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成语故事
苏步青故居-
安全成语故事
收藏贴】成语故事里的安全哲理,安全人,你值得拥有
成语,
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
有固定
的结构形式和固定
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
成语源于生活,
反映生活,不少成语
都折射出
诸多的人生哲理。
安全,<
/p>
是人们自古以来最基本的需求,因此,
不少成语中都蕴藏着安全哲
理,表达了古人的
安全观念。
这些成语对于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
作很有启迪,
小编加以积累整理,
供大家借鉴。
抱薪救火
文字出处:
《史记
•
魏世家》:
“
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
成语释义:
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
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安全哲理:
这就
要求我们除了增强安全意识方面加强教育之外,
在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方面
也要加强培训与教育,
使全体职工掌握本质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
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增强
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
百密一疏
文字出处:
清
•
魏源《庸易通义》:
“
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
知新为致知,而
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百密一疏。
”<
/p>
成语释义:
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
了一点疏忽。
安全哲理:
安全生产工
作,来不得半点疏忽,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
海
因里
希法则
”
就是最好的诠释。
避坑落井
文字出
处:
《晋书
•
褚翜传》:
“
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
”
成语释义:
从坑边上躲开,缺落进了井里。
比喻躲开了一害,又遭一害。
安全哲理:
安全防范工作要抓在前头,
坐到防范于未然,不能等到事故临头、危险出现了才
p>
手忙搅乱,顾此失彼。不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老是被动应付,就难免避坑落井。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文字出处:
《礼记
•
经解》:
“
《易》曰:
„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释义:
错误
;
谬差错。开头是错了一点点,最后的结果就会酿成很大的错误。
安全哲理:
疏忽大意、马虎粗心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不少震撼人
心的重大恶性事故,
开始时
都只是由于某一个人的一个小小的疏
忽所引起的。
要确保安全,
就要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抓
起,来不得半点草率和大意。所以,有不少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由很不在意的
< br>“
一点点
”
,
< br>其教训尤为深刻。
长治久安
文字出处:
[
东汉
]
班固《汉书
·
贾谊传》:
“
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
成语释义:
治:太平。形容国家、社会长期安定、
太平。
安全哲理:
实现久安的关键在
长治:长治才能久安。这不仅是治国的策略,
也是安全生产工
作
最重要的方法,安全工作要天天讲、天天抓,必须常抓不懈,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因此,
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知识、业务技能的学习,提高认识事故、处
理事故和预防事故的能力,自觉抵制和克服违章行为,努力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
朝过夕改
文字出处:
《汉书
•
瞿方进传》:
“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
成语释义:
早上的过错,晚上就改掉了。形容改正错误迅速。
安全哲理: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隐患,
要及时整改。
千万不要等到出了事故以后才引起重
视,存在侥
幸心理,
不出事故则得过且过。改正个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良习惯同样如此,一
经批评指出,应立即狠下决心改正。朝过夕改,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文字出
处:
北齐
•
杜弼《檄梁文》:
“
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木林
;
< br>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成语
释义:
殃:灾祸
;
池:护城河。城门着
了火,人们到护城河里打水救火,水干了,鱼也
就死了。比喻无缘无故受连累。
安全哲理:
一个人的不慎,往往会给他人造成
灾难性的后果
;
一个人除了事故,收到损失的
< br>不仅是某一个人。因此,搞好安全生产不是一件孤立的事,必须人人关心,胡想督促,真正
做到
“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
,安全为了你、我、他,安全也要靠你、我、
他。
惩一儆百
文字出处:
《汉书
•
< br>尹翁归传》:
“
以一警百。
”<
/p>
成语释义:
惩罚一个人,以警示更多的
人。
安全哲理:
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手
段。
对那些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误时
p>
劳动纪律,玩忽职守,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人,予以必要的处分。造成重大事故,<
/p>
构成犯罪的还应当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这种处罚除了对他本人是一种教育外,
对其他有类似思想、行为的人,也是一种警示。
创巨痛深
文字出处:
《荀子
< br>•
礼论》:
“
创巨者其日久,痛
甚者其愈迟。
”
成语释义:
创:创伤。伤口很大,疼得很厉害。比喻遭受重大的损害。
安全哲理:
常言道
“
上有
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
”
,如果一个人除了事故或遭受不
幸,
就会给一个家庭乃至几个家庭生活蒙上阴影。
安全牵动着万
家心。
每一个人都应当本着对社
会、对人民、对家庭、对自己负
责的精神,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切莫违规操作冒险蛮干,预
防事故的发生。
唇亡齿寒
文字出
处:
语本《左传
·
僖公五年》:
“
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
;
虢亡,虞必从之
……
谚所谓
„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
者,其虞虢之谓也。
”
宋文莹《玉壶清话》
卷六:
“
时虽已下荆楚,孟昶有唇亡齿寒之惧。
”
成语释义: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安全哲理:
安全生产是一种责任,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更是对员工负责、对
企
业负责、对社会负责。每一次事故的警笛,都揪人心弦,每一次惨痛的事故,都给亲人
心头
留下永久的痛,
安全生产牵动人心。
安全生产,
不仅仅关系你自己,
更多的是关系到你我他。
p>
与每个人的生命安危休戚相关。
凡事预则
立
,
不预则废
文字出
处:
《礼记
·
中庸》: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
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
豫,亦作
“
预
”
。
成语释义:
预:事先做好准备
;
废:败坏。做一切事情在事先做好准备就能成功,不这样就
要失
败。
安全哲理:
在布置生产任务、<
/p>
接收生产任务的同时,
对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要有周密的考虑。<
/p>
这样,
就有可能实现控制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
< br>及时发生了意外也能有相应的对策、
不至于
措手不及。<
/p>
“
防患于未然
”“
安不忘危
”
等词亦有此意,不再赘述。
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