襦裙裁剪纸样

巡山小妖精
952次浏览
2021年02月15日 16:3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长清园博园-

2021年2月15日发(作者:真心话大冒险片尾曲)


襦裙裁剪纸样






这里贴的是襦裙的基本型裁法,其中襦为合身型的交领短襦, 宽度以人的胸围大小为基


准,长度仅过腰部而未及臀(如果是长度到臀部或超过臀部的, 下摆需加宽而成圆弧形,就


不是图(


1


)中的方形下摆了。当然也可以继续采用这种剪裁法,但宽度须以臀围大小为基


准,这样 当襦束在裙内后,上身就会有太多多余的布量)


,裙为围合式半截长裙。






一、襦的裁法






交领襦的常见裁法有两种。因为交 领的缘故,前襟会重叠一部份的布,一片布很难满足






前襟布量的要求,


因此,


这两种常见的裁法都是由两片布来组成一件襦。


一种是后中破开法


(如图



1



所示)


,两片布的缝合线在后背正中。古画中 常见人的衣服后背正中有一道明显


的线,


当是采用了这种裁剪方 法;另一种是前襟补量法,


即两片布的缝合线在右前襟,


这种< /p>


剪裁法的优点是缝合部位被左襟所掩盖,


衣服表面看不出来。


这两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是通


过调整肩袖部斜度来满足前襟重叠部位 所需布量的剪裁方法,


只需要一片布即够,


不需要另

< p>
外再裁开来,但因为我不是很了解这种方法,也就不详说了。





下面要介绍的是后中补量法(这是 我经常用的方法,因为我觉得这种方法要更传统一些)







步骤一 :开剪前首先要掌握以下几个数据:胸围、肩袖长、背长、衣长、袖缘宽、领边宽、


袖口 止口、衣服下摆止口等。






胸围:指衣服的胸围而非人体的胸围。它等于人体的净胸围< /p>


+


衣服松量。把软尺水平状通过


乳峰点的 位置测得人体的净胸围(注意软尺要松紧适度)


,衣服松量由自己喜好决定,一般


来说,松量


4CM~6CM


为紧身型(适合要 求比较紧身的中衣或单穿的襦)



8-10CM


为合体


型(可单穿或里面再加一两件衣服)



14CM


以上算是宽松型,但这是对一般厚度的布料而

< br>言的,


如果是比较厚的冬天布料或者里面准备做夹棉,


还 要在各型的基础上视面料的厚度而


加大松量。


如果不方便量,< /p>


可以参考现代成人女子的净胸围尺寸:


S



76CM



M



82CM



L


88CM



XL



96CM







肩袖长 :从脖子后隆起的那块颈椎(也称后颈点)量至手臂上你所想要做到的袖子位置上。


肩袖 长里面还包含了袖缘的宽度。


长袖可量到手指尖


(如果考虑到汉 服袖长回肘的说法,



以做得更长一些)


,短袖除非想做半臂,否则建议最短只做到小臂中部,因为汉女服的讲究


是不露手,< /p>


现代虽然可放宽些标准,


但太短了也不雅观。

现代参考尺寸


(只到小臂与手掌的


交界处)



S



59CM



M



61.5~63.5 CM



L



6 3~64CM



XL



64.5CM







背长:从后颈点量到腰部最细处。 现代参考尺寸:


S



36.5~37. 5CM



M



38~39.5CM



L


< p>
38~40CM



XL



39CM







衣长:


可 以直接量,


是从后颈点量到腰部以下你所想要的位置上,


但不要 到臀部最宽的地方


(因为这是短襦)


。如果不想量,也可以用背 长加,一般背长加上


5~14CM


都可以。





袖缘宽:随个人喜好自定。至于是否要袖缘,一般来说,窄袖可无缘,大袖须有缘,中袖则


有无缘自定。






领边宽:随个人喜好自定。但注意其宽窄比例要与人的脸型与 身材配合,不可太夸张。


如瘦


小的人则不宜做太宽的领边。






袖口止口:止口(又叫缝份)是用于接合布料的量。如果有袖缘,止口


1 CM


即可,如果无


袖缘,那么要留


2~ 3CM







下摆止口:


2~3CM







步骤二:开格,剪出一块方形的布料或纸样(图(

< p>
2




。如果是比较不容 易变形的布料如棉、


呢等,


可以直接在布料上操作,

< p>
如果是容易变形的布料如雪纺真丝之类,最好先做纸样。开


格的大小为:长


=1/4


胸围


+


肩袖长


-


袖缘宽


+

< br>袖口止口;宽


=


(衣长


+


下摆止口)×


2





开格后在布料(纸样)上画出以下几条辅助线,辅助线的位置 如图(


2



,说明如下:






肩袖线:是襦前后部分的中分线(或者说对折线)






1/4


胸围线:这条线可确定后背正中的位置






1/2


胸围线:这条线确定衣服的宽度






背长线:确定腰的位置






胸围线:这条线通过胸部但并非通 过乳峰点,


可表示袖窿


(袖子与衣身的交界线)


深度的位


置,距肩袖线的垂直距离为:净胸围


/6+7 CM




步骤三:画出衣身与袖子下 方的线、后中线、领口线、左前襟线(图(


3









衣身与袖子下方的线:如图所示。 袖子下方的线与衣身的交界处宜在胸围线与背长线之间,


如果在胸围线之上,则袖窿过窄 ,如在背长线之下,则袖窿过宽。这条线决定袖子的形状,


图中仅为示范,


至于是窄袖还是大袖、琵琶袖、直袖之类的,


由个人选取的款式决定这条线< /p>


的画法。须注意的是袖口下方最好是直角,以方便袖子前后片的拼接。





后中线:后背正中的线。把图


2


中的辅助线变为实线即可。






领口线:画法如图。


AB


长度

< br>=


后领横


+


(领边宽

< p>
-N



+M


,其中后领横


=1/4


颈围


=


净胸围


/20+2.9CM



M


为领边离脖子的宽度,


M


越大领口越大;< /p>


N


的大小为


0CM~

领缘的宽度,在


M



0

< p>
的前提下,它决定着领边的角度,理论上,当


N



0


时,领边刚好到颈侧,当


N



于领边的宽度时,领边则立起来包住颈部。但是,

AB


长度


<1/2


大肩宽(大肩宽 是左右肩峰


点的长度,测量时要通过后颈点)


。后领深


=1/3


后领横。






领口线与后中线的交界处须为直角 ,然后画圆顺的弧线经


B


点到


C


点。图中


C


点为胸围线


到背长线间的左边线上的任一点,


但最高不能超过袖子下方的线与衣身的交界点,


最低不宜


低于背长线。


B

< br>点到


C


点的弧线弧度不能太大,弧度最大处离

< p>
BC


的直线最好不要超过


1~1.5CM


。注意一整条线都要圆顺流畅。






左前襟线:在

BC


弧线上作垂直线到下摆线上,垂直线离最左边线的距离约为

2~6CM


(如


果距离太大,


两侧 的衣缝会被拉得变形,


如果太小,


就不能靠衣襟的系带来调节领 口的大小


与衣身的松紧)





步骤四:把布料(纸样)沿肩袖线对折,画出袖子下方与衣身 的止口(


1CM



(如图(

< p>
4





然后把袖子下方线与衣身线剪出来(图中阴影部分的外侧线)





步骤五:剪出衣片。把对折的布料 (纸样)打开,画出后中线、领口线与左前襟线的止口



1CM



,然后沿止口线外侧剪开(如图(


5



。图中箭头表示与布料边沿平行的经纱方向。



长清园博园-


长清园博园-


长清园博园-


长清园博园-


长清园博园-


长清园博园-


长清园博园-


长清园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