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俗语

绝世美人儿
987次浏览
2021年02月15日 16:5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雷润民-

2021年2月15日发(作者:心理教育)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


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


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


“约定俗成”这一成


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 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


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


因小失大




甲、


你走你的阳关道;


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


分道扬镳




甲、


前怕狼,


后怕虎




乙、


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 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


练为特色。


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


长短不一,


运用时可以变通;


成语多为四个 字的稳定结构,


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 语多用作书面语,


文字上趋向典雅。


从这一比较中,

< p>
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


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

< br>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

< p>
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


成语


虽然以精练为特色,


但也不排除形象。


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


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

以上的字组成的;


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


但也有少量是由 四个字组成的。


俗语虽然多为口


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 至哲学、


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


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


高,


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


这样,


俗语跟成语,


就可能互相渗透,


存在着交错 现象。


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


个 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


字,俗语→ 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


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 辞典、成语


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 化,并同


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11


一网打尽满河鱼←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


就有可 能转化为成语;


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


就有可能转化为俗 语。


俗语转化为成语,


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

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


(参见 下文歇


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 长处。俗


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 br>有


些图书把俗语、


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 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


但二者并


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 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白酒红人面,


黄金黑世心

< p>



②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


个人的< /p>


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


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


坏;


女人变坏就有钱





11


人心齐,


泰山移





12


咬人 的狗是不露牙的





13


只要功夫深,


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


寓有思想意义 。但仔细区分,


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


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 方面的,


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


常出自名人名著;而 谚语


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

< p>
,它出自人民群众


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 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


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 p>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雷润民-


雷润民-


雷润民-


雷润民-


雷润民-


雷润民-


雷润民-


雷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