成本分摊额就高;反之,
当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时,
产销
量增大,
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分摊额就低。
只
< br>要特殊追加订货的收人减去其变动成本总额后还有一定数量的边际贡献,
就能相<
/p>
应提高企业利润或减少企业亏损。
具体来说,
对于这种特殊追加订货有以下三种
定价方法:
(1)
充分利用剩余生产能力,而不减少正常销售时,定价要求:
特殊追加订货产品价格>产品单位变动成本
(2)
超越剩余生产能力,需减少部分正常产销量,以接受特
殊追加订货时,
定价要求:
(3)
利用剩余生产能力,但需增添部分设备、工具等专项费
用时,定价要求:
5
、产品定价方法之五:合同定价法
合同定价法是指由购销双方以产品成本为基础进行协商定价,
并
签订合同的
定价方法。
对于无市价可参考的非标准产品或新产品
,
一般采取这种方法进行定
价决策。根据合同协商的不同条件,
合同定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固
定价格合同定价。即购销双方在合同中确定一个一致同意的固定价格
作为今后结算的依据
,而不考虑实际成本为多少。
(2)
成本加成合同定价。即购销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产品价格以完工后的实
际成本为基础,再
按合同规定的成本利润率进行加成,作为单位售价。
(3)<
/p>
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定价法。即购销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产品价格由实
际成本和固定费用两部分构成,固定费用在合同中事先确定。
(4
)
奖励合同定价法。
即购销双
方在合同中规定产品的预期成本和固定费用,
实际成本超过预期成本时,
按实际成本定价;
实际成本低于预期成本时,
其节约<
/p>
额按合同规定的比例由双方分享。
6
p>
、产品定价方法之六
:
弹性定价法
弹性定价法,
即需求弹性定价法,
是指根据产品需求弹性系数
(产品销售价
格变化所
引起销售量变化的程度)来确定产品价格的一种方法。
一般情
况下,
当产品的需求弹性小或需求无弹性时,
提高价格会增加总
销售
收人,
降低价格会减少总销售收人。
当产品需求弹性大时,
提高价格会减少销售
量,进而减少销售
收入;降低价格会增加销售量,进而增加销售收人。产品需求
弹性、需求量(或销售量)
与价格的关系如下:
p>
需求弹性系数
E
的计算公式为:
【例<
/p>
8-4
】某企业生产某产品,根据历史资料和调查预测,当价格为
100
元
时,每月销售量为
1 000
件,当价格下降为
90
元时,每月可销售
1 400
件,试问
该产品出厂价格应该定为多少?
分析:
当我被
上帝造出来时,上帝问我想在人间
当一个怎样的人,我不假思索的说,我要做一个伟大的
世人皆知的人。于是,我
降临在了人间。
我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之家,
父亲在朝中做官,
精读诗
书,
母亲知书答
礼,温柔体贴,父母给我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李清照。
小时侯,
受父母影响的我饱
读诗书,
聪明伶俐,
在朝中享有“神童”的称号。
小时候的我天真活泼,才思敏捷,小河畔,花丛边撒满了我的诗我的笑,无可置
疑,小时侯的我快乐无虑。
“兴尽
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青春的我如
同一只小鸟,自由自
在,没有约束,少女纯净的心灵常在朝阳小,流水也被自然
洗礼,纤细的手指拈一束花,
轻抛入水,随波荡漾,发髻上沾着晶莹的露水,双
脚任水流轻抚。身影轻飘而过,留下一
阵清风。
可是晚年的我却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
家庭的衰败,
社会的改变,
消磨着我
那柔弱的心。
我几乎对生活绝望,
每天在痛苦中消磨时
光,
一切都好象是灰暗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千古叠词句就是我当时心情的写照。
最后,香消玉殒,我在痛苦和哀怨中凄凉的死去。
在天堂里,我又见到了上帝。上帝问我过的怎么样,我摇摇头又点点头,我
的一生有欢乐也有坎坷,
有笑声也有泪水,
有鼎盛也有衰落。<
/p>
我始终无法客观的
评价我
的一生。
我原以为做一个着名的人,
一生应该是被欢乐荣誉所包
围,
可我
发现我错了。于是在下一轮回中,我选择做一个平凡的
人。
我来到人间,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
,
我既不着名也不出众,
但我拥有一切的幸
福:我有温馨的家,我有可亲可爱的同学和老师,我每天平凡而快乐的活着,这
就够
了。
天儿蓝蓝风儿轻轻,
暖和的春风
带着春的气息吹进明亮的教室,
我坐在教室
的窗前,望着我拥有
的一切,我甜甜的笑了。我拿起手中的笔,不禁想起曾经作
诗的李清照,
我虽然没有横溢的才华,
但我还是拿起手中的笔,
用最
朴实的语言,
写下了一时的感受:
人
生并不总是完美的,
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
这就需要我们
静下心来
阅读自己的人生,体会其中无尽的快乐和与众不同。
“富不读书富不久,
穷不读书终究穷
。
”为什么从古到今都那么看重有学识
之人?那是因为有学识之
人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那时因为读书能给人带
来快乐。
自从看了《丑小鸭》这篇童话之后,我变了,变得开朗起来,
变得乐意同别
人交往,
变得自信了……因为我知道:
即使现在我是只“丑小鸭”,
但只要有自
信,总有
一天我会变成“白天鹅”的,而且会是一只世界上最美丽的“白天
鹅”……
我读完了这篇美丽的童话故事,
深深被丑小鸭的自
信和乐观所折服,
并把故
事讲给了外婆听,
外婆也对童话带给我们的深刻道理而惊讶不已。
还吵着闹着多
看几本名着。
于是我给外婆又买了几本名着故事,
她起先自己
读,
读到不认识的
字我就告诉她,如果这一面生字较多,我就读
给她听整个一面。渐渐的,自己的
语文阅读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一个人读书的乐趣远不及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