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 分数除法教案
带盐-
第三单元
分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1
、倒数的认识
2
、分数除法
3
、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
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倒数的认识;分数除法和
分数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内
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解决问题。
三维目标
:
知识和技能:
1
、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
、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
计算。
3
、使学生能够用方程或算
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
这个数”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
应用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p>
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
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
受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法和学法:
练习法、自主探索,合作探索
教学重点、难点: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
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并会分数除法解决相关的问题。掌握分
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
则的推导。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工作总
量用单位“
1
”表示及工作效率所表示的含义。
授课时数:
12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课题
倒数的认识
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类推
等数学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总结
与
技能
出求倒数的方法
教
学
目
标
过程
与
通过互助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
方法
情感
态度
通过自行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与价
值观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法与
观察、研究、类推、比较等方法进行教学
学
法
教学准备
课件
及手段
教学内容:
28
页倒数的认识;
29
页练习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课件出示。找一找下面文字的构成规律。学生分组交流,找出文字的构
成规律。
2
、按照上面的规律填数。
5
()
()
()
—
2
—
1
—
8
p>
()
3
()
2
p>
()
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
样的数
——
倒数。
二、教学实施
1
、师:关于倒数,你想知道什么?
2
、学习倒数的含义。
(
1
)学生观察教材第
28
页主题图。
(
2
)学生根据所举的例子进行思考,还可以与老师共同探讨
。
(
3<
/p>
)学生反馈,老师板书。
学生可能发现:
①每组中的两个数相
乘的积是
1
。
②每组中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互相颠倒。
③每组中两个数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
4
)举例验证。
< br>(
5
)学生辩论:看谁说得对。
(
6
)归纳:乘积是
< br>1
的两个数会为倒数。
3
p>
、特殊数:
0
和
1
。板书:
0
没有倒数,
1
的倒数是它本身。
4
、求倒数的方法。
(
1
)出示例
1.
(
2
)归纳方法:你是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的?
板书: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5
、反馈练习。
(
1
)完成教材第
28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老师巡视。
<
/p>
(
2
)完成教材第
29
页练习六的第
1-5
题。
三、课堂作业设计
1
p>
、找一找下列各数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2
4
3
1
7
1
7
11
0
3
6
1
6
8
8<
/p>
6
7
4
7
2
2
、填空。
p>
(
1
)
4
的倒数是(
)
,
(
)的倒数是
7
。
3
6
(
2
)
10<
/p>
的倒数是(
)
,
(
)的倒数是
1
。
1
(
3
)
的倒数是(
)
,
(
)没有倒数。
2
倒数的认识
倒数的意义:乘积为
p>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板书设计
0
没有倒数,
1
的倒数是
1
。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教学课题
分数除以整数
知识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借助已
有的经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掌
与
技能
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教
学
目
标
过程
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和探
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
与
方法
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形成计算技能。
情感
态度
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转化的美妙与魅力。
与价
值观
教学重点
1
、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2
、分数除以整数的算法的探究。
p>
教学难点
分数除以整数的算法的探究。
教法与
学
法
教学准备
课件
及手段
教学内容:
30
页例题
1
,做一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购物吗?(去过)你去买了一些什么东西呢?
你有没
有过相同的东西买几件的时候?能不能举个例?
(指名让学生举例并
用算式表示求该例的总价)
二、新知探究: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1
、出示例
1
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看图观察图意,指
名口答图意和应该
怎样列式。
2
、
(学生
独立思考,口答问题和列式)
3
、<
/p>
(引导学生将整数乘除法应用题改变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p>
4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整数乘除法的问题和改写后的问题,分析得出
整
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联系以及分数除法的意义。
5
、
练习:
(巩固加深对
意义的理解)
课本
28
页做一做。
p>
学生独立练习,
订正时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填。
< br>
(二)
、分数除以整数
1
、小组学习活动:
4
活动⑴把这张纸的
平均分成
2
份
,
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
5
4
活动⑵把这张纸的
平均
分成
3
份
,
每
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
5
几
? <
/p>
[
活动要求
]
先
独立动手操作
,
再在组内交流:通过折纸操作和计算,你
发现了什么规律?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2
、汇报学习结果:
4
1
活动
1
< br>学生甲:把
平均分成
2
份,就是把
4
个
<
/p>
平均分成
2
份,
5
5
1
2
4<
/p>
2
1
份就是
2<
/p>
个
,就是
;用算式表示是:
÷
2=
(
4
÷
2
)
/5=
5
5
p>
5
5
4
4
1
4
1
学生乙:把
p>
平均分成
2
份,
每份就是
的
,就是
×
;用算式表示
5
5
2
5
2
4
1
4
2
是:
×
=
=
;
<
/p>
5
2
10
5
p>
4
学生丙:我发现了计算
÷
2
时,可以用分子
4
÷
2
作分子,分母不变;
5
学生丁:我发现分数除以整数可能转化成乘法来计算,
也就是乘以这个整
数的倒数;
活动<
/p>
2
:学生甲:
4
要平均分成
3
份,不能直接分,我先找出
4
和
3
的最
4
小公倍数
12
,
把
4
分成
12
份,再把
12
份平均分成
3
份,算式可以用
÷
5
3
表示,
4
不能够被
3
整除,这道题我不知道怎样计算;
< br>
4
学生乙:我的分法与前面的同学相同,不同的是:我
在计算
÷
3
时,我把
5
4
4
1
p>
4
4
1
÷
3
转化成
×
来计算,因为,把
平均分成
3
份,就是求
的
是
5
p>
5
3
5
5
3
多少。
讨论:
1
、
从折纸实验和计算来看,你发现计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
2
、整数可以为
0
吗?
小结并板书:分数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
数。
三、巩固与提高
3
、把
平均
分成
4
份,每份是多少;什么数乘
6<
/p>
等于
?
5
20
1<
/p>
1
4
、如果
a<
/p>
是一个不等于
0
的自然数,
÷
a
等于多少?
÷
3
等于多少?你
3<
/p>
a
能用一个具体的数检验上面的结果吗?
四、全课小结。
1
< br>、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
、分数除以整数的规律是怎样的?
3
、这节课,你还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
分数除以整数
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
3
3
教学反思
第
3
课时
教学课题
个数除以分数(一)
知识
与
正确迅速地计算分数除法。
技能
教
学
目
标
过程
<
/p>
通过画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能
运
与
方法
用法则。
情感
态度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探索知识,从而获得知识,体验
与价
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值观
教学重点
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法与
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识。
学
法
教学准备
课件
及手段
教学内容:
31
页例题
2
,
32
< br>页做一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5
< br>40
1
、计算:
÷
10
÷
3
÷
20
÷
26
6
5
16
39
(说一说,你在计算中如何尽量避免错误的产生?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2
、胜利路长
1000<
/p>
米,东东走完全程用了
20
分钟,东东平
均每分钟行多少
米?
(独立解答并且说明解题依据)
1<
/p>
3
、
小时有(
)个
小时,
1
小时有(
)个
小时。
3
3
3
二、新
知探究:
2
5
5
1
、教学例
2
:小明
小时走了
2km
,小红
p>
小时走了
km
,谁走得快些?
3
12
6
2
< br>1
5
3
师:已知什么?
生:已知小明和小红各自的时间和对应的路程。
师:问题求什么?
生:求谁走的快些。
师:求谁走得快些?就是比较什么?
生:就是比较谁的速度快。
师:你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吗?
2<
/p>
5
5
生:
2
p>
÷
÷
3
6
12<
/p>
2
、除数是分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
:
1
p>
2
1
师:
里有几个
?
小时走了
2
km
,能不能求出
小时走多少千米?
3
3
3
3
2
1
1
1
生:
里有
2
个
,
求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可以用
2 km
÷<
/p>
2
,
也就是
2k
m
×
;
3<
/p>
3
3
2
师:
p>
2 km
÷
2
得到
的
1km,
有什么具体的含义?是线段图上的哪一段?
生:略
1
师:
1
小时里有几个
小时,能求
1
小时行多少千米了吗?<
/p>
3
2
1
3
生:
2
×
×
3=2
×
=3
km
。
2
2
2
1
3
p>
2
3
指导学生观察:
2
÷
=2
×
×
3=2
×
=3
(提示:观察
2
÷
=2
×
这一步)
3
2
2
3
2
师:这儿把除法转化成什么运算来计算?除以
=
?
p>
3
生:把除法转化为法来计算,除以
p>
等于乘以
。
3<
/p>
2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有语言叙述、用字母表示等都行,只要是正确的都肯定学生的结论
)
师:请你观察上面和算式,怎样把除法转化成为乘法来进行
计算?你能说出
转化的要点吗?
生:
1
、被除数没有变化;
2
、除号变乘号;
3
、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
3
、学生独立计算
÷
订正并板书
:
6
12
5
5
2
3
2
4
、
让学生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检验后作答。
三、巩固与提高:
1
、
32
页做一做第
1
题和第
2
题的后两个小题。
(做完
1
题后,让学生把每个算
式完整地读一遍,然后再完成第
2
题,第二
题要求学生要写出计算过程。
)
四、师生共同小结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计算题”
2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除以不等于
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4
课时
教学课题
分数除法的练习
知识
与
<
/p>
在理解分数除法算理的基础上
,
正确熟练
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技能
过程
与
<
/p>
运用所学的分数除法的知识
,
解决相应的
实际问题。
方法
教
学
目
标
情感
态度
培养学生细心做题的习惯。
与价
值观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教法与
学
法
教学准备
课件
及手段
教学内容:
练习七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练习:
1
、计算:
22
⑴
÷
2
;
÷
4
;
p>
÷
3
;
÷
5
;
÷
2
3
9<
/p>
3
11
33
⑵<
/p>
÷
2
;
÷
26
;
÷
51
;
÷
7
;
÷
4
<
/p>
10
24
21
9
19
3
23
7
8
12
2
8<
/p>
2
5
(
学生独立
计算
,
教师巡视指导
,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
2
、通过计算下面的题
,
请你想一想
,
除数是整数和除数是分数的除法在计算
上有什么相同
的地方
?
引导学生小结:除以一个
不等于
0
的数
,
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二
深入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
比较它们的计算方法
.
5
2
5
2
5
2
5
2
+
-
×
÷
6
3
p>
6
3
6
3
6
3
2、
(
让学生计算后分组讨论: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
请你把你发现的规律完整地
讲
给大家听听。
)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如下板书:
一个数除以小于
1
的数,商大于被除数;
一个数除以
1
,商等于被除数;<
/p>
一个数除以大于
1
的数,商小于被除数。
三、解决问题:练习七第
7
至
8
题。
第
7
题学生独立解答。
第
8
题学生
解答时提示学生需要先统一单位。
小结三道题的共同特点:都
是求一个量里包含多少个另一个量,都用除法
计算。
四、作业练习:
1
< br>、
34
、
35
< br>页第
5
、
9
题。
2
、
一个商
店用塑料袋包装
120
千克水果糖
.<
/p>
如果每袋装
,
千克
,
这些水果
4
< br>糖可以装多少袋
?
1
分数的除法
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小于
1
的数,商大于被除数;
一个数除以
1
,商等于被除数;<
/p>
一个数除以大于
1
的数,商小于被除数
教学反思
第
5
课时
教学课
题
分数
除法
混合运算
知识
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的过程,
理解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
与
技能
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教
学
目
标
过程
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
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
与
方法
较、分析能力。
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
情感
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态度
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
与价
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
算,体验简
值观
便运算的优越性。
使学生在理解运算
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
析能力。
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
析能力。
教学重
点
教学难
点
教法与
讲授法、练习法。
学
法
<
/p>
教学准
备及手
课件
段
教学内容:
33
页例题
3
,做一做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
、填空:
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等于(
)
。
2
、口算:
5
5
2
1
1<
/p>
2
÷
3
;
×
2
;
—
;
÷
p>
6
6
5
5
4
3
2
1
1
2
÷
3
;
3
÷
;
+
;
6
×
3
3
3
p>
2
3
2
3
、标明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720
÷
2+[50
×(
25
+47
)
]
[11
78
—
12
×(
84+5
)
]
÷
5
4
、小红用
8
米长的彩带做一些花,如果每朵花用
2/3
米彩带,小红能做
多少朵花?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
、出示
例
3
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1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
、说一说,你想怎样求?
3
、学生列式:
4
p>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道题目中有哪几种运算?
师: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5
、学生独立计算,师巡视指导并作订正。
p>
6
、
交流算法,理解顺序
< br>
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
说说运算顺序。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
计算中,应该注意
什么?
三
练习
页做一做
2.
练习七
17
题
四、全课总结:
1
、说一说,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有什
么发现吗?有什么想要告诉老师和同学
的吗?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 br>
分数除法混合运算
1
3
×
3=
(片)
2
2
1
2
p>
12
÷
=12
×<
/p>
=24
(次)
2
1
3
2
12
÷
=12
×
=
8
(天)
2
3
24
÷
3=8
(天)
板书设计
1
1
例
3
、
12
÷(
×
3
)
12
÷
÷
3
2
2
2
1
p>
=12
×
=12
×
2
×
3
3
=8
=8
教学反思
第
6
课时
教学课题
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知识
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
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两、
三步计算
与
技能
的分数四则运算式题,提高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
教
学
目
标
过程
联系生活实际,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运用分数
与
方法
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
态度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与价
值观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
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法与
讲授法、练习法。
学
法
教学准备
课件
及手段
教学内容:
练习七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
、判断正误:
3
5
①
÷
5=
×
5
(
)
p>
5
3
1
②
4
分米的
等于
5
分米的
。
(
)
p>
5
4
③两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p>
(
)
2
、
1
学生计算后订正时,
着重评讲第
5
小题至第
7<
/p>
小题的解法,
第
5
、
6
小题让
学生说一说写出计算过程
前是怎样想的,即和是怎样处理的?第
7
小题可
以分步计算也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3
、
p>
订正时让学生说明解题依据。
第四小题目可以在等号两边先乘以
p>
4
再乘
,
3
也可以一次同乘
4
与
的积。
3
二、深入练习:
1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一根绳子剪去
3
米正好是
,这根绳子原来的长度是多少米?(
)
3
A
1
B
9
C
3
4
②与
1
2
÷
相等的式子是:
(
)
5
A、12÷5×4
B、12÷4×5
C、12×0
.
4
2
、
1
2
2
p>
(此题中的
60
瓦是没有用的条件,
可能会影响少数学生的正确列式,
这里
在学生
审题之后指名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列式中不需
要这个条件。
)
3、
2
(让学生先计算,
再比较
——
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弄清楚:
其原因是
3
1
2
3
1
的倒数与
p>
的积正好是
1
。
也就是除以
、
再乘上
,实际效果相当于
2
3
4
2
除以或乘上
1
。
)
三、自主练习:
1
、
p>
2
、
一根绳子每次剪去它的
,
一共剪了
4
次,
最后下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