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名言警句体现的哲学道理

巡山小妖精
686次浏览
2021年02月16日 01:1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mission是什么意思-

2021年2月16日发(作者:为民造福的意思)



名言警句体现的哲学原理、方法论



第一部分




辩证唯物论部分



1

< br>.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 的,能动的。



3


.气者,理之所依也 :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4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5


.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6


.按图索骥: 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


.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8


.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p>



9


.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 观因素制约,主观主义



10


.天行有 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

有规律的。



11.


不依规矩,不 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 br>12.


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 /p>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

< br>”


给我们的启示是规律具有


客观性,既不能被创造,也不 能被消灭,集中表现在它具有不可违抗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 p>
14.


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 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 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6.


要命令自 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

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7“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人们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评论也会不同。

< br>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



18


恩格斯说:



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 ,都是现实的反映


——


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

< br>”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是


正确的思想意识还是错误的思想 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


意识,意识是人 脑对物质的反映。



19


恩格斯说:< /p>



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 幻想的反映


……”


这句话告


诉我们宗教 观念仍然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

对物质的反映。



20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意思是说 ,宇宙万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天地、阴阳自身矛盾运


动的结果。承认世界是物质的,而 不是意识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古代朴素唯物


主义观点。



21



树欲静而风 不止



这句话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



22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 p>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人们的


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同一客观事 实的评论也会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受到


主观因素的制约。



23


、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规 律。



24


、刻舟求剑:离开运动谈物 质形而上学观点。



25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26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7



“鸿雁出塞 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这首诗体现了 生


物的运动变化是有某种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的,生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28



“月有阴晴 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 p>



29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太阳每天 都是新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几句话形

< p>
象地说明了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 br>30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不是风动,不是嶓动,仁者心动”这两句话都认为世界上

< p>
的事物是运动的,却否认了是物质在运动,是一种典型的离开客观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31



“天地之 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体现了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32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归恨不胜,欲 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这首诗主要蕴涵的哲学道


理 是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 3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



的观点给人的哲学思考是:认识自然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规律首先要


掌握规律。



34

、孔子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主要体现的哲理 是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先要创造一定条件



35


、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36


、郑人买履;做事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终将一事无成。



37


、因势利导:遵循客观事情发展规律办事,利用规律取得成功。< /p>



3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横看成岭 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认识对象的理


解和反映会有差别。




第二部分




唯物辩证法部分


< br>1



《淮南子》中说:



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



这表明了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



这段话说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


部分,要求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3




只见树木,不见 森林





一 叶障目,不见泰山



是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的体现,要求我们 要从整体


上全面把握事物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4




无风不起浪

< p>




虚心使人进步,骄 傲使人落后



体现的哲理是: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 求


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5




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





牵一发而动全身



共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一定条件下,关键 部分的性能对


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 br>6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这两句话都强调了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要


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7


、亚里士多德说:


在任何状态中或在某一状态中的一只手不能算是人的一部分;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


的手,才算是人的一部分,假如是只死手就不算是人的一部分了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部分是整体中


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


8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9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都报



这句话 肯定了事物之间存在着因


果联系,但没有看到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


10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整体居于主导 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认识


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p>



11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体现了 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12




世异同事异,事异则备变。


< p>
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


观点 看问题。



13



自古至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


是变化发展的,这就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4




“< /p>


古歌旧曲请君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刘 禹锡在《杨柳枝词》写道: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


柳枝。



这两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事物是变 化发展的,要开拓创新而不可因循守旧。



< br>15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拔苗助长,苗枯田荒。



给我们的启示是规律具有客观性,既不 能被创造,也


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在它具有不可违抗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



16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


后波



体现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 的观点看问题。



17




“< /p>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br>”


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 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18




士别三日,即更刮 目相待。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用发 展的观点看问题。



19


、董仲舒说: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种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否认


了事物的发 展变化;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0


、 黑格尔说:



在纯粹的光明中,就象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 也看不见。



这体现了矛盾是事物自身


包含的既对立统一的关系。



21


、孟 子说: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从哲学上启示我们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方向转化。


< /p>


22


、老子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所包含的哲理是矛盾双方相 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


化。



2 3


、老子说: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这一段话体现哲 理是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 p>
24


、老子说:



有无相 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段话说明矛盾双方


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25



孔子曰:



爱人者则人爱人,


恶人者则人恶人。



这一思想体现的哲理有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


矛盾的双方是不可 分的;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26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 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


亦易矣;不学,则易 者亦难矣。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 相反的方向转化。



27


< p>


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


< p>
。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


同是根据 《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要坚持主观与客

< br>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8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 敌而取胜者,谓之神。



从哲学观点看,


这段话表明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 p>


29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


< br>这主要说明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


关系。



30




安而不忘危 ,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br>“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些 名


言揭示的共同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31




兵来将挡,火来水挡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体现的哲理是事物包含的 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要求


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


辨。



这表明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33



< br>张冠李戴





良莠不分






不分皂白



的错误在于抹 杀了事物的特点,没有看到事物包含的矛盾具


有各自的特点。



34




世外 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只缘护盾米挝并、它是庸人爱自扰。


< br>此诗的错误在于幻想没有


予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 br>


35



讳疾忌医



的错误在于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告诫 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


对待矛盾的前提。


< /p>


36




最大的 问题,是认为自己没有问题



告诉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 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要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矛盾和掩盖 矛盾。



37


、毛泽东说过:



将来有将来的两点,现在有现在的两点,各人有各人的两点。总之,是 两点而不是一



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38




天苍苍,野茫茫,风 吹草低见牛羊




< br>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br>“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


水共长天一色


告诉我们事物千差万别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 一事物


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3 9


、宋代诗人卢梅坡在《雪梅》中写道: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


梅一段香。

< p>


这首诗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矛盾具有 特殊性。



40


、列宁说:

< p>


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41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解剖麻雀



< p>


抓好


典型


< p>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 导相结合



等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42



“< /p>


吹毛求疵



的错误在于混淆了矛盾的主次 方面,看问题抓不住主流。



43


、< /p>


《孙子兵法》曰: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 寡



,其中包含的哲理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4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p>




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内因是事物 变化发展的根据,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45

< br>、法国文学家福楼拜说:



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砂子, 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


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 /p>


题具体分析。



46



因地制宜


< br>、



因材施教





量体裁衣





对症下药


< p>



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


共同体现的哲学原


理及方法论是: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 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7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人先擒王< /p>



,杜甫这首诗所包含的哲学原理是:主要矛盾

< br>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48




牵牛要牵牛鼻子





好钢用在刀用在刀刃上





打蛇要打七寸



、< /p>



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体现的哲学


原理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


解决主要矛盾。



49




一个篱笆三个 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 p>
荷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



体现的哲理是:虽然主 要矛盾在事


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但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会产 生影响作用,要求我们要学


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50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其 中包含的哲理有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


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51


、< /p>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 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这 句话说明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因此要

< p>
重视量的积累。



52


、 老子说: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 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说明一切事物


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



53




欲速则不达




< p>
少时偷针,长大偷金。



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 论: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


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



54


、我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 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


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 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从哲学上讲,这段话


包含的唯物辩证法哲理是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55




言今日难于前日, 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



对这句话理解是:它揭示了新事物发 展的道路是艰难曲


折的,它不懂得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它看不到新事物 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56




从来凯歌出艰难



体现的哲理是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57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


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矛盾的主次方面在 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


mission是什么意思-


mission是什么意思-


mission是什么意思-


mission是什么意思-


mission是什么意思-


mission是什么意思-


mission是什么意思-


mission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