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乘法
-
第一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63
页例
1
及做一做,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
< br>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解决乘的
顺序和第二
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教具准备:例
2
主题图。教学过程:一
、复习。
1
、口
算。
< br>52
×
10
43
×
30 =
12
×
40 =
31
×
20
=
17
×
20
=
21
×
30
=2
、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
×
7
=
二、新课。
1
、
教学例
2
。
出示例
2
的
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境是什么。
(小红
的
妈妈带着小红去书店买书,
小红要买一套
12
< br>本,
每本
24
元的书,
她在想一共要付多少钱。
)
让学生
说一说,
这道题如何列式。
(
24
p>
×
12=
)
引导学
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两
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
式。
)那么你能估算一下妈妈要付多少钱吗?(妈妈要付
200
元)妈
妈到底要付多少钱?你想怎样计算?
老师指
导谈话:
我们前面复习了两位数乘整十
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
数的笔算,
你们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来探究今天摆
在
我们目前的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然后展示不同的计算过
程和结果。例:
24
p>
×
12=240
24
×
10=240
24
×
2=28
240
×
2
8=288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
12
看成
10
和
2
的和
,先用
24
×
10
,再用
24
×
2
< br>,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会想
到用笔算乘法。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
老师家以指导。
老师在指导分析
过程中把每步板
书,
强调每步难点。
例
1
:
24
×<
/p>
12=288
(
p>
24
×
10=240
24
×
2=48
240+48=288
)
2
4
×
1
2
4
8
p>
24
×
2
的积
p>
2
4
24
×<
/p>
10
的积
2
8
8
p>
(个位的
0
可不写)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
1
)
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
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
)笔算中乘了
几层,
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乘了两层,
因为第二因数是两位数,
2
和
< br>24
乘完后,
1
和
24
还要乘,把两层乘得的结果相加。
)
(
3
)十位上的
1
和
24
乘完后“
4<
/p>
”为什么和十位
对齐?
(因为十位上的<
/p>
1
和
4
相乘乘得
的结果是
4
个十,
所以要和十位对齐,
个位的
0
可以
省略不写。
)
教师总
结完后出示课题,
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
位
数的乘法,而且是不需要进位的。
2
、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
(
1
)让学
生先做前
4
题,
板演,
并说出计算过程。
(
2
)
p>
后
4
题学生做完后,
集体订正。
三、
小结。
同学们,
今天学习的是
什么内容,应该注意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
乘
法,
应注意的是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
乘得的末位数要和十位上
的数对齐,
也就是和个位
乘得的积错开一位。
< br>)
第二课时
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65
页例
2
< br>、做一做,练习十六第
1
、
2<
/p>
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
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有
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
;
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
)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呈现下围棋的录像或画
面,介绍有
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
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
19
道线交叉组成。接着,
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
“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请学生说一
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
19
×
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
.各组讨论:怎样计算
19
×
19
。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
上。
2
.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p>
3
.师生评
议。
(
1
)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
为什么?
(
2
)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
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
400
个交叉点,但它不能
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
3
)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
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