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些方法

萌到你眼炸
757次浏览
2021年02月14日 04: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4日发(作者:继母的诱惑)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些方法




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特有的可视形象和色彩,


典型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和社会生活的美,


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加 深幼儿对周


围世界的认识,


并能激发幼儿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智慧 。


因此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


视的内容,


不断地探索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方法,


也就成为了幼儿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 /p>


下面,


我根据自身从事美术教育的经验,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些 方法。



一、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引导幼儿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我们首先应该教会幼儿观察,


不教会幼儿观察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 世界,


就无法进行


审美教育,也只有幼儿亲自观察事物,掌握对 象的主要特征,才能对它们有一个较完整、生


动、形象的了解。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和与幼儿的交流,找出幼儿的


兴趣点。同时,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 观察能力,从幼儿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提高幼儿的


注意力,引导幼儿亲身体验,感受现实 世界的运动感、力度感、节奏感以及和谐感等,形成


幼儿对这些特征的敏锐的选择能力,


防止幼儿对一些东西视而不见或者走马观花,


使幼儿不


断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此外,


教师还应重 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


感受美术创作表现


的多样性,更好地培 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


< p>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


“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 互作用而


获得心理上的发展”



在幼儿 园的美术教育实践中,


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


美术活动环境的创设应加强游戏性,


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兴趣,

< br>减少绘画过程中的枯


燥感和挫败感,


让绘画真正成为一种 幼儿喜爱的游戏,


让游戏成为幼儿不可缺少的生活。



如,布置一些幼儿喜欢的游戏情境,放一些幼儿感兴趣的玩具,多种美工材料,以及幼儿喜


爱的美术作品和布置幼儿作品展示墙等等。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


“小孩生


性好动,游戏为生命。


< br>“爱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


戏中“学习”


,在“游戏”中工作,在游戏中身心才能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幼儿只有

< p>
在愉快的游戏环境中才能充分感受美、表现美,并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三、


适当地教幼儿掌握美术表现所必需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并采用多种形式,


提高幼儿


的作画能力。< /p>



美术教育中曾有一些讨论,就是既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那么老 师要不要教孩子?老


师不教干什么?众所周知,


在绘画活动中,


常会出现这样几种现象:


有的幼儿有很强的创作


欲望,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技能,幼儿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能用简单的色块、符号来表达,在某


种程度上抑制了幼儿的表现欲望。


所以我认为,


虽然 幼儿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不是美术教育


的目的,


但一定的美术知 识和技能是幼儿顺利进行美术表现的工具。


所以我们将传授知识和


技能与培养能力整合在一起,


没有过分强调技巧,


而是让幼儿 通过探索来主动学习和掌握技


能。



采 用多种形式,如涂色、粘贴、印画、泥塑、折纸、雕刻、编织等加强幼儿的兴趣感,


不断 地提高幼儿的作画能力。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除了组织孩子根据 自己的画编小故事,



师还可以结合各学科教育活动开展美术活 动,


注意引导幼儿灵活运用在不同学科中获得的知


识。如:在讲 故事以后,引导幼儿用美术(绘画、泥塑、小制作)来表现故事内容;又如外


出参观回来 ,


让幼儿用绘画来表现参观时的情景。


幼儿园还可以在课室走廊 开辟美术作品展


示栏;


开展幼儿美术兴趣班,

< br>允许幼儿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


接纳孩子不同的创作结果,

< br>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每一期美术兴趣班举办画展,通过展示、比较,让美术成为幼儿表


达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体验作画的快乐,激发作画的兴趣。




四、绘画活动中,采用积极强化的办法,激发幼儿自信心。


< /p>



1



语言强化 ,如


“你真聪明。



“画得真有趣。< /p>



等。



2


)动作强化如微笑点头等。



3

< p>


实物强化如奖励幼儿一支画笔等。


< p>
4



欣赏强化如让某个幼儿在全班幼儿面前展示他 的作品


等。


通过这些强化创造行为的方法,

并与适当的技能练习有效结合会使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


兴趣,确立自信心。



五、做好家长工作,使他们和教师一起,运用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 作品。



绘画是一种表现创作活动,


有 着很多的想象创作空间。


幼儿园的绘画作品虽然没有什么


特殊的 艺术价值,


但绘画本身却对儿童的感知能力、


记忆能力、


想象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


促进作用。


教师应 以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画,


每个孩子的画都是与众不同,


想 象都是很


丰富的,画中都有着天真活泼、生动稚拙的美。




但是,


在工作中我常常听到 家长这样评价自己孩子的作品:


“你画的是什么呀?你看人


家画 得多好?”


因此,


我感觉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家长提高对幼 儿美术的认识,


如家长


会、幼儿画展等。让家长与教师共同合作 ,以鼓励的方式加强幼儿对绘画的热爱。做好家长


工作,任重道远,它也是我们今后要研 究的问题之一。




总之,


美术教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过美术教育这个工具,


使美术成为有效促进


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手段,


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增强幼儿发现和感受美的能


力,使他们将来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姓名:何世杰




单位:辽宁省委机关幼儿园




让科学教育与生活浑然一体




“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


就 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 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通过


感知和依靠表象认 识事物,幼儿的科学活动也是在与周围事物的互动中完


成的。《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 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


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 的对象。” 科学教育


生活化,生活问题科学化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 ,在幼


儿科学活动中,我们应奏响“生活化的乐章”,沟通生活与科学活动的联


系,使幼儿体会科学就在身边,感受科学的趣味与价值,让幼儿对科学产


生亲切感,这有益于幼儿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科学。我们对幼儿的科


学教育也应该寻 求一种更为自然,更为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教育,这就更需


要我们倡导的以幼儿生活为内容 的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中,通过让其不断


地获得丰富的经验来促进他们知识、能力、情感 、品行的发展。



一、



内容选择“生活化”



科学源于生活 ,启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科学教育根植于幼儿


的日常生活。我们知道幼儿的 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样的学习特


点也要求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取之于幼儿生活 ,因此在选择科学教育的内


容时,


就应以幼儿的社会生活为基石 ,


抓住幼儿身边的物和事来组织活动。


如幼儿园、社区、小超市 、学校、工厂等等,这些社会自然环境都是幼儿


进行科学探索的极好场所,秋天老师可和 孩子一起观察树叶的变化,看落


叶飞舞,看小草枯黄,看菊花开放;可以让孩子观察自行 车的修理、牛奶


的加工、商品的运输等等,孩子在观察、探索、讨论、交流和操作的过< /p>



中发展多种能力。活动室的环境也是科学教育的资源,门上的锁 、墙壁上


的涂料、窗户上的纱窗、室内的空调、电扇,甚至活动场地上的塑胶跑道


等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教学的素材,这些来自幼儿生活的活动,都会受


到孩子们的欢迎,因为它们亲切自然,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吸引着幼儿的


参与。



记得有一次,我带领幼儿散步时,来到一片旧楼改造的工地,有许多 拆下


来的废旧钢筋摆得到处都是。我们班的幼儿来参观时,对地上拆下来的弯

< p>
弯曲曲的钢筋很感兴趣,有些幼儿就问我:“老师,这是什么呀?”我便


将 这个问题问旁边的小朋友,滔滔小朋友说:“是绳子吧。佳佳小朋友忙


说:“不是绳子, 是棍子。”我说:“小朋友们摸摸看,看看到底是什


么?”“咦,怎么这么硬!”“还有 花纹!”“这是铁吧!”幼儿议论不


休。我说:“小朋友们真聪明,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你们平时见过它


吗?”“见过。


”幼儿一齐说。


“你们在哪儿见过它呢?”齐齐小朋友说:


“我们楼下的窗户上就有它。”我说 :“小朋友们今天回家问问自己的爸


爸妈妈,


看看这到底是什么 ?”第二天一早,


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告诉我:


“老师,我爸爸 说了,那是钢筋,盖房子时要用它。”他们互相传递着自


己的信息,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知道了答案。



二、活动导入“生活化”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