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大学英语毕业论文
股市段子-
1
.中式英语的概述
“中式英语”
,顾名思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 br>Chinglish
汉语语法的现
象。这一词是用截短法
(
clipping
)将
Chines
e
和
English
两个单词结尾去头
而合并成的。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和影响,硬套
汉语规则和习惯,
在英语交际中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p>
2
.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
2.1
汉英思维过程的差异是导致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
所谓的英语思维过程其实就是:
说英语国家的人听到或者看到英文时,<
/p>
大脑能直接理解其含义,而不用借助另一种语言;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
< br>也是大脑直接出现其含义随之用口、
笔表达出来,
同样不
借助另一种语言。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在听到、看到一个英文单词的时候,大脑对这个词
的
理解过程可能有两种情况,即直接理解(英语思维)和借助于汉语翻译而
理解(汉语思维)。具体说,用英语思维直接理解过程是:英语词汇
-
含
义
-
理解;
而汉语思维的理解过程是:
英语词汇
-
汉语对应词汇
-
含义
-
理解。
可见,汉语思维的过程中比英语思维多了一个在脑中出
现汉语对应词汇的
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翻译过程,或者就是我们所说的“心译”
。
而在这个“心译”过程一方面减慢了听着的反应速度,另一方面也引入了
汉语思维,直接为中式英语的产生种下了
“毒瘤”。
2.2
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p>
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重点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及其不同
表达方式,
才能使交际有效
如:
Jack is a green
”
指的是
“凶恶的人”
,
而“亚洲四小龙”被译
为“
four tigers
”。
2.3
语言习惯的不同
在校园中,
这些现象并不陌生。
学生与外籍教师见面
:
“
Have you
.
”
p>
短短几句话就不符合英美人打电话的习惯。这些口头上的中式英语是否只
是一个
语言习惯问题?归根结
底是英语学习者用汉语思维模式来取代英
语思维模式,往往会逐字理解、对释,这种一一
对应的错误模式违反了英
语表达规律。
如:
[
误
]
Today is very close.
(今天天气很闷)英语语法中表示天气时<
/p>
间和距离,常用
it
做主语。
[
正
]
It is
very close today.
又如:
[
误
]
Sorry
:
I forget my dictionary at
”等等,没有按照英语
语法规则,生套汉语语法规则。
3.2.2
用词不当
例如:事故就发生在公园外。
中式表达:
The accident was
the dining
the dining
sitting there
your father?
p>
”,他一定很不高兴,但如果将
old
改为
edly
,情况就大不一
样。因为
p>
old
有“老而无用”的意思,而
eldl
y
则有“年长受尊敬”之意。
3.3
句子结构不当
英语和汉语的句子结构
差异颇大,英语是主语
+
谓语的结构,而汉语
< br>是话题
+
说明的结构。汉语中无主语或无动词的句子比比
皆是,而英语句
子的主语和动词不可或缺。汉语句子倾向于头大尾小的“狮子型”,而英
语句子则是前短后长的“孔雀开屏型”
如:
I very much
like David Beckham.
其实这种说法还是比较普遍的。
ve
ry
虽说是个副词,但是并不能
像一
般的副词一样,
放在副词前面修饰动词,
所以
< br>very
有自己独特的用法。
这句话正确的写法是:
p>
I like David Beckham very
much.
但是老外更习惯
于说
I am a
of David
Beckham; I am insanely crazy about
a country
where people don’t
speak it is difficult.
这个句子中文句子的结构,显得头重脚轻,地道的说法是:
It
’s difficult to study
English in a non
-English speaking
country.
3.4
时态、单复数及时态不当
汉语属于分
析性语言,其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词汇和语序来表达,并不
存在英语中相对应的时态和单复
数,
词性也主要由词语在句中的位置决定。
因此,时态、单复数
和词性的掌握和运用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难点。
例如:穷人也可以活的很幸福。
[
误
]
A
poor man can also live
can
also live a ’t like meetings, but
I
still wen
t.
[
正
]
Although I don’t like meetings, I still
went
.
3
.避免中式英语的对策
由于母语、文化因素或思维方式的干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
中式英
语是在所难免的。我们要本着客观的态度对待。但是,在教学过程
中要尽可能的避免中式
英语还是可能的,下面提出这样几点对策。
3.1
培养语感
众所周知,英语教学中最重
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要快速提高语
感,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为了避免
学生把汉语的语法、句型
生搬硬套到英语中去,就要注意其模仿能力,而阅读恰恰有助于
模仿。在
选择阅读材料时,应该选择一些符合真实生活的英美作品,可以说这些作
品是了解社会文化背景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
3.2
采用中英对比教学法,有意识地克服中式英语。
教师在讲授语言的同时,应该注意文化差异的对比讲解,运用对比分
析的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汉语和英语的文化差异。教师还要针对生活中的
细枝末节的问题,联系两
种语言的文化习惯、背景、引导学生加以对比,
进行双文化教学。
3.3
注重汉英翻译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