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绝世美人儿
721次浏览
2021年02月15日 18:1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家具销售技巧-

2021年2月15日发(作者:杜国富)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

.积累“轩榭、败笔、丘壑、嶙峋、镂空”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 /p>


2


.整体感知内容,概括苏州园林的特征,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



3


.掌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品味 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教学难点: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中国石拱桥》让我 们领略到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从桥上走下来,进


入另一种建筑物


——


园林。


在我国的园林中,


苏州园林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地位,


它是中国


各地 园林的标本。现在,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



二、自主预习。



1


.作者介绍。


叶圣陶(


1894



1984



,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


。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 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


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


20


年代和


30


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


多,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


,童 话集《稻草人》



《古代英雄的石像》


。他原籍江苏苏州


吴县,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2


.背景资料。



叶圣陶先生自小生长在苏州,


他对苏州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特别是与驰名中外


的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9


年初,


香港一家出版社邀请叶圣陶为其出版的


《苏州园林》


图册作序,叶圣陶欣然允诺。序文即此篇(略有删节)< /p>


。后来图册因故未能出版,序文被《百



1


/


7




科知识》所用,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

——


谈苏州园林》




3


.知识链接。



中国四大古典名园: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



苏州四大古典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4


.检查预习。



1


)订正字音



轩榭(


xu


ā


n xiè




池沼(


zh


ǎ


o


< p>


丘壑(





嶙峋(



n xú


n




蔷薇(


qi


á


n

< p>
ɡ



wēi



< br>镂空(



u




斟酌(


zhēn


huó




重峦叠嶂(


zh


à


n


ɡ




屈曲(







鉴赏 (


ji


à


n




栏杆(


l


á


n




相间(


ji


à


n




依傍(


b


à


n


ɡ


)< /p>



单调(


di

< p>
à


o





2


)词语释义。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方法。因,根据。宜,适当。


自出心裁:


独创一格,


与众不同 。


心裁,


心中的设计筹划


(指关于诗文 、


美术、


建筑等的)




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 /p>


败笔:字、诗词、文章、绘画、设计等方面的缺点和疏漏。泛指事情中做得不好的部分。< /p>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阅历: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经历;也指由经历得来的知识。



胸中有丘壑:


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 构思。


丘壑,


山陵与溪谷,


喻指深远的 意境。



俯仰生姿:文中指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 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



嶙峋:枯瘦的样子。



珠光宝气: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镂空: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诸如此类:与这相似的种种事物,表示其他以此类推。诸,众多,凡。此,这,这样。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 br>。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


1


< p>
2



: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点。

< p>



2


/


7




第二部 分(


3



9



: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


10



:总结全文。



2


.从第


1


段中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 /p>


答案示例:


标本。


“标本”的意思是同一 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它表明苏州园林


在我国园林艺术 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 /p>


答案示例:



2


段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贯


穿全文的中心,也是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4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 br>答案示例: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


先总括苏州 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



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作者先介绍< /p>


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 林的特点,


即“务必使游览


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完美的图画”。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


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 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 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


.第


2


段中四个“讲究”的次序能不能调换 ?为什么?



答案示例:不能调换。四个“讲究”构成排比,一 气呵成,说明设计者和匠师们为达到其


“一致追求”,


是如何设 计园林的,


是总括为了实现园林“图画美”的目的,


设计者在设 计时


遵循的总原则。


它们的次序不能任意颠倒,


因为前后有着从主体到“配合”到“映衬”,


并由


近而 远的关系。它们的次序也关系到下文段与段之间的排列。随意颠倒会使文章条理不清晰,


影响表达效果。



2


.苏州园林追求完 美的图画效果,除了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哪些细节?



答 案示例:


苏州园林追求“图画美”,


除了第三至六自然段讲到的 四个“讲究”外,


还注


意了园林中各个角落的设计搭配,门和窗 的设计雕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色彩搭配等。



3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


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



答案示例:


①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


不是美术画,< /p>


而园林是美术画,


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


是不讲究对称的。



②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


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


这是不足取的。




3


/


7



家具销售技巧-


家具销售技巧-


家具销售技巧-


家具销售技巧-


家具销售技巧-


家具销售技巧-


家具销售技巧-


家具销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