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春天的古诗
发言稿格式范文-
一、春天诗
1.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鲜
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
知又生出多少?希望思念的
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2.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
赏这美丽的春光。
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
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
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
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3.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中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
又吹绿了大江南岸
,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
家呢?
4.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
枝条像少女盛装上
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
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
月春风。
5.
惠崇春江晚景
【北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
江水的回暖。河滩
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
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
季节。
6.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译文:好雨知道下雨的
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
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
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
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
朵,娇美红
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7.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春
天夜晚,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
寂。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
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注
释⑴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8.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
当地之人何处买酒
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9.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
常为春光逝去无处
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1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
连成一片,近看时
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
柳满城的春末。
11.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
看出春天的面貌,
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2.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今日再来
此地,姑娘不知去
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13.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译文:在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变得
苍翠浓郁,经过细
雨的洗浴后,柳色变得更加深暗,枝头的残花也在雨
中全都落尽,露出了在枝头啼鸣的流
莺。昨天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
甜蜜的思乡梦,在梦中我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
14.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鹏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唱
,
一行白鸳飞上了高高的蓝天。
窗
口正对着岷山千年不化的积雪
,
门外停泊着来自江苏的万里航船。
15.
绝句二首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江
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
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
着成双成对的鸳鸯。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
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
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
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16.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