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校本课程教材
一眼瞬间-
足
球
校
p>
本
课
程
教
材
南京市梅山第二中学
二〇一七年六月
基础知识
一、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足球运动
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
源远流长。
经历了古代足球游戏和现代
足球运动两大
历史阶段。
中国古代把
脚踢球叫“蹴鞠”
。在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文字记载中,
当时的
足球就叫“蹴鞠”
,蹴就是踢的意思,鞠就是球。当时的球是用皮
子做的,里面装有毛发之类的东西,用来进行踢球游戏。蹴鞠活动在我国
经历了汉、唐
、宋、元、明、清多个朝代。
蹴
鞠
在西方,公元
10
世纪以后,法国、意大利、英国等一些国家有了足球游戏。到
< br>15
世纪
末有了“足球”之称,后逐渐发展成现代的足球
运动。
1863
年
10
月
26
日,英国的
11
个足
球俱乐部在伦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运动组织——英国足球协
会,并统一了足球规则,
人们称这一天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从
1900
年的第
2
届奥运会开始,足<
/p>
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但它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
19
04
年
5
月
2
1
日,国际足联在巴黎成立。
1930
年起,每
4
年举办一次世界足球锦
标赛
(又称世界杯足球赛)
,比赛取消了对职业运动员的限制。现代足球
运动是世界上开展得最广泛、
影响最大的运动项目,
有人称
它为
“世界第
一运动”
、
“运动之王”
,深受人们喜爱。
足
球
二、足球运动的特点
足球运动是以脚
支配球为主,
两个队在同一场地内进行攻守的体育运动项目。
它
是世界
上最受人们喜爱、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足球运动的主要特点是
:
(一)参加比赛的人数多、集体性强
足球比赛由两队共
22
人参加,
每队有
11
名队员。
场上的
< br>11
人思想统一,
行动要一致,
攻则全动,
守则全防,整体参战的意识要强。
只有形成整体的攻
守,才能取得比赛的主动权
及良好的比赛结果。
(二)争夺激烈,对抗性强
足球运动
是一项竞争激烈的对抗性项目,
比赛中双方为争夺控制权,
达到
将球攻进对方
球门,
而又不让球进入本方球门的目的,
展开短兵相接的争斗,
尤其是在两个罚球区附近时
间、空间的争夺更是异常凶猛,
扣人心弦。一场高水平的比赛,双方因争夺和冲撞倒地
次数
多达
200
次以上,可见对抗之激
烈。
(三)比赛场地大、时间长、运动负荷大、技战术复杂、难度大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要在近
8000
平
方米的场上奔跑
90
分钟,跑动距离少则
6000
米,
多则
10000
米以上,
而且还要伴随完成上百个有球和无球的技术动作,
因而运动员的能量消
耗是很大的。足球运动在技术上种类繁多、战术上变幻
莫测,
比赛中运用技、战术时要受对
方直接的干扰、限制和抵抗
。技、战术是依临场中具体情况而灵活机动地加以运用和发挥。
(四)
趣味浓厚,容易开展
除正规比赛外,
场地和球门可大可小,
参加比赛的人数可多可少,
足球竞赛规则比较简
练,
器材设备要求也不高,
p>
而且不受季节和气候变化影响。
因而是全民健身中一项十分易于
p>
开展的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
1
三、足球运动的锻炼价值
:
足球对促进身心发展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全面发展人的身体素质,提高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增强人的体质
足球运动是全面锻炼和健全体魄的良好手段,
是全民健身活
动中一项行之有效的体育运
动项目。经常从事足球运动,可以提高人们的力量、速度、灵
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
并能使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得到改善,
尤其能增强人体的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
功能,
从而促进人体的健康。
(二)能改善人的心理素质
通过参加
足球运动的比赛,能提高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改善人的
心理素质,
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能培养人的优良品质
经常从事
足球运动,
不仅对自身良好性格的形成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且
还可以培养人
的意志、自制力、责任感及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
、团结协作、密
切配合、集体荣誉感、守纪律等思想品德。
2
基本技术
一、脚内侧踢球:
踢定位球时,直线
助跑,支撑脚踏在球的侧后方
15
厘米处,膝关节微屈,踢球腿
以髋
关节为轴向后向前摆动。在前摆过程中膝盖外转,踢球脚内侧与出球方向约成
90
°,脚尖
稍翘起,小腿加速前摆,脚掌与
地面平行,脚腕用力绷紧,用脚内侧部位踢球的后中部。
脚内侧向前踢球
脚内侧踢球
脚内侧踢球练习
二、脚内侧停地滚球:
接地滚球时,
支撑脚正对来球方向,膝稍屈。当触球时,接球脚向前下轻压,将球接于
身前。
来球力最大时,接球脚可稍后撤,
以缓冲来球力量将球接在脚下。脚内侧
切压停球的
要领,
是当球运行到支撑脚的侧后方或前侧方时。<
/p>
停球脚以脚内侧切压球的后上部,
同时稍
压膝。
脚内侧停球
3
脚内侧切压停球
脚内侧传球、停球练习
三、脚内侧踢空中球:
大腿在踢球前先抬起,
小腿拖在后面,
脚内侧对正
出球方向,
利用小腿的摆动平敲球的
中部。如果踢出地球或高球
,可踢球的中上部或中下部。
脚内侧踢空中球
4
脚内侧踢空中球练习
四、脚内侧停空中球:
根据来球的高
度,将停球脚举起,脚内侧对准来球路线,脚与球接触的刹那开始后撤。
在后撤过程中用
脚内侧接触球,
把球控制在衔接下一动作需要的位置上。
脚内侧
停反弹球时,
支撑脚踏在球的落点的侧前方.
膝关节弯曲,
p>
上体稍前倾并向停球脚方向微转,
同时停球脚
提起并放松,
用脚内侧对准球的反弹路线。
当球落地反弹刚离
地时,
用脚内侧触球的中上部。
脚内侧停空中球
脚内侧停反弹球
脚内侧停空中球
最早的著名球星
p>
宋代,踢球的艺人们组织了自己的团体,称为“圆社”
,专门推广蹴
鞠活动
和比赛。北宋时期的高俅就出身于圆社,王明清的《挥尘后录》记载,高俅球技<
/p>
高超,
因陪侍宋徽宗踢球,
被提拔当了殿
前都指挥使,
这要算是最早的著名球星
5
之一了。
宋人刘
邠
的《中山诗话》则记载了另一个因踢球而扬名的人,
秀才柳三复球
技出众,
他知道宰相丁谓喜欢踢球,
为了升官,
他天天等候在宰相府球场的围墙
外,
p>
有一天终于等到球飞出了墙外,
柳三复捡起球以还球为名进了相府,
在拜见
丁谓时,他把球抛在空中,一面跪拜,一面用头、肩膀、
后背等部位巅球,球一
直未落地,丁谓见此大悦,给了柳三复一个官职。
从春秋时期到元明时代,蹴鞠经历了发展到高潮的过程,但到了清代,这项<
/p>
活动却走入了衰落。
1863
年,现代足
球运动在英国诞生,揭开了足球发展的又
一历史篇章。
五、脚背内侧踢定位球:
沿着与球成
45
°角的斜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
的侧后方约两脚处,膝弯曲,以脚掌外
侧着地支撑体重,上体稍向支撑脚一侧倾斜,踢球
脚自然后摆。踢球时,以大腿带动小腿,
呈弧形迅速前摆,脚稍内外转,脚面绷直,脚趾
扣紧,脚尖斜指前下方,以脚背内侧触球的
后中部。踢球后,腿随球摆出。
脚背内侧踢定位球
脚背内侧踢球
脚背内侧踢球练习
六、脚背内侧踢弧线球:
用脚背的内
侧踢球的后外侧部位。
摆腿的方向不通过球的中心。
在踢球的一
刹那,
踝关
节用力向里转并上翘,使球成侧旋向沿一定的弧线运
行。
6
脚背内
侧踢弧线
脚背内侧踢球、踢弧线球练习
七、脚背正面踢球:
直线助跑,
p>
支撑脚踏在与球平行和距球—脚左右的侧方,
踢球的脚尖正对出球方
向,
膝
稍屈;同时踢球腿向后摆起,膝弯曲。踢球腿前摆时,要
用大腿带动小腿。当大腿前摆至垂
直地面位置时,小腿加速前摆。在脚触球刹那,脚背绷
直,并稍收腹,以正脚背部位触球的
后中部。踢球后,身体要有随前动作,并跨出—两步
。
脚背正面踢定位球
脚背正面踢球
八、脚背正面踢空中球:
脚背正面踢球练习
首先要判断好球的
运行路线和确定好踢球点,
并使身体侧对出球方向,
支撑脚跨上
一步,
脚尖指向出球方向,
上体向支撑脚一侧倾斜,
踢球脚的大腿高抬接近与地面平行。
然后以大
腿带
动小腿急速向出球方向挥摆,
用脚背正面踢球的后中部,
在摆腿
踢球的过程中身体随之
向出球方向扭转。踢球的刹那,两眼要始终注视球,身体正对出球
方向。踢球后,面对出球
方向跨出一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