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宁夏六盘山-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文本格式
一、论文文本结构
1.
封面(由学校统一制作)
2.
论文英文扉页(见模版及模版说明)
3.
论文中文扉页(见模版及模版说明)
4.
致谢(可选项)
5.
毕业论文英文摘要
6.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7.
毕业论文英文目录
8.
毕业论文正文
9.
注释(可选项)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可选项)
二、论文打印规范
1.
使用
A
4
纸,单面打印。
2.
页边距:上边距
3.6
厘米,下边距
2.5
厘
米,左边距
2.8
厘米,右边距
2.5
厘米。
3.
装订线:
0
厘米。
4.
距边界:页眉
2.7
厘米,页脚
1.7
厘米。
如下图所示:
5.
<
/p>
页眉内容:统一为
“
XX
大学
XXXX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
,使用宋体小五号、居中,(如:
1
XX
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
。
6.
页码:选用
阿拉伯数字,页面底端居中。第
1
页为正文第一章的第一页。目
录页和摘
要页不标页码和页眉。
三、论文各部分具体格式及要求
1
.摘要
●
摘要内容英文采用
Times New Roman
,
12
磅,中文采用宋体,小四号;
1.5
倍行距。
段落首行缩进
4
个英文字符或
2
个汉字字符。
p>
●
长度:英文
约为
150
词。中文摘要内容要与英文摘要内容一致。英文、中
文摘要各
占一页。
●
英文
“<
/p>
ABSTRACT
”
一词字母大写,
p>
中文
“
摘
要
”
之间空
两格、
加粗、
居中,
并与内
容文字之间空一行(见图
1.1
和图
1.2
)。
●
中英文摘要均要求有能反映论文主
要内容的关键词
2
—
4
个。
“
Key
words
:
”
及
“
关
键词:
”字样须加粗,顶格。各关键词之间有分号及一个空格,移行后须与第一个
关键词的
首字母对齐,英文采用
Times New Roman
,
p>
12
磅,中文采用宋体小四号。
图
1.1
2
图
1.2
2
.目录页
●
目录页另页编排,置于摘要页的后
面。一级标题加粗,序号采用阿拉伯数字,数字
后面加一圆点,
如
1.
、
2.
、
3.
等。
二级标题及二级以下标题使
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
如
3.1
、<
/p>
3.1.1
等。
●
目录中的各级标题及页码均须与正
文中的标题及页码一致。左侧必须逐级缩进,每
级缩进
1
个汉字字符或
2
个英文字符。
最多可列三级。
行距为
1.5
倍,
目录内容字体采
用
Times
New
Roman
12
磅。“
CONTENTS
”一词字母大写、加粗、
居中,并与目
录内容文字之间空一行(见图
2.1
)。
3
图
2.1
3
.正文
●
毕业论文要文字通顺、思路清晰、
内容充实,并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论文字数不少
于
4800
p>
英语单词。
●
各级标题长度一般不超过一行,各级标题的语法结构应一致。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必
须大写,其余每一个词的首字母,除了冠词、并列连词和
4
个字母及以下的介词外
也都必须大写。使用
Tim
es New Roman 12
磅,加粗,行距为
1.5<
/p>
倍。
●
仅一级标题居中、加粗并与上一行文字之间空一行。
●
二级及以下各级标题左对齐。
●
正文使用两端对齐方式,
1.5
倍行距。
英文字体使用
< br>Times New Roman 12
磅,
中文使
p>
用宋体小四号。
●
段落首行须缩进
< br>2
个汉字字符或
4
个英文字符。
●
引语段
(中文
100
字以上,英文
50
词以上,诗
2
行以上)要另起一行,不加引号
,
1.5
倍行距,整个引语段左缩进
4
个汉字字符或
8
个英文字符;如引语段
超过两段,则每
段首行须再缩进
2
个汉
字字符或
4
个英文字符。
4
.引文及夹注格式
4
●
<
/p>
引文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使用括号夹注的方法(一般不使用脚注或者尾注)。
夹注中的
“
作者姓
/<
/p>
名
”
处理方法要根据引文所依据的文献,
中文作者用其汉字姓名,
英文作者用其姓。正文中括号夹注放在句末标点以内,但不得放
在引文的引号以内
(见图
4.1
)。<
/p>
●
引文原文如被更改,用方括号
“[
]”
标示,如被省略用省略号
“…”
标示,中文引
文应提供英文译
文,并将译文置于括号内。
●
双引号表示直接引语,单引号只用来标注引语中的引语。
●
引语段的括号夹注应放在句末的标
点以外(见图
4.2
)。
●
夹注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例
1
:
Jan
Harold
Brunvand,
in
an
essay
on
urban
legends,
states:
“some
individuals
[who
retell
urban
legends] make a point of learning every rumor or
tale” (
1999: 78).
例
2
:
In
an
essay
on
urban
legends,
Jan
Harold
Br
unvand
notes
that
“some
individuals
make
a
point
of
learning
every
recent
rumor
or
tale ...
and
in
a
short
time
a
lively
exchange
of
details
occurs” (
1999: 78).
例
3
:
This
may
go
some
way
towards
explaining
learners‟
foreign
-soundingness
since,
as
was
pointed by Crystal and Davy (1975),
vagueness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conversation
(Crismore
et al. 1993: 89).
例
4
:
According to Lewis (2001: 255-260),
four fundamental types of lexical chunks are
identified:
例
5
:
Wei Naixing
(2002) and
Neselhauf
(2003)
hold that
combination of
words
falls
into
three
major
classes: free combination, collocation and idiom.
例
6
:
Ravitch
argues
that
high
schools
are
pressured
to
act
as
“social
service
centers,
and
they
don‟t do
that well” (qtd. in Weisman
2000: 259).
例
7
:
5
Human
being
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symbo
l
-
using animals”
(Burke
1998
: 3).
例
8
:
Wordsworth
stated
that
Romantic
poetry
was
marked
by
a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 (
1999:
263).
例
9
:
Romantic
poetry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
(Wordsworth 1999:
263).
Wordsworth extensively explored
the role of emotion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263).
例
10
:
Marx and Engels described human history
as marked by class struggles (1960: 79; ch. 1).
例
11
:
Although some medical ethicists claim
that cloning will lead to designer children (R.
Miller
2001:
12),
others
note
that
the
advantages
for
medical
research
outweigh
this
consideration
(A.
Miller 2002: 46).
例
13
:
...as has been discussed elsewhere
(Burke 2000: 3; Dewey 2001: 21).
例
14
:
…
when they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culture background. It means that the
input should be
the comprehensible
input (
李文彬
2006).
图
4.1
:括号夹注在正文中的使用方
法
规范:
Her idea i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people think her odd and that nobody
loves and admires her” (Fountain 33).
不规范:
Her idea i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people think
her odd and that nobody
loves and
admires her.” (Fountain 33)
Her idea i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people think her odd and that nobody
loves and admires her (Fountain
33).”
图
4.2
:
括号标注在引语段中的使用方法
6
括
号
内
表
p>
示
页
码
的
数
字
应
置
于
引
文
之
< br>外
*
脚注的使用
●
脚注只在下列两种情况中考虑使用
:(
1
)提供有一定重要性、但写入正文会妨碍
文本条理和逻辑的解释性信息;(
2
)提供因篇幅过长
不宜使用括号夹注注明的文
献出处信息。脚注应该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上标,每页重新开
始。
5
.
参考文献
具体格式请参阅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出版的《
MLA
科研论文写作规范》(第五版)。
p>
●
参考文献需
另起一页,置于正文后,采用
12
磅
T
imes New Roman
字体,
1.5
< br>倍行距。
●
英文
“
Works Cited
”
首字母大写、加粗、居中。
●
参考文献应是文中所有引文的出处
和所依据的文献,所列条目数不少于十条,其中
中文献数不多于三条,网络文献不多于三
条。
●
网
络文献应注明文献发表日期、下载日期和网页的网址(注:其中中文文献日期写
法为“年
-
月
-
日”)
。
●
文献
条目按作者姓氏(中文姓氏按其拼音)的字母顺序排列,中外文献分别排列。
外文文献在
前,中文文献在后。同一作者多篇文献按文献题目的字母顺序排列。外
文书名以斜体书写
;外文论文篇名不用斜体,但置于引号内。书名和论文篇名第一
个词的首字母必须大写,
其余每一个词的首字母,除了冠词、并列连词和
4
个字母
及以下的介词外也都必须大写。每条顶格写,移行时悬挂缩进
2.5<
/p>
个汉字字符或
5
个
英文字符。
●
参考文献格式具体说明如下:(除书名号外的标点符号均用
Times New Roman
字
体)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