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复工安全教育培训
好看的动态图片-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
(春节节后)
培训主题
主讲人
地点
培训内容:
“
2018
年春节”节后复工安全教育培训
时间
参加培训人数
一、前言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不论我们是否日常谈及,
他都客观存在
。
人类身边的一
切活动,都与安全息息相关。对于我们来说,安
全就是财富,安全就是幸福。但是就
是这样时刻提及的安全,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它的含
义呢?
安全是什么?
安全在本质上的含义是:
一是预知、
预测、
分析危险二是限制、
控制、
消除危险。
讲到安全的时候,
实际上是在研究危险;
p>
因为只有把危险挖掘出来并消除掉,
才
能达
到安全
。不能预知、掌握、控制或消除危险的所谓平安无事,是虚假的安全,不
可靠的安全;仅凭人们自我感觉的安全,也不是真正安全。
与安全相对:事故。那什么是事故?
事故是指在生产和行进过程中,
突然发生的与人们的愿望和意志
相反的情况,
使
生产进程停止或受到干扰的事件。
二、赶走“节后综合症”
1
、
“节后综合症”
:假期结束,现
在又陆续返回施工现场,但许多人还沉浸在节
日欢乐的气氛之中,
生活节律还没有调整过来,
自由散漫的心还没有收回来,
主要
体
现在疲惫、情绪不稳定,人虽然到工地了,但心还在家里,思想不集中,这就是“节<
/p>
后综合症”
,是很危险的隐患,是很容易发生事故的。
赶走“节后综合症”要做到“人到场,心到岗”
,停止熬夜、应酬等行为,早睡
早起,尽快调整作息,慢慢适应以前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做到起居有序,将自己的
心力和心态都调整回工作上去。
多吃蔬菜,粗粮,保证营养均衡。
2
、员工心理
侥幸心理,
惰性心理,麻痹心理,逞
能心理,冒险心理,环境干扰判断失误,技术不熟练、
遇险惊慌,逞能心理
- 1
-
三、身边的危害因素
(一)危害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人员
伤害或疾病
、
财产损失
、
工
作环境破坏
、
有害的环境影响
或这些情况组合的要素,包括
根源
和
状态
。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环境因素
(二)事故后果
:火
灾、爆
炸(涉尘加工)
、触
电、中
毒(有限空间)
、其他伤害:如尘
肺、机械伤害等
1
、火灾
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
点火源
也称为燃
烧的三要素。
(
1
< br>)灭火原理
①冷却灭火法
冷却固体到自燃点以下
,液体到闪点以下,就不能挥发出足够的气体而窒息。
②窒息灭火法
阻止空气进入或不燃气体冲淡空气,降低与隔绝氧含量。
③隔离灭火法
将可燃物与火焰、氧气隔离。
④化学抑制灭火法
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抑制、降低。
(
2
)灭火剂的选择
①水和水蒸气:
A
< br>类火灾及冷却用
注意扑救禁忌
②泡沫灭火剂
③
二氧化碳灭火剂:
ABCE
类
高浓度易中毒
需注意。
④
干粉灭火剂:
BC
类
E
类低压带电也可
A
类要看干粉成分。
2
、触电
触电事故是由电流的能量造成的
,触电是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p>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
分为电击
和电伤
p>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
心脏、神经系统、肺部
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人
身触技带电的导线、漏电设备的外壳或其它
带电体,以及由于雷击或电容器放电,都可能导毁电
击。触及正常带电体的电击称为直接
电击,触及故障带电体的电击称为间接电击。电伤是电流的
热效应、化学效应及机械效应
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包括
电弧烧伤、烫伤、电烙印
p>
等。绝
大部分触电事故是电击造成的,
通常
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是指电击而言的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
- 2 -
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直接接触触电;
(2)
间接接触触电;
(3)
跨步电压触电。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
1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通过人体电
流的大小;
(
2
)持续时间;
(
3
)电流的途径;
(
4
)电
流的种类;
(
5
)人体的状况。
电流类型
感知电流
摆脱电流
最大忍受电流
致命电流
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
a
.
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
b
.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
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
,拉开高压跌开式熔断器或
高压断
路器。
C
.
抛掷裸金属软导线
,使线路短路,迫使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但
应保证抛掷的
导线不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
4
、有限空间中毒
危险源分析: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可能存在的危险,包括但不限
于以下方面
(
1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
煤气制造以及用煤、焦炭等抽
取煤气的过程中.制造合成氨、甲醇、光气、羰基金属以及
采矿时爆破烟雾,均可产生大量一氧
化碳,冶金工业中的炼铁、炼钢、炼焦等作业场所也
产生大量一氧化碳。这些生产过程都有接触
一氧化碳的机会.并有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
(
2
)硫
化氢中毒。
石油开采、炼制、含硫矿石冶炼、含硫的有机物发酵腐败等可产生硫化
氢,如制糖、造纸业的原料浸渍,清理粪池、垃圾、阴沟时,都可发生严重硫化氢中毒。呼吸道
为主要侵入途径。中毒时,轻者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胸闷、头痛头晕、乏力、心
悸、呼
吸困难、意识丧失、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脑水肿、休克、心肝肾损害。接触高浓
度的硫化氢可
立即昏迷、死亡,称为“闪电型”死亡。
(
3
)二氧化碳中毒。
不通风的发酵池、地窖、矿井、下水道、粮仓等处,可有较高浓度的
二氧化碳蓄积。二
氧化碳中毒常为急性中毒,患者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后,几秒种内即迅速
直流
(DC)
2mA
50mA
80mA
300mA
以上
交流
(AC)
0.5mA
10mA
30mA
50mA
- 3 -
昏迷,若不能及时救出可致死亡。此外还有
氰化物
及甲烷中
毒等。
5
、机械伤害
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操作者的安全与健康,
机械设备的
通用安全设计
宜采用直接
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和指导性安全措施。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是指在设计机械时,就
把机械
本身的不
安全因素消除
了。
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是
指采用
各种安全防护装置
把不安全因素消
除掉。指导性安全技术措施是制定机械安装、使用、维修的
安全规定及设置标志
。
(
1
)机械设备设计的基本安全要求
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保证操作者的安全,设计时在不影响其技术性能的条件下设
计有效的安全装置及附件,其具体要求如下。
①
机械设备上外露的皮带轮、飞轮、齿轮、轴等需有防护罩,其他运动部件或危险部位的周
围,应设置防护栅栏。
②机械设备应设置可靠的制动装置,保
证接近危险时有效地制动。
③
p>
有电器的机械设备都应有良好的接地线,以防止触电,同时注意静电的危害。
④
机械设备的操作位置高
出地面
2m
以上时,应配置操作台、栏杆、扶手、围板等。
p>
(
2
)机械设备
的安全防护措施
①机械传动、转动机构的危险部位
生
产操作中,机械设备的
运动部分是最危险的部位
,尤其是那些操
作人员易接触到的运动的
零部件;此外,机械加工设备的加工区也是危险部位。
②防护装置的安全距离
机械设备危险部位,如
仅允许手指尖通过开口时,其开口高度不得超过
6mm
,而且防护罩
应完全封闭。如
允许手指可以进入防护罩开口,其高度不得超过
lOmm
。
为了限制手或手指从防
护罩或栏杆的孔口进入机器危险区域
,防护罩或栏杆的允许开口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机械设备
危险部位应设置防护栅栏,两
者之间的
水平距离和栅栏的高度取决于危险部位离地面的高度
。
四、安全(行为)管理
1
、复工前安全检查
现场的一些机械、设备、防护设施、脚手架、电气设备停用时
间长,风、雨、雪严重影响其
安全性,如不进行
检查、维修、加
固
,就会成为隐患,导致事故发生。
用电前,必须经专业电工对所有线路和用电设备逐一排查,要确
保线路和设备的完好
p>
以及漏
电开关的灵敏、可靠。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