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英语)撰写规范
在线儿童故事-
可编辑
外交学院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
研究生学位论文(英语)撰写规范
1
引言
制订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英语系研究生学位论文
(以下简称论文)
< br>的撰写和编辑格
式,以提高英语系研究生论文的质量,便利论文的存储、检索、利
用和交流。
2
定义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
有了新的见解,
并以此为内容撰
写而成
、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p>
并
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
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
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
门知识,并具有
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学科或专业领域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
学位论文内容应在所选择的课题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
的工作。
3
撰写要求
3.1
< br>英语稿必须用计算机完成文字录入
/
图表插入工作。论文
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
制品。
3.2
宜用
A4
(
210
×
297mm
)标准大小的白纸,正文宜用
12
号字体,均为
1.5
倍行距,论文
在打字或印刷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面的上方
< br>(天头)和下方应分别留边
25.4 mm
(
default
)
;
左
侧(订口)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
边应分别留边
31.7 m
m
(
default
)
。
4
撰写格式
< br>4.1
论文章、节、目的编号采用文字数字,如
One/
ONE;
罗马数字如(
I, II,
III
)和阿拉
伯数字如(
1, 2,
3
)分级编号;
如需要可以使用圆括号如
(1),(2),
(3)
。
4.2
如果是一系列例举(每一例举
又不是太长)
,也可以使用
Bullets
,其符号可以自己选
择,如
等。
4.3
论文的构成包括:
前置部分
(含封面、
摘要、关键词、目次页、致谢
等)
;
主体部分
(含
< br>引言或绪、正文、参考文献等)
;附录部分(如有必要)
。
5
前置部分
5.1.1
封面(参见附件二:封面样式一和封面样式二)
5.1.2
封面上可包括下面内容:
a.
左上角注明
MA
Thesis
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
外交学院二×××级硕士学位论文
b.
论文英语题名和中文题名
[
三号加粗,可调整为小二加粗,并调整距离
]
c.
专
业及方向名称,
系指学位论文作者主修专业及方向的名称,
使用
英文和中文。
[
使
精品
可编辑
用四号字
]
精品
可编辑
d
.
责任者姓名,包括论文的作者及导师(含职称)使用英文和中文。
[
使用四号字
]
e.
具体
样式要按照下载的样式去做。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的论文使用样式一;美国研
究方向的论
文使用样式二。
5.2
题名
5.2.1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
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题名
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为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
索引等二次文献提供检
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
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等。
英文题名一般不
宜超过
12
个实词。
5.2.2
下列情况可以有副题名:
题名语意未
尽,
用副标题名补充说明报告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副标题要使用
英语破折号
“—”
。
5.3
摘要
5.3.1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5.3.2
英文论文应有中英文摘
要,英文摘要不宜超过
300
个实词,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
/p>
400
字。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
5.3.3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
含性,即不阅读报告、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
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摘要的内容应包含
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
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
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p>
摘要
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方法、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论。
5.3.4
论文的摘要可以用另页置于题名页之后、正文之前。
5.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
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
或术语。
每篇论文选取
3
~
5
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应
标注与英文对应的中文关键词。关键词必须是关键词,而不能使用形容词、副词,或普通名
词。
5.5
目次页
目次页由论文的章、节、目、
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页排在摘要之后。
5.6
致谢
可以在正文之前对下列方面致谢:
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单位、组织或个人;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
6.
主体部分
6.1
格式
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可由作者自
定,但一般由引言(或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
主体部分必
须由另页右页开始。每一章(或部分)必须另页起。全部论文的每一章、
节、目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求划一,层次清楚。可以采用
Word
提供的默认格式。
6.2
序号
精品
可编辑
6.2.1
论文中的图、表等,一
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序号可以就全篇论
文统一按出现先后顺序编码,
也可以分章依序编码。
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
可以分别
为:
Fig.1
、
Fig. 2
、
Fig.
3
等或
Fig. 2.1
、
Fig.
2.2
、
Fig.
2.3
等;
Table
1
、
Table
2
、
Table
3
等或
Table
3.1
、
Table
3.2
、
Table 3.3
等。注解
或注释编号自动生成,参考文献
不编号,英语作者名字按照
LA
ST
NAME
排序,中文作者名字按照汉语拼音姓氏排序,先
列所
有英语作者名字,后列所有中文作者名字。
6.2.2
论文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连续编页码。页码由打印的首页开始,作为第
1
页,并为右
p>
页另页。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编入页码。可以将题名页、序、目次页等前置部分单独<
/p>
编排页码。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的相同位置,便于识别。力求不出空白页,如有,仍应以右
页作为单页页码。
6.2.3
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
A, B, C,
…编序号,如
Appendix
A
。
附录中的图、表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
冠以附录序码,如:
Fig.
A1
;
Table
B2
等。
6.3
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简要
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
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
想、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
摘要雷同,不要成为
摘要的注释。
学位论文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
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具有开阔的科
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
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
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
,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6.4
正文
论文的正文为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由于论文写作涉及的学科、
选题、
研究方法等有很大的差异,
对正文内容不能作统一的
规定。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
,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论文中出现的符号和缩略词可采纳本学科或本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的
规定。
如不得不引用某些不是众所周知的、
且又不易
为同行读者所理解的、
或系作者自定的
符号、记号、缩略词、首
字母缩写字等时,均应一一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给以明确的
定义。
6.5
结论
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
完整、明确、精炼。
如果不
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进一步研究的设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6.6
参考文献:参见附件一内容。
7
附录
附录
(Appendices)
是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
并不是必需的。
7.1
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论文后,也可以另编成册:
a.
为了整篇论文的完整,
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的一类材料
(包括
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
,建议可以阅读的参
考文
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b.
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c.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d.
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
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精品
可编辑
e.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统计表等。
7.2
附录与正文连续编页码。每
一附录的各种序号的编排参见
6.2.3.
。
< br>
7.3
每一附录均另页起。
8.
注释(体例说明参见附件一)
8.1
注释的目的
8.1.1
标明作者在文章中所直接
或间接引用的任何其他人的语句的出处。
8.1.2
标明文章中不常见的史实
或事实的出处。如系众所周知的事实则不必作注。
8.1.3
标明文章中借用他人的理论、论断、思想、观点或意见的出处。
上述三类注释如系转引自第二手材料,
出处应注明为转引的第二
手材料,
而不能根据转
第二手材料中的注释,将出处注为原材料
(第一手材料)
,除非作者亲自查阅并核对了原材
料。不标明出
处或来源便借用、甚至大段录用上述内容,不仅违反学术道德,而且可能触犯
《著作权法
》
。
8.1.4
对文章中的某些观点进
行资料性的补充说明,这种补充如写入正文,可能打断正文
中行文的流畅,使文章脉络不
清。
8.1.5
对文章中的某些观点、不常见的专用名词、术语做必要的解释,这种解释如写入正
文,可能打断正文中行文的流畅,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困难。
8.2
注释的类型
论文注释一般分为页末注
(脚注)和篇末注(尾注)两种,我们统一使用脚注。
8.3
注释的格式详细要求请参见附件一。
精品
可编辑
附件一:论文注释及参考文献体例:
一、英文注释及参考文献:
英语论文
注释及参考文献系参考芝加哥大学论文格式要求。允许两种样式,其一是
Author-Date System
写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
言学学科范围(翻译研究或语言学)内容的作
者可以使用;另一个是
Documentary- Note (or Humanities) Style
< br>,写英语语言与文学学
科范围(美国研究或其他人文学科)内容的作者可以使用。
注意:
Citation
in
text
指论
文中引用某作者的引用形式;下面的
Reference
List
Form
就是
Bibliography
,指与正文
所引用的作者及其作
品相对应的参考书目或参考文献;你们的论文要求在最后一顶使用
Bibliograp
hy
。保持前后内容一致是很重要的。
以下供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范围(翻译研究或语言学
)硕士生写论文使用
:
Author-Date System
(Foreig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Book - single author
Citation
(Bell
1991:23-25)
Reference
Bell, Roger T. 1991.
Translation and
in
Text
[23-25
表示引语出现的
List
Form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
页码
]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Citation
如果在同一年内有作者
Reference
Hatim, Basil a. 2001.
English-
in Text
的两部作品发表,可以
List
Form
Arabic/Arabic-English
Translation:
写作
(Hatim 2001a:
23-25);
或者
(Hatim
2001b:17-18)
A
Practical Guide.
London: Saqi
Books.
----------
b. 2001.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London:
Longman.
Hatim,
Basil
and
Ian
Mason.
1990.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London: Longman.
Michael D. Cooqan
et
al
. eds. 2001.
The New
Oxford
Annotated
Bible
,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with
the
Apocrypha),
Third
Edition. London: Oxford
Press.
Book -
more than one author
Citation
(Hatim and Mason:
Reference
in Text
1990:77-80)
List
Form
Book - more
than one editor
(Michael D. Cooqan
et
al
. 2001:
36-45)
Chapter
from a book
Citation
(Bressler 2004:77-78)
Reference
Bressler,
Charles
E.
2004.
Literary
Criticism:
in
Text
[
如果是某一小段引语
List
For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出现在
77-78
页,就这
Reprint
edition. Beijing: Pearson
样表示出来;否则仅注
Education Asia
Limited & Higher Education
出年份即可。参考书目
Press.
75-94.
中的
75-94
是该章在全
书中的页码
]
Article from
journal
Citation
(Fan 1990:2:1:54-55)
Reference
Fan, Shouyi. 1990.
A Statistical Method for
in
Text
[
如果是某一小段引语
List
Form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Target
出现在
54-55
页,就这
2:1
:43-67.
[2:1
表示第
p>
2
卷第
1
期;
p>
43-67
表
样表示出来;否则仅注
示该论文出现在
Target
中的页码。
p>
]
出年份即可。参考书目
中的
43-
-
67
是全文在
学报中的页码
]
Article from electronic
journal - accessed through a database
Citation
(Berna
and
Gvozdenko
Reference
Berna, Eva and
Inna Gvozdenko. 2005. Beliefs
in
Text
2005:9:1:9-13)
[<
/p>
数
字
List
Form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Current
精品
可编辑
表示年、卷、期和页码。
Knowledge, Pedagogical
Implicatio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