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萌到你眼炸
510次浏览
2021年02月14日 02: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4日发(作者:家驹)


湖南省


2020


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 p>


及答案



1

< p>
.﹣


2


的相反数的倒数是(






A



B




C


.﹣


2


D



2


【考点】倒数;相反数.



【专题】存在型.



【分析】先根据 相反数的定义求出﹣


2


的相反数,再根据倒数的定义进行解答< /p>


即可.



【解答】解:∵﹣

< p>
2



0




∴﹣


2


的相反数是


2





2


×


=1


< p>



2


的相反数是


,即﹣


2


的相反数的倒数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反数及倒数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反数及倒数的定义是

< p>
解答此题的关键.



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p>



a2



a3= a6 B


.(


x3


< br>2=x6 C



3m+2n=5mn

< p>
D



y3



y3=y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



【分析】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合并同类项的知识求解,即可求得

< p>
答案.注意排除法在解选择题中的应用.



【解 答】解:


A



a2


a3=a5


,故本选项错误;



B


、(


x3



2=x6


,故本选项正确;



C



3m+2n


≠< /p>


5mn


,故本选项错误;


< p>
D



y3



y3=y6


,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此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合并同类项的知识.此题比

< p>
较简单,注意掌握指数的变化是解此题的关键.




3



在坐标 平面内,


若点


P


x



2



x+1



在第二象限,



x


的取值范围是







A< /p>



x



2 B



x



2 C



x


>﹣


1


D


.﹣


1


<< /p>


x



2


【考点】点的坐标.



【分析】


根据点的坐标满足第二象限的条件是横坐标<


0


纵坐标>


0


可得到一

< p>
个关于


x


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解答】解:因为点


P



x



2



x+1


)在第二象限,所以


x



2



0

< br>,


x+1



0

< br>,


解得﹣


1


< br>x



2




故选


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符号,四个

< p>
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


+



+


);第二象限(﹣,


+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

,﹣).




4


.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


3


个红球和


12


个黄球,


这些球除了颜色外,无其


他差别,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恰好是红球的概率为(






A




B




C




D




【考点】概率公式.



【分析】由一 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


3


个红球和


12


个黄球,直接利用概率公


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


解:


∵一个不透 明的口袋中装有


3


个红球和


12


个黄球,


这些球除了颜


色外无其他差别,



∴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恰好是红球的概率为: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


=


所求情况数与


总情况数之比.




5


.如图,


OP


平分∠


MON


< br>PA



ON


于点


A


,点


Q


是射线


OM


上一个动点,



PA= 3


,则


PQ


的最小值为(






=





A




B



2


C



3


D



2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


< br>【分析】


首先过点


P



PB



OM



B




OP

< p>
平分∠


MON



PA



ON



PA=3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得


PB


的值,又由垂线段最短,可求得


PQ


的 最


小值.



【解答】解:过点


P



PB



OM



B


< p>



OP


平分∠


MON



PA



ON



PA=3





PB=PA=3





PQ


的最小值为


3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垂线段最短的知识.此 题难度不大,注


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6



如图,


AB


为⊙


O

的直径,


CD


为⊙


O


的弦,



ABD=53


°,


则∠


BCD









A



37< /p>


°



B



47


°



C



45


°


< p>
D



53


°



【考点】圆周角定理.



【分析】连接


AC


,由


AB


是直径,可得直角,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


得∠


ACD


的度数,利用两角差可得答案.


< p>
【解答】解:连接


AC





AB


是圆的直径,

< br>


∴∠


BCA=90


°,



又∠


ACD=



ABD=53


°,



∴∠


BCD=



ACB


﹣∠


ACD=90


°﹣

53


°


=37


°.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直径在题目已知中出现时, 往往要利用其所


对的圆周角是直角这一结论,做题时注意应用,连接

AC


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


键.




7


.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该 几何体是(







A


.长方体



B


.正方体



C


.圆柱



D


.三棱柱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 分析】由主视图和左视图确定是柱体,锥体还是球体,再由俯视图确定具体


形状.



【解答】解:根据主视图和左视图为矩形判断出是柱体,根据俯视 图是三角形


可判断出这个几何体应该是三棱柱.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三视图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空

< p>
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


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




8< /p>


.抛物线


y=ax2+bx+c


图象如图 所示,则一次函数


y=



bx



4ac+b2


与反


比 例函数


y=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专题】压轴题.



【分析】首先观 察抛物线


y=ax2+bx+c


图象,由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位置 由其


开口方向,即可判定﹣


b


的正负, 由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个数,即可判定﹣


4ac+b2


的正负,


则可得到一次函数

y=



bx


4ac+b2


的图象过第几象限,




x=1


时,


y=a+b+c



0


,即可得反比例函数

y=


得答案.



过第几象限,继 而求


【解答】解:∵抛物线


y=ax2+bx+c


开口向上,




a



0




∵抛物线


y=ax2+bx+c


的对称轴在


y


轴右侧,




x=




0< /p>





b



0




∴﹣


b



0




∵抛物线


y=a x2+bx+c


的图象与


x


轴有两个交 点,



∴△


=b2

< br>﹣


4ac



0

< br>,



∴一次函数


y=



bx



4ac+b2


的图象过第一、二、三象限;



∵由 函数图象可知,当


x=1


时,抛物线


y =a+b+c



0


< br>


∴反比例函数


y=


故选


D




【点评】


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 系.



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 意函数的图象与系数


的关系.



< /p>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p>


3


分,共


18


分 )



9


.温家宝总理强调,“十二五 ”期间,将新建保障性住房


36000000


套,用

< p>
于解决中低收入和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住房的需求.


36000000


用科学记数


法表示应是

< br>


3.6


×


107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


×


10n


的形式,


其中


1



|a|



1 0



n


为整数.




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


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


n

< p>
的绝对值与小数


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


1


时,


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


1


时,


n


是负 数.



【解答】解:


3600000 0=3.6


×


107




故答案为:


3.6


×


107




【点 评】此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

< br>×


10n


的形式,其中


1



|a|



10



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


a


的值以及


n


的值.




10


. 在函数


y=


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x


≥﹣


1



x



0




【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


0

,分母不


等于


0


,可以求出


x


的范围.



【解 答】解:根据题意得:


x+1



0



x



0




解得:


x


≥﹣


1



x



0



< p>
故答案为:


x


≥﹣


1



x



0




【点评】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般从三个方


面考虑:




1


)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




2


) 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


0


< p>



3


)当函数表达式 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11


.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


45


°,半 径长为


12


,则该扇形的弧长为



3


π





【考点】弧长的计算.



【分析】根 据弧长公式


L=


求解.


< p>
【解答】解:


L=


故答案为:

3


π.



=


=3


π.



【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的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弧长公式


L=





12


.如图,这是一个长方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由图示数据(单元:


cm


)可


以得出该长方体的体积是


18


cm3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 分析】首先确定该几何体为立方体,并说出其尺寸,直接计算其体积即可.



【解答】解:观察其视图知:该几何体为立方体,且立方体的长为


3


,宽为


2



高为< /p>


3




故其体 积为:


3


×


3


×


2=18



故答案为:


18



< p>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牢记立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是解答


本题的关键.




13

< p>
.如图,


AB


是⊙


O


的弦,


OC



AB


于点


C


,若


A B=8cm



OC=3cm


,则⊙


O


的半径为



5


cm





【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



【 分析】根据垂径定理可将


AC


的长求出,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将⊙


O


的半径求


出.



【解答】解:由垂径定理


OC



AB


,则


AC=BC=


AB=4cm



Rt



ACO


中,


AC=4



OC=3



< br>由勾股定理可得


AO=


即⊙


O< /p>


的半径为


5cm




故答案为:


5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圆的垂径定理与勾股定理.




14


.如图,


n


个边长为


1


的相邻正方形的一边均 在同一直线上,点


M1



M2



M3


,…


Mn


分别为边


B1B2



B2B3



B3B4


,…,

< p>
BnBn+1


的中点,△


B1C1M1

< p>
的面积为


S1


,△


B2C 2M2


的面积为


S2


,…△

< p>
BnCnMn


的面积为


Sn


,则


Sn=



.(用含

< p>
n


的式子表示)



=5



cm


),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压轴题;规律型.



【分析 】由


n


个边长为


1

的相邻正方形的一边均在同一直线上,点


M1


< p>
M2



M3


,…


Mn


分别为边


B1B2



B2B3



B3B4


,…,


BnBn+1


的中点,即可求得△


B1C1Mn


的面积,


又由


BnCn



B1C1



即可得△


BnCnMn


∽△


B 1C1Mn



然后利


用相似三角形的面 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得答案.



【解答】解:∵


n


个边长为


1


的相邻 正方形的一边均在同一直线上,点


M1



M2



M3


,…

Mn


分别为边


B1B2



B2B3



B3B4


, …,


BnBn+1


的中点,




S1=


×


B1C1


×


B1M1=


×


1


×


=




S



B1C1M2=

< br>×


B1C1


×


B1M2=


×


1


×


=

< p>



S



B1C1M3=


×


B1C1


×


B1M3=


×


1

×


=




S



B1C1M4=


×


B1C1


×


B1M4=


×< /p>


1


×


=




S



B1C1M n=


×


B1C1


×

B1Mn=


×


1


×



BnCn



B1C1




∴△


BnCn Mn


∽△


B1C1Mn




=





S



BnCnMn



S



B1C1Mn =




2=




2



< /p>



Sn




Sn=


=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


面积的 公式.此题难度较大,注意掌握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定理的应用是解此 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1 0


小题,共


58


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 说明、证明过程


或演算步骤)



15


.计算:(﹣


2016



0+|



2|+



)﹣


2+3tan30


°.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特殊 角的三角函


数值、绝对值的性质分别化简求出答案.



【解答】解:原式


=1+2



=7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





+4+




16



÷(


x



),再从


1



0



中选一个你所喜欢的数代入求值.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