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
论安徒生童话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班
级:
专
业:
作
者:
指导教师:
二
0
一三年
五月
论安徒生童话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摘要
:
对于喜爱童话的人来说,
没有人不认识安徒生,也么没有人不
喜欢他的作品。本文是
通过对安徒生的几个富有特点的童话的概括描述,从中得出安徒生
的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
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象,同时也给读者以精神上的启发。
p>
关键字:
安徒生
童话
人道主义精神
一、安徒生简介及《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色
安徒生是丹麦
19
世纪著名童话作家
< br>,
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作为世界文学童话的鼻祖和
p>
大师
,
安徒生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争取
未来的一代”的伟大事业中
,
他整整写了
43
年
,
直到生命结束共创作了
p>
168
篇童话作品
,
那诗一般的语言、
宛转曲折的情节
,
使他的童话在他
生前就已成为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读物。安徒生曾经说过:“最奇妙的
童话都是从现实生
活中产生的。”所以在进行童话创作时
,
p>
安徒生始终面对现实
,
对人间的关怀
,
对人的尊严的
重视
,
对人类进步的赞颂
,
构成安徒生童话
的基本主题。
无论是反映贫苦人民不幸命运的作品
,
揭露统治阶层可笑行径的作品
,
抑或是歌颂美好人
物崇高品质的作品
,
都寄寓着一种深刻的
人道主义精神
:
希望我们人间的生活变得更合理、
更美好
,
这也正是安徒生童话的独特魅力所
在。
作为一名现实主义大师
,
安徒生以真挚的笔触热烈歌颂劳动人民
,
赞美他们的善
良纯洁的
美德
,
对于遭遇不幸的人们给
予深深的同情
,
揭露现实生活的不合理性。
他的童话给世界人民
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二、其童话故事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充满对弱小者同情的人道主义精神
——代表作:
《她是一个废物》
、
《卖火柴的小女孩》
对于这两篇来自安徒生中晚期的童话作品,我们会很容易发现,它们的
幻想成分减弱,
现实的成分开始增加。
在鞭挞丑恶,
着力描写底层人民群众的悲苦命运的同时,
也流露出了
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而这两篇是最具代表性的。
1
p>
、
1813
年,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战争,
困窘的家境和冒险的渴望促使安徒生的父亲,
一名鞋匠,走上了战场。两年以后他回到家
中,从此一病不起。当雪花飘起的时候,出现在
小安徒生幻想中的冰姑娘带走了父亲,留
下无助的妻儿和彻骨的寒冷。
父亲死后,
生计日下,
母亲唯一的谋生
手段就是每天给别人洗衣服。
在寒冷的冬天里河
水的温度无法想
象,
她只好喝几口酒来驱寒。
这在体面人看来,是多么粗鄙的行
为!刻薄的
流言不胜而走,城里的人们都在窃窃私语——鞋匠的老婆玛利亚是个嗜酒如命
的女人!
安徒生为母亲感到无限屈辱。
多年以后,
在童话
《她是一个废物》
中,
他表达出深深的愤慨。
这似乎不像
一部童话,更像是篇记实
小说。故事中的洗衣妇原本与镇长的弟弟有一段
刻骨铭心的爱情,后来因世俗的眼光两人
不得不离开,而嫁给了一名老实、
善良的鞋匠,生
了一个儿子,
生活美满。之后又因生活变故,丈夫离世,家里负债累累,洗衣妇只能和儿子
相依为命,
以为镇长家洗衣服来维持生计,
却仍遭受贵族的唾骂、
侮辱,
终因积劳成疾而死。
故事中最感人至深的
画面莫不是洗衣妇用木棍敲碎结冰的河面,
将粗糙的双手插入冰冷刺骨
< br>的河水里。红红的双手感受到的已不再是钻心的疼痛,而是长时间的疼痛寒冷带来的麻木。
她多么想跟镇长一家似的,坐在家里的火炉边,和儿子一起聊天,
替儿子整理头
发。可是她
不能,
因为她的家四处透风,
更别说有火炉了,
还有那乖巧的儿子,
也在辛苦的替别人打工
,
为的是一天下来能换半瓶酒来给母亲喝、
暖暖身子。
当她捧起儿子给她的酒一饮而尽时,
即
便她不能
像镇长一样烤火炉,即便她的手仍然像冰一样,
我相信,
她依然
是温暖的,心里的
温暖绝不低于任何人。
因为那是她深爱的也是
深爱着她的儿子给她的爱呀。
现在想来,
小男
< br>孩的爱不正是当初安徒生对自己母亲深深的爱吗?最后当洗衣妇因为操劳过度而死的时候,
无情的镇长仍像平常一样对周围的人说:
“这孩子的母亲是一个十足的酒鬼,是
世界上最没
出息的人了,
竟然不顾羞耻的喝一个孩子辛苦挣来的
酒!
现在好了,
看吧,
她再也喝不了了
。
”
小男孩再也忍不住怒火,
愤怒地吼道:
“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有能力的女人!
< br>”
这也是安徒生
对自己母亲的呐喊吧。
< br>他不能改变现实,
同时对现实的不满只有通过写故事来表达自己真实
的情感,
可见当时社会的不公与黑暗。
正如故事中的
小男孩一样,
他也只能控诉社会的黑暗,
同情洗衣妇的遭遇,却
无力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