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把握区别(口算笔算)
-
把握区别
——“口算”能用“笔算”替代和强化训练吗?
口算,
是不借助其他工具,
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
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
方法。
口算时,
计算者要采取灵活的方法,
将各种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合理地拆分、
拼组等,
并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步骤,
得出正确结果,
p>
这是一种很高级的心理
活动
①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却没有把握口算教学的要义,把口算
视为
笔算的基础,甚至把口算当作笔算来进行。
【问题与困惑】
在一次调研活动中
,有位教师出了下面一组口算题目,让大家口算。
23
+
8
=
35
-
4
=
34
+
5
=
27
+
11
=
27
―
8
=
35
+
17
=
几分钟过去了,还有几个同学没有做完。
这时,台上的教师着急了。
师:确实想不出来,你可以用笔算啊!
那几个学生接着低下头,开始列起了竖式„„
【思考与对话】
口算,
作为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
它和笔算有着明显的区别,
两者虽然可以
相互促进,但笔算绝不能替代口算。笔算,只要掌握了技巧,按照计算法
则,可
以很轻松地得到结果。
但口算所要求的是口算者进行快速
思维、
积极加工和处理
信息的高级的心理活动。
1.
口算的价值追求
p>
口算教学,
不仅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教学过程,
它更应是学生思维、
心智的训
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进
行了心智活动,思维异常活跃,语言不断表述,
在尝试各种策略的过程中进行着优化和筛
选。
所以说,
口算教学所追求的是锻炼
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心智健康和谐发展。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
把握口算
教学的价值追求,而仅仅为得到那“口算结果”而“努力”着,这是一
种歪曲了口算意义
的教学。
2.
口算教学应加强方法指导
口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中要有意识放手,让学生经历口算的过程。
同时,更应及时加以方法的指导。不同的方法,展示不同的思路,要让学生充分
展示
自己的口算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3.
口算,应在具体情境中教学
p>
作为重要的计算形式,口算有其独到的优势。它不受时间、地点、工具等因
< br>素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这一点,应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自己去感悟,因
此
,
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有意义的现实情境,
让学生既练习了口
算,
又感受到
它的价值。
【案例与场景】
“购物”中的口算
(用多媒体展示“
菜场买菜”、“商场购物”等生活场景中用到口算)
师:
p>
同学们,
你们有过和爸爸妈妈一起购物的经历吗?购物有趣吗?好,
今天老师就带
领大家一起走进玩具超市去购物。(多媒体播放玩
具超市场景,最后定格在一个玩具柜前)
这儿有这么多同学们喜欢的玩具,
上面标明了价格,
如果让你选购两样玩具,
你打算选
购哪
两样?怎样列出算式算出需要的钱数?
< br>生
1
:我打算选购小火车和小轮船,需要的钱数列式是:
44
+
25
(
教师板书算式)
生
2
:我打算选购小火车和小熊猫,需要的钱数列式是:
44
+
28
(教师板书算式)
生
3
:我打算选购小熊猫和玩具狗,需要的钱数
列式是:
28
+
16
< br>(教师板书算式)
„„
p>
师:
每个同学都很想把自己的选购方案说出来,
这样吧,
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
的选购方案,记录员
负责记下来。
(小组交流,记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