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与证明测试题(精.选)
-
推理与证明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道小题,每小
题
0
分,共
0
分)
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
;②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
特殊的推理;④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⑤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A
.②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⑤
2.
“所有金属都能导电,铁是金属,所以铁能导电,”此推理类型属于(
)
A
.演绎推理
B
.类比推理
C
.合情推理
D
.归纳推理
3.
证明不等式
(a≥2)所用的最适合的方法是(
)
A
.综合法
B
.分析法
p>
C
.间接证法
D
.
合情推理法
4.
用反证法证明“三角
形中最多只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结论的否定是(
)
A
.有两个内角是钝角
B
.有三个内角是钝角
C
.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钝角
1
2
D
.没有一个内角
是钝角
3
5.
已知
2
×
1=2
,
2
×
1
×
3=3
×
4
,
2
×
1
×<
/p>
3
×
5=4
×<
/p>
5
×
6
,…,以
此类推,第
5
个等式为
(
)
< br>A
.
2
×
1
×
3
×
5
×
7=5
×
6
×
7
×
8 <
/p>
4
4
B
.
2
×
1
×
3
×
5
×
7
×
9=5
×
6
×
7
×
8
×
9
D
.
2
×
1
×
3
×
5
×
p>
7
×
9=6
×
p>
7
×
8
×
9
×
10
5
5
C
.
2
×
1
×
3
< br>×
5
×
7
×
9=6
×
7
×
8
×
9
×
10
6.
下列三句话按“三段论”模
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①y=cosx(
x
∈
R
)是三角函数
;
②三角函数是周期函数;
③y=cosx(
x
∈
R
)是周期函数.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②③①
时
,
D
.③②①
7.
演绎推理“因为
f
'(
x
0
)
0
x
0
3
f
(
x
)
x
,
f
'(
0)
0
.
所
是
f(x)
的极值点
< br>.
而对于函数
3
f
(
x
)
< br>x
以
0
是函数
< br>的极值点
.
”所得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A.
大前提错误
B.
小前提错误
C.
推理形式错误
D.
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错误
8.
p>
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
A
.在数
列
a
n
<
/p>
中
a
1
1,
a
n
1
1
(
a
n
1
< br>)(
n
2)
< br>,由此归纳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2<
/p>
a
n
1
B
.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性质;
C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
A
和
B
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则
word.
A
B
180
o
D
.某校高二共
10
个班,
1
班
51
p>
人,
2
班
53
p>
人,
3
班
52
p>
人,由此推测各班都超过
50
人。
9.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
< br>a
,
b
为实数,则方程
x
+ax+b=0
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
假
设是(
)
A
.方程
x
2
+ax+b=0
< br>没有实根
B
.方程
x
2
+ax+b=0
至多
有一个实根
C
.方程
x
+ax+b=0
至多有两个实根
D
.方程
x
+ax+b=0
恰好有两个实根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1
p>
)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
60
”时的假设是“假设三角形
的三个内角都不大
于
60
;
(
2
)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
逐步寻求使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
··
1
3
·
L
·
(2
n
1)
,从
k
到
k<
/p>
1
,左边需要增
(
3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n
1)(
n
2)
L
(
n
n
)
2
n
2
2
2
乘的代数式为
2
(
2k+1
);
(
4
)演绎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其一般
模式是三段论;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1
1
1
13
L
(
p>
n
2)
n
1
n
2
2
n
24
1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时的过程中,由
p>
n
k
到
n
k
1
时,不等式的左边
(
)
A
.增加
了一项
C
.增加了两项
D
.增加了一项
1
1
1
B
.增加了两项
2(
k
1)
2
< br>k
1
2(
k
1)
1
1
1
,又减少了一项
2
k
1
< br>2(
k
1)
< br>k
1
1
1
,又减少了一项
2(
k
1)
k
1
12.
已知数列
、
、
、
、
、…根据前三项给出
的规律,则实数对(
2a
,
2b
)可能是
(
)
<
/p>
A
.(
,﹣
)<
/p>
B
.(
19<
/p>
,﹣
3
)
p>
C
.(
,
)
D
.(
19
,
3
)
13.
两旅客坐火车外出旅游,希望座位连在一起,且有一个靠窗,已知火
车上的座位的排法
如图所示,则下列座位号码符合要求的应当是(
)
word.
A
.
48
,
49
< br>B
.
62
,
63
C
.
75
< br>,
76
D
.
< br>84
,
85
14.
把
3
、
6
、
10
、
15
、
21
、…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这是因为这些数目的
点子可以排成一个
正三角形
(
如下图<
/p>
)
,试求第六个三角形数是
(
)
A
.
27
B
.
28
C
.
29
D
.
30
15.
某单位安排甲、乙、丙三人在某月
1
日至
< br>12
日值班,每人
4
天.
甲说:我在
1
日和
3
日都有值班
;
乙说:我在
8
日和
9
日都有值班;
丙说:我们三人各自值班的日期之和
相等.据此可判断丙必定值班的日期是
( )
A
、
2
日和
5
日
B
、
5
日和
6
日
C
、
< br>6
日和
11
日
< br>
D
、
2
日和
11
日
16.
下面使用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
A
p>
.直线
a
∥
b
p>
,
b
∥
c
,则
a
∥
c
,类推出:向量
,则
B
.同一平面内,直线
a
,
b
,
c
,若
a
⊥
c
,
b
⊥
c
,则
a
∥
b
.类推出:空间中,直线
p>
a
,
b
,
c
,若
a
⊥
c
,
b
⊥
c
,则
a
∥
< br>b
C
.实数
a
,
b
,若方程
x
+ax+b=0
有实数根,则
a
≥
4b
.类推出:复数
a
,
b
,若方程
x
+ax+b=0
有实数根,则
a
≥
4b
D
.以点(
0
,
0
)为圆心,<
/p>
r
为半径的圆的方程为
x
+y
=r
.类推出:以点(
0
,
0
,
0
p>
)为球
心,
r
为半
径的球的方程为
x
2
+y
2
+z
2
=r
2
17.
已知
,
猜想
的表达式
2
2
2
2
2
2
2
A.
B.
C.
D.
18.
已知结论:“在正三角形
ABC
中,若
D
是边
BC
的中点,
G
是三角形
ABC
的重心,则
”,若把该结论推广到空间,则有
结论:“在棱长都相等的四面体
ABCD
中,
< br>若△
BCD
的中心为
M
,四面体内部一点
O
到四面体各面的距离都相等
,则
A
.
1
B
.
2
C
.
3
D
.
4
=
(
)
word.
19.
将正奇数按照如卞规律排列,则
2
015
所在的列数为
20.
已知整数的数对列如下:(
1
,
1
),(
1
,
2
),(
2
,
1
),(
1
,
3
),(
2
,
2
),
(
< br>3
,
1
),(
< br>1
,
4
),(
< br>2
,
3
),(
< br>3
,
2
),(
< br>4
,
1
),(
< br>1
,
5
),(
< br>2
,
4
),…则第
60
个数对是
( )
A
.(
3
,
8
)
B
.
(
4
,
7
)<
/p>
C
.(
4
p>
,
8
)
D
.(
5
,
7
)
二、填空题(本题共
10
道小题,每小题
0
分,共
0
分)
21.
观察下列等式
(1
1)
2
1
(2
< br>
1)(2
2)
2
2
< br>1
3
(3
1)(3
2)(3
3)
2
3
1
< br>3
5
……
照此规律,第
< br>n
个等式可为
.
22.
有
一段“三段论”推理是这样的:“对于可导函数
f
(
x
),如果
f′(
x
p>
0
)
=0
,那么<
/p>
x=x
0
是函数
f
(
x
)的极值点;因为函数
f
(
x
)
=x
在
x=0
处的导数值<
/p>
f′(
0
)
=0
,所以
x=0
是函数
< br>f
(
x
)
=x
的极值点.”以上推理中
(<
/p>
1
)大前提错误(
2
)小前提错误(
3
)推理形式正确(
4
)结论正确
你认为正确的序号为
_________
.
23.
给出下列三个类比结论:
p>
①若
a
,
b
,
c
,
d
∈
R
,复数
a+bi=c
+di
,则
a=c
,
< br>b=d
,类比推理出:若
a
,<
/p>
b
,
c
,
d
∈
Q
,
a+b
=c+d
,则
a=
c
,
b=d
;
②已知直线
a
,
b
,
c
,若
a∥b,b∥c,则
a∥c,类比推理出,已知向量
,若
,
,则
;
③同一平面内,
a
,
b
,
c
是三条互不相同的直线,若
a∥b,b∥c,则
a∥c,类比推理出:
空
间中,α,β,γ
是三个互补相同的平面,若
α∥β,β∥γ,
则
α∥γ.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24.
甲
、乙、丙、丁四人商量去看电影.
甲说:乙去我才去;
乙说:丙去我才去;
丙说:甲不去我就不去;
丁说:乙不去我就不去.
3
3
word.
最后有人去看电影,有人没去看电影,去的人是
.
25.
甲
、乙、丙、丁四位同学被问到是否游览过西岳华山时,回答如下:甲说:我没有去
过;乙
说:丙游览过;丙说:丁游览过;丁说:我没游览过.在以上的回答中只有一人回
答正确
且只有一人游览过华山.根据以上条件,可以判断游览过华山的人是
.
26.
在
△ABC
中,
D
为
BC
的中点,则
中,
G
为△BCD
的重心,则
=
(
+
)将命题类比到空间:在三棱锥
A
﹣
BCD
=
.
2
2<
/p>
2
27.
在平面几何里,有勾股定理
p>
“
设△
ABC
的两
边
AB
,
AC
互相垂直,则
AB
+AC
=BC
”
,拓展
到空间,类比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
研究三棱锥的侧面面积与底面面积间的关系,可以得
出正确的结论是:
< br>“
设三棱锥
A
﹣
BCD
的三个侧面
ABC
、<
/p>
ACD
、
ADB
两两互相垂直,
则
.
”
28.
二维空间中圆的一维测度(周
长)l=2πr,二维测度(面积)S=πr
;三维空间中球的
二维测度(表面积)S=4πr
,三维测度(体积)
V=
πr
;四维空间中“超球”的三维测
度
V=8πr
,则猜想其四维测度
W=
.
29.
在平面几何中有如下结论:正三角形
ABC
的内切圆面积为
S
1
,外接圆面积
为
S
2
,则
3
2
3
2
,推广
到空间可以得到类似结论;已知正四面体
P
﹣
< br>ABC
的内切球体积为
V
1
p>
,
外接球体积为
V
2
,则
=
.
30.
一
同学在电脑中打出如下若干个圆(图中●表示实圆,○表示空心圆):
●○●●○●●●○●●●●○●●●●●○●●●●●●○
若将此若干个圆依次复制得到一系列圆,那么在前
2003
p>
个圆中,有
个空心
圆.
word.
三、解答题(本题共
2
道小题
,<
/p>
第
1
题
0
分
,
第
2
题
0
分
,
共
0
分)
< br>31.
已知数列
1
1
1
1
,
,
,
,
,
,计算
S
1
,
S
2
,
S<
/p>
3
,根据计算结果,猜
1
3
3
5
5
7
(
2
n
1<
/p>
)(
2
n
p>
1
)
想
S
n
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给出证明
.
p>
32.
一种十字绣作品由相同的小正方形构成,图①,②,③,④分
别是制作该作品前四步时
对应的图案,按照如此规律,第
n
p>
步完成时对应图案中所包含小正方形的个数记为
f
< br>(
n
)
.
①
②
③
④
(
1
p>
)求出
f
(
2
p>
)
,
f
(
3
)
,
f
(
4
)
,
< br>f
(
5
)
的值;
(
2
)利用归纳推理,归纳出
f
(
n
p>
+
1
)
与
f
(
n
)
的关系式;
(
3
)猜想
f
(
n
)
的表达式,并写出推导过程.
word.
试卷答案
1.
B
考点: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意义
2.
A
【考点】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演绎推理的定义,判断一个推理过程
是否是演绎推理关键是看他是
否符合演绎推理的定义,能否从推理过程中找出“三段论”
的三个组成部分.
【解答】解:在推理过程“所有金属都能导电,铁是金属,所
以铁能导电”中
所有金属都能导电,是大前提
铁是金属,是小前提
所以铁能导电,是结论
故此推理为演绎推理
故选
A
【
点评】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就是由大前提、小前提推出结论的三段论推理.三段论推理
的
依据用集合论的观点来讲就是:若集合
M
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性质
P
,
S
是
p>
M
的子集,那么
S
中所有元素都具有性质
P
.三段论的公式中包含三个判断:第一
个判断称为大前提,它提
供了一个一般的原理;第二个判断叫小前提,它指出了一个特殊
情况;这两个判断联合起
来,揭示了一般原理和特殊情况的内在联系,从而产生了第三个
判断结论.
3.
B
【
分析】欲比较
只须比较
的大小,
,先分
别求出左右两
word.
式的平方
,再比较出两平方式的大小.从结果来找原因,或从原因推导结果,证明不等式
所用的最
适合的方法是分析法.
【解答】解:欲比较
小,
只须比较
(
(
只须比较<
/p>
2
的大
,
p>
)
=2a
﹣
1+2
)
=2a
﹣
1
+
,
,
的大小,
2
,
以上证明不等式所用的最适合的方法是分析法.
故选
B
.
<
/p>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法和综合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比较大小的方法.从求证<
/p>
的不等式出发,“由果索因”,逆向逐步找这个不等式成立需要具备的充分条件,分析法<
/p>
──通过对事物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也<
/p>
称为因果分析
4.
C
【考点】反证法与放缩法.
【分析】
写出命题“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结论的否定即可
【解答】解:命题“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结论的否定是“至少有两个内
角是钝角”
故选
C
.
5.
D
【考点】类比推理.
【分析】根据已知可以得出规律,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
2
1
×<
/p>
1=2
,
2
2<
/p>
×
1
×
3=3<
/p>
×
4
,
2
3
×
1
×
3
×
5=4
×
5
×
6
,…,
∴第
5
个等式为
2
5
×
1
×
3
×
5
×
7
×
9=6
×
7
×
8
×
9
×
10
故选:
D
6.
B
【考点】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
【专题】规律型;推理和证明.
【分
析】根据三段论”的排列模式:“大前提”→“小前提”
⇒
“结
论”,分析即可得到
正确的次序.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