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
高中英语必修三单词-
课
题:
光的色散
主备教师:
上课时间:
章
节
备课成员
领导批阅:
4.5
课
时
1
教师寄语:善观察、能思考、多表述、勤动手、得结论
学习目标:
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
知道光的三原色是什么?知道物体颜色的成因
学习重点:知道太阳光谱的内容
学习难点:
物体的颜色
学法教法:
器材准备: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雨
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那么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
花儿为什么呈五颜六色
呢?
学习过程:
一:探究新知
知识点一:
光的色散
﹙一﹚自主学习(
3
分钟)
:
1
、问题思考:学生阅读课本
P85
---P86
页内容,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
/p>
①什么叫做
光的色散?②
白光是由几种色
光混合而成的?
③色光的
“
三原色
”
是指什么?
色
光的混合原理
是什么?
④颜料的
p>
“
三原色
”
是指什
么?颜料的
混合原理
是什么?⑤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p>
2
、根据学习目标在书中重点部分划线
。
﹙二﹚、合作探究(
10
分钟)
1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1
﹚、
光的色散
实验一:课本
P85
光的色散实验
利用三棱镜,可以把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可见光:
现象:阳光分解成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七种颜色光:
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七种颜色光的现象叫做色
p>
散。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太阳光是
(选填
单纯光、
复色光)
< br>学生完成想想做做
----------
课本
P85
光的色散实验
2
﹚、
色光的混合
问:彩色电视机画面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用放大镜彩色电视机画面里的各种色条,
现象:彩色电视机画面里都是由红
绿
蓝三种色光条组成的。
彩色电视机画
面里的各种颜色是利用了
色光的混合的知识。
①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②色光的
“
三原色
”
p>
是红
绿
蓝
.
③
p>
色光的混合原理
是加光
混色。
2
﹚、颜料的
混合
①
颜料的
“
三原色
”
是品红、黄、青
.
实验:
分别用红色和蓝色塑料
片两只手电筒光的前面,
观察它们射出的红光和蓝光在墙上重
叠
部分的颜色
-------------
品红。
再观察红色和蓝色颜料
混合的
颜色
------
实验告诉我们,
其
颜色为两种颜料都能反射的色光
②
颜
料的
混合原理
是减光
混色。
3
﹚、物体的颜色
实验:①把红色透明塑料片放在阳光下,透过红色光
把蓝色透明塑料片放在阳光下,透过蓝色光
把绿色透明塑料片放在阳光下,透过绿色光
< br>②把红色和蓝色透明塑料片重叠在一起,
放在阳光下,
没
有色光透过,
因为红色透明塑料片
只透过红色光,蓝色透明塑料片只透过蓝色光。
③透过红色透明塑料片看课本上的画面时,白色画面为红色,其他画面为黑色。
④我们看到白色墙壁是白色的,黑板是黑色的。
原因是墙壁和黑板是不透明的,它们只能反射与其本身颜色相同的色光。
注意:①白色不透明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不透明的物体能吸收所有的色光
p>
②白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有色透明的物体只能透过与
其本身颜色相同的色光。
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色光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
、组间交流归纳结论
﹙三﹚、自我检测(
2
分钟)
:
知识点二:
< br>﹙一﹚自主学习(
3
分钟)
:<
/p>
1
、问题思考:学生阅读课本
P4
---P8
页内容,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p>
2
、根据学习目标在书中重点部分划线。
﹙二﹚、合作探究(
10
分钟)
1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 br>2
、组间交流归纳结论
﹙三﹚
、自我检测(
2
分钟)
:
二:课堂小结:(
2
分钟
)
三、达标检测:(
8
分钟)
1
、雨后的天空,
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
“
彩虹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光的折射现象
B
、是光的色散现象
C
、是光的反射现象
D
、是由
于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2
、
商场里的花布的图案是有无数种的颜色拼排而成,
各种颜
色均是由三种原颜料调和而成,
这三种原颜料的颜色是(
)
A
、红
橙
黄
B
、红
绿
蓝
C
、黄
红
蓝
D
、红
白
蓝
p>
3
、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光屏上形
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
带上色光的排列依次为
____
、
____
、
____
、
_____
、
____
、
_____
、
____
七种颜色的光。
4
、颜料的
“
三原色
”
是指
______
、
_______
、
______
。
5
、
< br>“
三基色
”
是指
______
、
_______
、
______
。
四、课后反思:
课
题:
看不见的光
主备教师:
上课时间:
章
节
备课成员
领导批阅:
课
时
教师寄语:善观察、能思考、多表述、勤动手、得结论
学习目标: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初步建立可持续
发展的意
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
学习难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学法教法:阅读法、查找资料法、问答法
器材准备:
有关红外线、紫外线的挂图、光碟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
的光
.
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spectrum).
此外,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
之外是紫外线,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p>
紫外线
.
学习过程:
一:探究新知
知识点一:红外线
﹙一﹚自主学习(
3
分钟)
:
1
、问题思考:学生阅读课本
P86
---P87
页内容,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什么叫红外线?
②红外线有哪些特性?
③红外线有哪些应用?
2
、根据学习目标在书中重点部分划线。
﹙二﹚、
合作探究(
10
分钟)
1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1
﹚、三棱镜,可以把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可见
光:……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把这些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在红光、紫光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光,分别是:
不可见光
可见光
不可见光
红外线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紫外线
2
﹚、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它的频率范围是它的频率范围在
10
12
Hz~5
×
10
14
Hz.
,一
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
< br>物体的温度越高,
辐射的红外线越多。
物体在辐射红外线
的
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
3
﹚、红外线的特性
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