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温柔似野鬼°
766次浏览
2021年02月16日 03: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新产品推广-

2021年2月16日发(作者:金融数学专业)



诗歌鉴赏




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诗歌鉴赏




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1)




教学目标:


通过对写景方法与技巧的 掌握,


更好地去完成诗歌的赏析,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


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运用此方法具体去解答诗歌鉴赏题。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本节课



< br>由李白的《蜀道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 转石万壑


雷”导入本节课。




二.考纲解读



能力层级为


E


级,对于古代诗歌来说,该知识点主要鉴赏古 代诗歌的形象



语言表达技巧,


其中表 达技巧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


而以广义考查盛行。


所谓的广义的 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


法抒情方式修辞方法行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所谓狭义的表达技巧,


主要指具体的表现手法。




















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


, 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


表达,


诗 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抒情,


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


写景是诗歌的主要


内容,


鉴赏诗歌的写景就要从诗人写景的方式 入手,


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景物中所寓含的诗人


的情感,今天我们 要学习的内容是表达技巧中景物的描写手法。




三.高考导航



08


(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 /p>


8


分)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周德清(


1277

< br>-


1365



,号挺斋,高安( 今属江西)人。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




(< /p>


1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 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


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 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


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能答出一种修辞方法并能举例说明的,给


1


分;答成“排比”


,并以前四句为例的,可给


1


分。



2< /p>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


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①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 大处、远景;三、四句写江上


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 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


转到天空。②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 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着重


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 br>答出远近顺序的,给


2


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

< p>
的,给


1


分;答出动静角度的,给


2


分。



意思答对即可。



< br>05


卷全国


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 p>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 心万点声。




1


)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槛柱, 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


静。















































2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二句以“水面平”

< p>


“明镜”



“照檐楹” 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


四句用“忽起”



“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


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

< p>
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四.读一读,思一思,温故以求知新





诗歌鉴赏




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2)



四.读一读,思一思,温故以求知新




(一)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







如虚实结合(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 官城”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


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


使人一目了然 ;


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


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


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


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


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虚”与


“实”


,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 、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


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 春水”



“舴艋舟”



“春草萋萋”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


古诗词常借 助具体、


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


或借助想象 或回忆来写现实


的境遇和况味。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 ,


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


虚实结合更能表达 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1


白居易《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 荒园里,尽日无人


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 态。
















2


刘禹 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


过女墙来”


,题为“石头城”


,明显是写“石头 城”


,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


围景物——山、潮 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3


高适《塞上听吹笛》

< br>“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


满天山”


,诗中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

< p>
战士赶着马群归来,


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


在如此 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


不知哪座戍楼里


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 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


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 的花片,


它们四处飘散,


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


此诗抒写战士们


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


,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二)从运用修辞的角度考虑:比喻



对比



夸张



比拟



借代



双关



反问



设问



互文等





4



南柯子



忆旧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 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 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写景时用了那些技巧,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依据?








































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


“十里 青山远”是远景,


“潮平路带沙”是近景;②用了视听结


合的手 法。


前两句诗是视觉的描写,


“数声啼鸟”是听觉的描写。③运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 p>




诗歌鉴赏




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3)



(三)从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衬托



对比



渲染



烘托



引用典故



象征



铺陈



白描




3

新产品推广-


新产品推广-


新产品推广-


新产品推广-


新产品推广-


新产品推广-


新产品推广-


新产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