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原文译文赏析
招聘流程图-
《商山早行》原文译文赏析
《商山早行》原文译文赏析
《商山早行》
唐代: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明驿墙一作:照驿墙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踏上遥遥征途,游子悲
思故乡。
p>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板桥弥漫清霜,
先行客人足迹
行行。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
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
回想昨夜梦见杜陵
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鹅,正嬉戏在
岸边的湖塘里。
注释
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
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
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
847
~
860
)末年离
开长安,经过这里。
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
的铃铛。铎:大铃。
槲(<
/p>
hú
)
: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
。叶子在冬
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
< br>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明:使
……
明艳。枳(
zhǐ
)
:也叫
“
臭橘
”
,一种落叶灌<
/p>
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
用作中
药。驿(
yì
)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
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
艳地开放在驿
站墙边。
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
,古为杜
伯国,
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
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
途经商山。
凫(
fú
)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
/p>
往南飞。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
回塘:岸边弯曲的
'
湖塘。
赏析
<
/p>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
形象,真切
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
晨起动征铎
”
,写早晨旅店中的情景。
“
晨起<
/p>
”
,点题
“
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