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井的故事
什么是骈文-
红井的故事
瑞金沙洲坝村中,
有一口驰名中外的红井。
它是当年毛泽东主席
和苏区干
部关心群众生活,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历史见证。
当
年的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
不仅无水灌田,
就连群众喝水
也
非常困难。那时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沙洲坝,沙洲坝,
没有水
来洗手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
”
1933
年
4
p>
月,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来沙洲坝以后,毛泽东发
现村里的群众喝
的是池塘水,便把解决群众饮水难的问题挂在心上,
只要一有空,他就同警卫员商量着如
何为群众挖井的事。
这年
9
月的一天,
东方刚露出鱼肚白,
毛泽东就领着警
卫员来到
驻地前的一块空地上,先用锄头刨了一个圈,定下了井位,接着便抡
起锄头挖起来。他让警卫员通知驻地机关的同志一起前来挖井。
毛泽东一边挖井,一边乐呵呵地对大家说:
“听说有的乡亲迷信
风水,不敢打井,怕得罪旱龙爷,坏了屋场害了人。可我不怕,如果
旱龙
爷怪罪下来,让它来找我好了!
”
一
席话逗得大伙都乐了起来。在他的带领下,不几天时间,一口
直径
85
厘米,深约
5
米的水井就挖成了
。为了使井水更清澈,毛泽
东亲自下到井底铺沙石、垫木炭。涓涓清流从井底涌上来。<
/p>
毛泽东爱民挖井的实际行动,
为苏区干
部树立了榜样。
中央各机
关和驻地村民纷纷挖井取水。
从此,
沙洲坝人民结束了饮用肮脏塘水
的历史。
1934
年
10
月红军长征离开瑞金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多
次填掉
这口井。村民们同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敌人白天填,
夜里村民们又把井挖开。就
这样填了又挖,挖了又填,反复好几次,
沙洲坝人民终于取得了胜利。
<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