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坏了英文-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 br>1
、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p>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
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
=
加数
+
加数
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
=
被减数—减数
减数
=
被减数
—
差
被减数
=
减数
+
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
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
=
因数×因数
因数
=
积
÷
另一个因数
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因数的运
< br>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没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
=
被除数÷除数
除数
=
被除数÷
商
被除数
=
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
=
(被除数—余数)÷除数
除数
=
(
被除数—余数)÷
商
被除数
=
商×除数
+
余数
余数
p>
=
被除数—商×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有关零的运算:
(
1
)一个数加
0
,仍得原数。
A+0=A
(
< br>2
)一个数减
0
,仍得原数。<
/p>
A-0=A
(
3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
。
A-A=0
(
4
)一个数乘
p>
0
等于
0
。
A
×
0=0
(<
/p>
5
)
0
除以一个
非
0
的数,得
0
。
0
÷
A=0
< br>(
0
不能作除数,
A
不等
于
0
。
)
(
6
)
p>
两个不等于
0
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
p>
1
。
3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
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
法或只有乘、除法,要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运算。
(
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
又有乘、除法,要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
3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
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
算中括号外面的。
)
4
、租船问题
关于“怎样租船最省钱”的解题步骤:
(
1
)算单价,定船型。
(
2
)按单价最便宜的计算所需船条数。
(
3
)如果出现余
数,再考虑租其他船型,尽量调整无空位。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
/p>
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
a+b=b+a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
相加
,
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
(a+b)+c=a+(b+c)
。
(运用加法结合律时,
要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把和是整
十、
整百、
整千……的数结合在一起运算。
)
3
、减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
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
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
a-b-c=a-(b+c)
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用字母表示:
a-b-c=a- c-b
(
去掉小括号后,括号里的“
+
”
变成“
-
”
)
4
、乘法交换律
:
两个数相乘,交换
两个因数的位置
,
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a
×
b=b
×
a
。
5
、乘法结合律
:
< br>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
,
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
p>
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 br>:
(
a
×
b
)×
c=a
×
(b
×
c)
6
< br>、乘法分配律
: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
可以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
相乘
,
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
:
(
a+b
)×
c=a
×
c+b
×
c a
×
(b+c)=a
×
b+a
×
c <
/p>
逆运算:
a
×
b
+a
×
c=a
×
(b+c)
结合律是一种运算,分配律是两种运算。乘法分配律也适用于减法。
p>
(a
-
b)
p>
×
c
=
a
×
c
-
b
×
c a
×
(b-
c)=a
×
b-a
×
< br>c
7
、除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
这个数除以两个
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为
:a
÷
b
÷
c=a
÷
(b
×
c)
(
< br>b
、
c
均不为
< br>0
)
在连除运算中,任意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
a
÷
b
÷
< br>c=a
÷
c
÷
< br>b
(
b
、
< br>c
均不为
0
)
< br>
(去掉小括号后,括号里的“×”变成“÷”
)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
.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
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2
、小数的意义:分母是
10
、
100
、
1000
……的分数可以用
小数来表
示。
3
、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4
p>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
0
.1
、
0.01
、
0.001
……
5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10
。
6
、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
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没
有最低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没有最高位。因此,
没有最大
的小数,也没有最小的小数。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
1
0
。
(最低位的
计数单位是整个数的计
数单位)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的。
7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8
、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
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再读小数点
(小数点读作“点”
)
,最后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小数部分每一个数
位上的数,而且有几个
0
就读几个
0
)
。
9
、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
分是零,九直接写“
0
”
)
,再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
数部分
(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个数位上的数,
而且有几个
0
p>
就写几
个
0
)
p>
。
10
、小
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或去掉“
0
”
,小数的大小不
变。
注意:
小数中间的
“
0
”
不能去掉,
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
“
0
”
不能去
掉。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
应
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根据需要改写小数。要注意:只能在小数的
末尾添上
0
或者去掉
0
,其他数位上的
0
不能动。将整数改写成小数
时,要先
点上小数点,再在末尾添上
0
。
p>
11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
1
)
先比较整数部分,
整数部分大的那
个数就大;
(
2
)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
的那个数就大;
(
3
)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分
位;
(
4
)以此类
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注意
:
比较小数的大小时
,
位数多的小数不一定就大。
12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右扩大,左缩小。
小数点向右移:
移动一位,相当于
把原数乘
10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
0
倍;
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
100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0<
/p>
倍;
移动三位,
相当于把原数乘
1000
,
小数就
扩大到原数的
1000
倍;
……
小数点向左移
移
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
10
,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
100
,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
1000
< br>,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几位,
再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
还是
原数。
13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
大小变化规律的应用:
把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数的
10
倍、
100
倍、
1000
倍……就是把小数点
分别向右移动一
位、两位、三位……。
把一个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
、
……就是把小数点分别向左移
< br>动一位、两位、三位……。
14
、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质量:
1
吨=
1000
千克;
1
千
克=
1000
克
长度:
1
千米=
1000
米
1
分
米
=1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
1
分米
=100
毫米
1
米=
10
分米=
100
厘米=
1000
毫米
面积:
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
平
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千米
=100
< br>公顷
1
公顷
< br>=10000
平方米
人民币:
1
元
=10
角
1
角
=10
分
1
元
=100
分
时间:
1
世纪
=100
年
1
年
=12
月
大月
(31
天
)
有
: 1
、
3
、
5
、
7
、
8
、
10
、
12
月
小月
(30
天
)
的有
: 4
、
< br>6
、
9
、
11
月
平年
2
月
28
天
,
闰年
2
月
29
天
平年全年
365
天
,
闰年全年
366
天
p>
1
日
=24
小时
1
小时
=60
分
1
分
=60
秒
1
小时
=3600
秒
< br>
(
1
)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
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
用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之间的进
率,如果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10
、
1
00
、
1000
……可以直接把小数点
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低级单位
÷进率
高级单位
(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
/p>
2
)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
乘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10
、
100
、
1000
p>
……
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高级单位
×进率
低级单位
(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
注:
把复名数改写成小数
:
复名数中高级单
位的数不动
,
作为小数的整
数部分
p>
;
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
作为小数部
分
,
而且可以通过小数点向左移动来实现。
15
、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
1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省略,
要看十
分位,
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
5
则向前一位进一。
如果小于五
则
舍。
(
2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
部分全部省略,
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
5
小
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
3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
到百分位,就要把第二位小数以后的
部分全部省略,
这时要看小
数的第三位,
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
5
小
则
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
4
)为了读写的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
“万”
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
4
位,即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改写成
“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
8
位即在亿
位的右边点上小数
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注意:带上单位。然后再根据小数的<
/p>
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
(<
/p>
5
)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
0<
/p>
”不能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