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下册1.加法运算定律 第4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余年寄山水
789次浏览
2021年02月14日 01:0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4日发(作者:随份子)





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材第


21


页的内容及第


22


页练 习六的第


5~9


题。




1


.


通过观 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


,


让学生探究、发现、归纳减法的运 算性质


,


提高学


生理性思考、推理和抽 象概括的能力。



2


.


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


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 数的和


,


会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


行一些 简便计算。



3


.

提高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


发展思维的 灵活性


,


渗透“从特殊到一



,


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重点


:


正确 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



难点


:


应用减法的性质


,


灵活、熟练地进行计算。< /p>




多媒体课件。







:


同学们喜欢看书吗


?


李叔叔也喜欢看


,


李叔叔读的这本书共


234



,


他第一天看了


66



,


第二天看了


34



,


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



(


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 /p>


)




:


给出一共的页数和两天分别读的页数求剩下的页数


,

< br>用什么方法计算


?




1


:


减法。




2


:


不对

< p>
,


减法中的连减。



师< /p>


:



,


这就是我 们今天要研究的减法的运算性质。


(


板书


:


减法的运算性质


)



【设计意图


:


直接给出教材中的情景图


,


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减法的运算性质】




1


.



:


通过读题


,


你了 解到什么信息


?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1


:


已知这本书一共


234


< br>,


李叔叔第一天看了


66



,


第二天看了


34


页。




2


:


要解决的问题是还剩下多少页没看


?




:


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



小组交流


,

< p>
汇报。




:

< p>
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解题方法


,


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




1


:


我们是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第一天看的

66



,


再减去第二天看的


34



,


算出


还剩多少页没看


,


列式为

234


-


66


-

< br>34




2


:


我们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 p>
,


然后再从总页数里面减去两天看过的


页数


,


就是剩下没看的页数


,

列式为


234


-


(


66+34


)



< p>


3


:


我们的方法和第一 组差不多


,


只是先减去第二天看的


34



,


再减去第一天看的


66



,


列式为


234


-


34


-

< p>
66




[


板书


:


234


-

< p>
66


-


34


< p>
234


-


(


66+34< /p>


)



234


-< /p>


34


-


66


]< /p>




:


同学们用 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


讲得很有道理


,


那李叔叔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


?


请拿出练习本


,


从这三个算式中选择一个进行计算


,


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习独立计算


,


小组交流。




:


你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


?




1

< br>:


我用的是第二种方法。



师< /p>


:


选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哦


,


这么多同学都选择这种方法


,


请你来说理由。




1


:


用这种方法算起来比较简便


,


66+34< /p>


刚好是


100





:


是吗


?< /p>


谁还有不同的选择


?


< br>生


2


:


我选的是第三个算式


,


我认为第三种方法算起来也比较简单


,< /p>


因为


234


-


3 4


正好得


200




:


有道理。选第一种的请举手


?



,


只有几 个同学


,


看来这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麻烦。


2


.


比较与发现。




:


前两种算法有何相同 之处与不同之处


?




:


两种算法都由三个相同的数组成


,

< br>计算结果也相同


,


不同之处是运算符号不同


,


运算顺


序也不一样。


< /p>



:


由于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

< p>
,


我们就可以用



=



把它们连接起来。


234


-


66


-


34=234


-


(


66+34


)< /p>



3


.


提出猜想 。




:


23 4


-


66


-


3 4


变为


234


-


(


66+34


)


< br>,


计算结果保持不变。这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呢


,


还是其背


后隐藏着一定的规律


?


这个规律是只有在“


234



66



34


”这个三个数中有


,


还是在所有的三


个数连减的运算中都存在


?



【设计意图


:


引导学生从一个特殊的、偶然的问题出发


,

去归纳探究其中的规律】



4


.< /p>


举例验证。




:


下面


,


我们就任意找三个整数来试一 试。



(


学生举例

,


师生一起验证


)





:


我们每 人编了一道题


,


且左右两个算式的得数都相等。说明一个数连续 减去两个数与


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


它们的结果总是相等的


,


这条规律是普遍存在的。你能用语言 来概


括这一规律吗


?


小组进行讨论。< /p>


(


学生讨论交流


,


教师参与其中


,


倾听学生的观点


)< /p>





1


: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

< br>可以先把这两个减数加起来


,


再从被减数里减去它们的和 。




2


:< /p>


除了用语言来概括


,


我们还可以用字母表 示为


a


-


b


-


c=a


-


(


b +c


)





3


:


a


-


(


b+c


)


=a< /p>


-


b


-


c




:


最后你有什么 想提醒大家的


?



< br>1


:


做题时


,

< br>要先看数字特点


,


再选择方法。




2


:


有的时 候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3


:


不要看到减去两个数的和就马上连续减去两个数


,


要先看看能不能简便再做决定。


< p>


:


同学们说得真好


,< /p>


我们要善于观察数据的特点。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


当两个减数相


加可以凑成整百、整千、整万数时< /p>


,


我们可以利用减法性质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

,


再从被减数


里减去


,

< p>
使计算简便。有时


,


也要根据算式的特点


,


逆向运用减法性质来简便计算。


< p>
【设计意图


:


通过组织学生大量举例论证


,


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推想


,


直至推想


归纳全程


,


最 后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来表述心中的规律


,


促使学生从感 观的体验上升到


理性的思考】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