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鸡和小鸭子》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5
四大皆空是什么意思-
《小公鸡
和小鸭
子》公
开课教
案
优秀
教学设
< br>计
5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公鸡和小鸭子
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生词,学会写“也、他、地”三个生字。
2
p>
.通过比较,联系上下文,感悟“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
词
语的意思,体会句子的生动形象。
3
.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
帮助的美好情感。
p>
教学重点
:
<
/p>
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
对
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开火车读课文词语。
2
、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
1
自然段
<
/p>
1
、理解
一块儿
。
2
、练习说话:
和
一块儿
。
3
、齐读。
三、学习第
2
自然段。
《小公鸡
和小鸭
子》公
开课
教
案
优秀
教学设
计
5
1
、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思考: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它们在做什么?做的怎么样?
③谁帮助谁做了什么?)
2
、指名回答(相机出示第二小节)
(1)
你看过小鸡捉虫吗?它是怎么
捉虫的?
(2)
指导朗读“小公鸡找
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
指名读,齐读
(3)
过渡:小鸡吃得好开心呀!那小鸭子呢?
指导朗读“小鸭子吃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4)
师引读:小公鸡看见了—(齐读)
3
、练习说话:
出
示:小鸭子高兴地对小公鸡说:“
。”
小公鸡笑嘻嘻地对小鸭子说:“
。”
过渡:这真是一只(
)的小公鸡。
(5)
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小公鸡的开心和小鸭子的着急。
四、学习
3-4
自然段
过渡:它们吃完虫子又去哪儿了呢?
《小公鸡
和小鸭
子》公
开课教
案
优秀
教学设
计
5
1
、出示合作要求:
(1)
自由朗读
3-4
自然段
p>
(2)
同桌合作完成填空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
)。
②小鸭子不让小公鸡(
)。
③小鸭子正在捉鱼,忽然听到(
)。
2
、指名回答
相机提问:小鸭子为什么不让小公鸡到河里捉鱼?
(出示:“不行,不行,你不会有游泳,会淹死的!”)
指导朗读
3
、引读(出示:“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齐读
可是小公鸡说(出
示:“我也去”)
小公鸡去了吗?怎么去的?谁来说。
出示
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p>
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
了水。
< br>
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4
、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
水了,结果怎样?小鸭子听见小
公鸡喊救命,是怎样做的?(指名说)
< br>
《小公鸡
和小鸭
子》公
开课教
案
优秀
教学设
计
5
(出示:他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
指导读好“飞快地”
过渡:因为小鸭子得很及时,所以小公鸡上了岸笑着对小鸭子说:
“
。”齐读
这真是一只(
)的小鸭子。
5
、分角色朗读。
五、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也”“他”“地”
1
、注意观察,找出不同。
2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
、学生书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
、反馈、评价。
六、拓展延伸
1
.演一演。和同学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2
.讲一讲。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
5
《
小公鸡和小鸭
子》第一课时
高新区实验学校小学语文课时备课设计
学校
实验学校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孙洁
审核人
马丽备课时间
2019.3
《小公鸡
和小鸭
子》公
开课教
案
p>
优秀
教学设
计
5
课题
《小公鸡和小鸭子》
课型
新授
课
课时
第一
序号
课时
教材
分析
单元分析:
《树和喜鹊》
是部编版小学
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围绕
“伙
伴”这个主题,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伙伴之间的情谊——互相帮助、快乐
合作、友好相处。把
生活中常见的伙伴之间的相处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情境加以展现,道理
都不直接告诉,而是在
朗读和感悟中细细体味。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联系上
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是本单元的另
一个学习重点。
本课分析:
本文要求
学生会书写“单、招”等
6
个生字,其中
3
个是左窄右宽的字
,
一个是半
p>
包围结构的字。结合书写
,
进一步巩固“左
窄右宽”字的书写规律。要求会认读“窝、孤”等
9
个生字,读
准
3
个多音字“只、种、乐”
。
课文在第2自然段“孤单”的下面加了一个小泡泡“读了第一段,我
知道了‘孤单的意思
”,这是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
用联系上
下文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
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
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
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
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故事采用三
段式结构来写:先写树和喜鹊都
很孤单,再写那里种了树,来了很多喜鹊,树和喜鹊都有了
邻
居
,最后写树和喜鹊都很快乐。三个场景描写之后,都各起一段,用一句话写出树和喜
鹊的
感受。低年级小朋友对这种三段式结
构的故事,容易亲近,并易产生阅读的兴趣。
这篇课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课文的第2、4、
6自然段都是用一句话构成一段,句式相同,
每句话都带有“也”,这三段
话还构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脉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
涵;课文在词
语的运用上采用了反复的手法,第1自然段中连续用3个“只有”,第5自然段中先
后用
了2个“叽叽喳喳”;句子整齐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
关系
建构:
通过生字学习,为正确的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通过学习联系上下<
/p>
文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资源挖掘:
为达到本单元的阅读量,本节课向学生推荐阅读与朋友相处有
关的小故事、小儿
歌或绘本读物《我想和你做朋友》
。
课标
分析
《小公鸡
和小鸭
子》公
开课教
案
优秀
教学设
计
5
已有知识经验:
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
,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有了
一定的识字量,
< br>能够借助汉语拼音独立阅读比较浅显的文章,
为学生的识字、
阅读奠定基础。
已有生活经验:
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因此他们对孤单有较深的感受,而且也对朋友
充满了渴望,
因此对文中的故事能有很深的情感体验。
已有策略经验:
p>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写字方法和书写技能,为识字、写字做了铺垫。
< br>在上一篇课文学生已经接触到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词语的方法,本节课要继续引导学生对
这一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学习和运用。
学习困难障碍
:
由于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大多以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
胜,但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较差。要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是需要很大技巧的。
而且因受学前教育“先入为主”的影响,学生的书写姿势、书写习惯有较大差异。另外,受
年龄的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差异较大。
学生个性差异:
90
%的学生能通过课堂
学习迅速掌握本课字词,
做到准确
、
流利地朗读课文,
10%
的学生(喆
、玲、轩)由于学习习惯较差,所以对之前学过的识字方法不能熟练运用,识
字效率不高
,课文朗读也很难做到流利。
85%
的学生书写方法掌握较好,
书写端正美观,有
15%
(喆、豪、铭、竹、朱、梁)的学生没
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书写不够美观,容易
写错别字。
1.通过借助多种识字方法、反复朗读课文,
90%
的学生能正确认读
12
个生字、
2
个偏旁,能
正确、
流利地朗
读课文,
感受课文语言的节奏,
10%
的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
正确地朗读课文。
< br>2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了解“不”
的变调。
3.
通过反复观察、教师指
导,
85%
的学生规范书写本课“他、地、河”
3
个生字,做到笔顺正
确、端正、整洁,
15%
做到笔顺正确、书写整洁。
4.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通过情境创设、读书思考、交流感悟、感情朗读,感受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性,
知道每个人
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
重点:
1.通过借助多种识字方法、反复朗读课文,
90%
的学生能正确认读
12
个生字、
2
个偏旁,能
正确、
流利地朗
读课文,
感受课文语言的节奏,
10%
的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
正确地朗读课文。
< br>2.
通过反复观察、教师指导,
85%
< br>的学生规范书写本课“他、地、河”
3
个生字,做到笔顺
正
确、端正、整洁,
15%
做到笔顺正
确、书写整洁。
难点:
用“联系上文
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这种阅读
理解的方法,所以
他们并不能进行熟练掌握和运用。
突破措施:
学情
分析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