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爱同行――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报告
常用英语谚语-
青春与爱同行
--
让
残疾人也感觉到关爱
2014
年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作者姓名:
学院班级:
实践单位:
实践地点:
实践时间:
一、残疾人现状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又
困难的群体,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
5%
其中
< br>:
视力残疾人
877
万
,
占残疾人总数的
14.
听力语言残疾人
2057
万
p>
,
占残疾人总数的
34.
肢体残疾人
877
万
,
古残疾人总数的
1
4.
智力残疾人
1182,
占残疾人总
数的
19.
精神残疾人
225
万
,
占残疾人总数的
3.
多重残疾人
782
万
,
占残疾人总数的
13%
。
二、调查意义
我国目前有残疾人
p>
6000
多万,关联到大约
2
亿家庭人口。残疾人是最需要
关心、扶持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我通过参加
“
关注身边的残疾人
”
暑期社会
调查活动,了解到了我家乡关于残疾人的情况。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
关注残
疾人的重要意义,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p>
社会的基本要求。关爱残疾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三、调查方式
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式:
1
/
7
p>
文献调研(资料查阅)、实地调研(走村入户)、抽样调查、重点调查、
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四
·
p>
青岛市关于残疾人的有关政策
“
没有
42
万残疾人的宜居幸福,就没有全市人民
的宜居幸福。
”
今年以来,
市委、市政
府在决策部署上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全市残联系统紧紧围绕
残疾人民生改善这一主
线,以创新政策为切入点,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
好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意见》、《关
于进一步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通
知》、《关于调整残疾人托养范围及补贴标准的
通知》等十余项惠及全市
42
万
残疾人
的民生政策,残疾人
“
两个体系
”
p>
建设的制度框架更加完善,残疾人生活
得到全面保障,幸福指数不断
提升。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给
予残疾人事业更多关爱和支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
“
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
现代化国际城市
”
的奋斗目标,提出要
“
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
。这不仅顺应
了全市
4
2
万残疾人的新期待,也为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
< br>机遇。
市政府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全局谋划。
“
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提高残疾人康
复和托养服
务设施建设水平
”
、
“
实行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免费制度,实施残疾人
康复救助服务和困难重度残疾人托
养服务工程
”„„
多项残疾人重点工作列入年初
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上半年,市政府决定新增一批民生保障项目,市残
联
抢抓机遇,多方协
调,使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精神病人
免费服药和残疾人托养
“
提标扩
面
p>
”
纳入其中,三项工作同时作为政府民生实事,这在市残联历史上还
是第一
次。各区、市残联也积极争取,使一系列残疾人重点工作纳入了当地政府的实
p>
事范围。
市政府残工委对残疾人事业的支
持力度不断加大,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
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越发关注,一批社会公益
慈善组织积极融入残疾人服务
事业,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扶残助残惠残氛围。
2
/
7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残联组织扎扎实实为残疾人谋利益,成为
残疾人的贴
心人。市残联以创新政策为切入点,牵头、参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
人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调整市内四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的通
知》、《关于印发青岛市
“
千万平米
< br>”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方案的通
知》、《关于建
立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
(
试行
)
的通知》、《关于进一步
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通知》
、《关于调整残疾人托养范围及补贴标准
的通知》、《关于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
作的通知》、《关于印发的通
知》、《关于印发的通知》以及《关于印发的通知》等十余
项政策,这在我市
残疾人工作历史上尚属首次。
0-9
岁困难残疾儿童免费康复
p>
残疾儿童是最弱势的特殊群体,也是最有康复价值、最具康复希望的群
体。为抢抓残疾儿童康复黄金期,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今年,市残
联会同市
财政局、市民政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
通知》,对进入定点
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的困难家庭残疾儿童实施免费抢救性康
复
,
在全省率先将聋儿、智力残疾儿
童
、脑瘫和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救助年龄由
0-6
岁放宽到
0-9
岁,大幅度提高了残
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
,取消了最长
4
年的救助时间限制,预计年内全市将有
1500
余名残疾儿童获得救助。
提标后,我市困难家庭
(
低保、低保边缘
)
听障、智障残疾儿童
(0-9
岁
)
康复救
助标准由每人每月
500
元提高至
1500
元,脑瘫、自闭症救助标准由每人每月
700
元提高
至
3000
元,肢体矫治救助标准由每例
7000
元提高至
200
元,其他<
/p>
家庭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减半执行。
低保、低保边缘家庭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救助均提高至
20
万元,
其他家庭聋
儿人工耳蜗植入救助提高至
12
万元。无论救助范围还是救助标准,均领先全国
其他城市。自这项政策实施以来,已
使
2000
多个家庭受益,残疾儿童康复质量
< br>进一步提高,康复显好率达到了
85%
以上,其中实施人
工耳蜗植入手术的聋
儿,训后入普通小学率达到
100%
。
托养工作提标扩面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