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试卷
-
2018
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
16
分)
< br>
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歌声如飘风,如一(
lǚ
)
_____
摇曳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渐
渐地清越,终于到了窗下,歌词也清晰可
_____
了。咿呀的桨声,夹着(
jī
)
__
___
荡的
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
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
烟般在静夜中消失。
(摘自柯灵《枕畔歌声》
)
p>
(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一(
lǚ
)
________
(
jī
)
________
荡
(
2<
/p>
)填入文中
_____
正确的一项是
p>
________
A
.辨
B
.辩
(
3
)加点字
“
模
”
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___
_____
A
.
mú
B
.
mó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
1
)子曰:
“
p>
三军可夺帅也,
________
。
”
(
《论语》
)
p>
(
2
)云横秦岭家何在?
________
。
p>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
3
)飞
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吴均闲居山中,看
“①________
,云从窗里出
”
,欣然
自在;陶渊明
采菊东篱,见
“
山气日夕佳,
②___
_____”
,悠然自失;李清照沉醉回舟,
误人藕花深处,<
/p>
“③________”
,欢快自由;欧阳修兴尽下山,
“
树林阴翳,
④________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陶然自得;然杜甫于山河破
碎之际,面对长安草
木,却有
“⑤________
,
⑥________“
的慨叹。惊鸟本无情,有
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
的你。
3.
邻居小咏今年刚满
18
岁,是第一批迈入成年的
00
后(
2000
年
1
月
1
日至
2009
年
p>
12
月
31
日出生
的人)
。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他的
< br>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
A.
p>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美丽和壮阔。<
/p>
4.
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
填在横
线上。
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说来地气苏
,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
(
1
)
________
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暑寒渐易,新
柳皆来扭绿腰。
(
2
)
________
备选答案: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白露
秋分
二、阅读(
< br>46
分)
试卷第
1
页,总
15
页
5.
名著阅读
< br>阅读《水浒传》部分目录,完成(
1
)
< br>(
2
)小题。
目录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
_____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
_____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
_____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
_____
目录中画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地名,正确的一项是(
)
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
“
《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有一百八样。
”
请结合
第三回至第八回的内容,简要评述鲁达与其他梁山
好汉的不同之处。
6. <
/p>
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结尾处写道:
“
有一天学术进步,这海底是要变为可以自由
通行的。
”
如果有可能实现海底旅行,你最想亲历书中哪一个章节里的情景?请选择一
项,结合小说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简要说明。
A.
《在海底平原上散步》
B.
《价值千万的珍珠》
C.
《沉没的大陆》
D.
《章鱼》
7.
文学类文本阅读
明子出师
曹文轩
夏日将近的一天晚上,三和尚慷慨解囊,请明子和黑罐在一家很不错的酒店吃了
一顿饭。回到窝棚后,三和尚点亮了四五支蜡烛,把小窝棚照得很明亮。接着,他从
门外搬进来一个很大的木头墩。他把一把锋利的斧头稳稳地放在木头墩上,对明子和
黑罐
说:
“
我不想再留你们。各人有各人的前程。但谁能出师,总得
有个说法,你们瞧
见了,这是一个木头墩,还有一把斧头。你们每人砍三斧头,谁能三斧
头皆砍在一个
印迹里,谁就可以离开我。
”
他看了看明子和黑罐,
“
听明白了?
”
明子和黑罐点了点头。
烛光静静地照着。
三人沉默着,脸上的表情很严肃很认真,仿佛有人要进天堂或要进地狱,仿佛面
对着世界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
三和尚再一次看了明子和黑罐一眼。
明子和黑罐互相对望了一阵,又把目光挪开去望那把斧头和木头墩。
“
谁先来?<
/p>
”
三和尚问。
“
黑罐先来吧。
”
明子说。
三和
尚说:
“
明子懂规矩。黑罐大,理应让他先来。
”
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
三和尚掉过头去,
“
噗噗
”
几口,将所有蜡烛吹灭。他见黑
罐半天没有动静,便叫道:
“
砍呀!
”
黑暗里终于响起<
/p>
“
咚
”
的一声,
又一声,再一声。
三和尚又重新点亮蜡烛。
烛光下的木头墩上,是三道清晰的斧痕。
黑罐把斧子搁下,垂头丧气地站到了一边。
三和尚把木头墩掉了一个头,又把斧头稳稳地
放在上面。一切停当之后,他看着
试卷第
2
页,总
15
页
明子,但不说话。
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搡起斧头。
三和尚又看了明子一眼。
明子稳稳地站着,只是一脸的平静,没有半点其他表情。
三和尚
“
噗噗
”
几口,又将蜡烛吹灭。
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
砍呀。
”
三和尚催促道。
明子没有反应。
<
/p>
三和尚又等了一会,见仍无动静,便欲要大声地喊
“
砍
”
,然而这
“
砍
”
字刚吐出一半,
只听
见
“
咚
”“
咚
”“
咚
”
连着
发出三声斧头砍击木头墩的声音。那声音的节奏告诉人,砍者
动作极其坚决,毫不犹豫。
三和尚重将所有蜡烛点亮。
烛光下,光光的木头墩上只有一道有力的斧痕。
明子把斧子靠在木头墩上,退到一旁。
三和尚好半天看着明子,然后说道:
“
你可以走了。
”
他坐
到床上去,点起一支烟,
朝明子说道:
“
你只砍了一斧头。
”
黑罐忽地抬起头来。
明子很镇定地站着。
三和尚说:
“
还有两声,是你用斧背敲
击木头墩发出的。世界上,手艺再绝的木匠,
也不能在黑暗里把三斧头砍在同一道印迹里
,因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
烛光里,明子眼晴最亮。
三和尚对明子和黑罐倾吐了一番肺腑之言,那也是他半辈子的人生经验:
“
认真想
起来,这个世界不太好,可也不太坏。在这个
世界上活着,人就不能太老实了,可又
不能太无心肝。
”
他专门对着明子说,
“
这个道理,黑罐不懂,
你懂。但这分寸怎么掌
握着,全靠你自己了。我只把手艺教给了你,但没有把这分寸教给
你,这是我做师傅
的罪过。
”
他充满深
情和信赖地看了明子一眼说,
“
天不早了,你们俩睡觉吧。明子
明
天走时,带上我的那套家伙,就算是你师傅的一点情意吧。
”
说完,他整了整假发,走
出了窝棚。
(节选自《山羊不吃天堂草》
)
(
1
)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情节。通读
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我认为故事就是情节,本文的情节按
“
开端
→
发展
→
高潮
→
结局
”
展开,分别用四个字概
括,就是
p>
“①________→②________→
明子斧击
→
明子出师
”
。
我认为有因果关系的故事才构成情节。我这样梳理情节:因为
③________
所以明子出
师了。
(
2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
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
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头。
(从
黑罐和明子拿斧头的动作,你读出了他们各自怎样的心理?)
②
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此处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
3
)作家将三和尚的徒弟分别取名为
“
明子
”
和<
/p>
“
黑罐
“
,有什
么寓意?
(
4
)如果你来评判,明子和黑罐哪一个应该出师?结合小说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
试卷第
3
页,总
15
页
活经验,阐述你的观点与
理由。
8.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走,到月亮上种土豆去
传说,月亮上最有名的动植物是玉兔和桂树,有诗歌这样形客:
“
仙人垂两足,桂
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
今天,嫦娥四号落月探测器已跃跃欲试,这次
的目标是月亮那不为人知的背面,而此次,我们带上月亮的将是一份大礼﹣﹣土豆。
由
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组织,重庆大学牵头的科普载荷
“
月面微型生态圈
”
,
将作为嫦娥四号的
“
乘客
”
之一
,于
2018
年底登陆月球背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
p>
验。
< br>“
奶粉罐
”
里乾坤大
“
月
面微型生态圈
”
高
18
厘米,直径
16
厘米,净容积约
0.8
升,总重量
3
千克,从
表面看就是一个圆柱形的金属罐子,有点类似于我们家里的奶粉罐。在罐子里,土豆
和拟南芥这两种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动物虫卵吸入氧气,排出的二氧
化碳和生活垃圾提供给土豆和拟南芥的种子,循环往复,小生态圈就初现形态了。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地球上的光合作用
直接利用太阳光,那么月球表面自然光
线是如何引入
“
生态圈
”
的呢?原来,它是通过光导管引入的。这就实现了月面原位资源利用,让动植物
完全接受月球的光照环境,
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的老师们之前也考虑过用人工光线模拟地球上的光照环境,
但利用月面自身光照对
<
/p>
实验的意义更大,如果动植物能够适应月球光照生长,那么以后人类就可以在月
球建设基地,开展长时间的
科研工作,这对人类未来在地外星球生存非常重要。
“
月面微型生态圈<
/p>
”
是一个真实的生态圈,假设这个生态圈运转正常,罐子里的动植
物将经历一个完整的
生命周期。动物虫卵从虫卵孵化到幼虫生长发育,土豆和拟南芥的种子从发芽、
幼苗生长到开花,一个完整的
生命周期就诞生了。
登月生物有讲究
<
/p>
由于
“
罐子
”<
/p>
容积有限,就要求里面的动植物不能占用过多空间。那些能登上月球的
动植物就需要满足特
< br>定的条件。首要条件就是
“
个子小
”
,其次,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传递热量,昼夜溫
差大,在太
空舱内温度控制在
30
~
60
℃
,
“
罐子
”
内温度控制为最低﹣
10
℃
,因此要求
动植物能够耐高温、耐冻,而且能抗辐射、抗干
扰。
土豆是大家熟
悉的食物,很有可能是以后太空的主食。这次选择的土豆是特别培
育的
< br>“
小个子
”
品种。拟
南芥开花周期短,从发芽到开
花只需
1
个月,是很好的实验用模式植物,因此把
在月球开出第一朵花的任务交
给了它。
美国电彩《火星救援》中,宇航员马克独自在火星将居住舱变成火星土豆农场,
< br>靠种土豆、吃土豆生存了
500
p>
天,美国大片里出现的场景,中国科学家正将它一步步变为现实。如果嫦娥四
号科普载荷成功,将意味
着
“
月面微型生态圈
”
适合于所有地外星球并成为人类生存的基础。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
2018
年第
4
期,雍黎撰文,有
删改)
试卷第
4
页,总
15
页
(
1
p>
)根据文本对
“
月面微型生态圈
”
的介绍,在下图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
2
)小
敏一听将在月亮上种土豆,马上就说:
“
夏天到了,我最喜欢吃
西瓜,到月亮
上种西瓜多好!
”
请你根
据文本内容,向小敏解释本次月面生物实验不种西瓜的原因。
(
3
)这篇文章刊登在《知识就是力量
》杂志上,你认为下列哪一个选项最适合做这篇
文章的标题?请说明理由。
A.
人造
“
月面微型生态圈
”
p>
将首次登月
B.
走,到月亮上种土豆去
C.
月亮上能种土豆吗
9.
古诗阅读
遣意
〔唐〕杜甫
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
,细雨更移橙
。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释】
①
选自《杜诗详注》
。遣,抒发。
②
酿黍:酿酒。
< br>③
移橙:栽橙。
(
1
)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首联中的
“
近
”
,从
“
啭
”
字听来;
“
轻
”
,从
“
①________”
字看出,颔联中的
“②________
”
对应着首联的
“
啭枝
”
,
“
春水生
”
对应着
首联的
“
泛渚
”
。
(
2
)<
/p>
《杜诗详注》说这首诗
“
叙写草堂春日之
景,藉以遣意
”
,诗人所遣何
“
意
”
?
10.
文言文阅读
天石砚铭(并序)
〔宋〕苏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
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
肤温莹,
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
,顾无贮水处。先君
曰:
“
是天砚也
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
”
因以赐轼,
曰:
“
是文字之祥
也。
”
轼宝而
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
< br>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
世固多有。
< br>
试卷第
5
页,总
15
页
元丰二年秋七月,
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
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
舟行至当涂
,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
.其匣虽不
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
【注释】
①
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
眉山。
②
发墨:指砚台磨墨易浓。
③<
/p>
先
君:这里指苏洵。
④
< br>祥:吉祥之
兆。
⑤
主:以
……
为主,着重于。
⑥
当涂:地名。
⑦
迨、过:苏迨、苏过,苏轼
的儿子。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
义不同的一组是(
)
A.
得异石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
且为铭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C.
明年至黄州越明年,政通人和
D.
求砚不复得求石兽于水中
(
2
)用
“/”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两
处)
(
3
)文中
“
赐
”“
付
”
都是指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
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
因以赐轼,曰:
“
是文字之祥也。
”
甚喜,以付迨、过。
(
4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苏轼在砚铭中说
“
或主于
德,或全于形
”
你认为苏轼对
“
德
”
与
“
形
”
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
明理由。
三、写作(
55
分)
11. 5
月
19
< br>日,我国第一套有声语文教材
“
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
/p>
”
正式发布。请你结
合下面图片上的信息
,向七年级同学推荐这套教材。要求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不
超过
150
字)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试卷第
6
页,总
15
页
(此调查数据分析统计图选自《<
/p>
00
后画像报告》
,中国青年报社与腾讯
QQ
于
5
月<
/p>
4
日
联合发布)
“
遇到困难时,你会向谁求助?
”
p>
作为
00
后的你,这张图表唤起了你的什么
回忆,或者
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者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自选文
体(诗歌除外)
,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
不少于
500
字;
②
不得套写、抄袭;
p>
③
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试卷第
7
页,总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