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复习题及答案
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
中国古代文学
4
复习题
一
、填空
1
.南宋严羽批评宋诗“以
_____
文
字
_
_____
为诗,以
_______
才学
____
为诗,以
_____
议论
_____
_
为诗。”
2
.杨万里提倡“师法自然”,其诗歌创作被称为“
___
诚斋
体
________
”。
3
.范成大诗歌中价值最高的是
___
田园诗
_
_______
和
___
使金记行诗
_
_____
。
4
.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了“
_______
词
别是一家
_
___
”的主张。
5
.写出陆游《书愤》一诗的颔联:
_
楼船夜雪瓜洲渡
_
_
________
,
____
_
p>
铁马秋
风大散关
______
。
6
.
___
楚天千里清秋
___
_____
,水随
天去秋无际。
7
.怨春不语,算只有
殷勤,
__
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__
_______
。
8
.
_______
_
梧桐更兼细雨
_
__
,到黄昏,点点滴滴。
9
.桃李春风一杯酒,
_
江湖夜雨十年灯
___
_______
。
11
.<
/p>
___
落日楼头
________
p>
,
___
断鸿声里
__
______
,江南游子。
<
/p>
12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
__
p>
__
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____
___
。
13<
/p>
.
姜夔
《扬州慢》
:
“杜郎俊赏,
算而今重到须惊”
。
中
“杜郎”
指
__
杜牧
____
_____
。
14
.陆游把自己
的诗集定名为《
__
剑南诗稿
__
p>
_______
》。
< br>15
.
南宋初期,
吕本中作
p>
《
___
江西诗社宗派图
< br>_
_______
》
,
确立了
“江西诗派”
的名称。
16
.
姜夔字
_
尧章
____
____
,
号
__
白石
道人
__
_______
,
是南宋与辛弃疾并峙的
词坛领袖。
17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批评宋代诗人“以
_
文字
_
_____
为诗,以
_____
议论
______
为诗,以
__
才学
p>
_
________
为诗”。
18
.柳永的词集是《
_
_
_
乐章集
__
______
》,冯廷已的词集是《
___
阳春集
________
》。
19
.
永嘉四灵以贾岛、姚合为宗,其诗歌体裁主要是
_
五律
_
_________
。
20.
元杂剧《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
》
。
21.
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名
《张协状元》
。
22.
康进之的《李逵负荆》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水浒戏”。
元杂剧中著名的复
仇悲剧是纪君祥的
《赵氏孤儿》
。
23.
明永乐、
弘治间出现了以
三杨
为代表的
_
台
阁体
_
______
。
统治文坛数十
年,其后出现了以李东阳为首的
___<
/p>
茶陵诗派
_
__
。
24
.
<
/p>
三袁
指
_
_
袁宗道
_
__ <
/p>
、
_
_
袁中道<
/p>
___
__
、
__
袁宏道
____
他们是明后期文
学流派
_______
公安派
__
的代表人物。主张文学要抒写
___
_
性灵
_
____<
/p>
。
25.
徐渭的戏曲
< br>创作以他中写的一组杂剧《四声猿》最为有名,包括《
_
渔阳弄
_____
》、《
__
_
雌木兰
__
____
___
》、《
___
女状元
__
_______
》、《
< br>翠乡梦
____________
》四杂剧。
26.
< br>清
代
最
著
名
的
散
文
流
派
是
桐
城
派
_
____
p>
代
表
作
家
有
__
方
苞
__________
、
___
姚鼐
__
____
、
_
刘大櫆
_
____
___
三人。
28
.碧云天,
____
黄花地
_
____
。西风紧,
_
北雁南飞
________
。晓来谁染霜林
< br>醉?
_____
总是离人泪
_<
/p>
___
。
2
.枯藤老树昏鸦,
__
小桥流水人家
_
____
_____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_____
断肠人在天涯
__
__
。
p>
3
.
伤心秦汉经行处,
_
_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_
______
。
兴,
___
百姓苦
_
_____
,
亡,
__
百姓苦
p>
__
_____
。
29
.千
锤万击出深山,
_
_
烈火焚烧若等闲<
/p>
__
________
。
___
粉身碎骨全不怕
______
,要留清白在人间。
30
.
_
良辰美景奈何天
__
__
,赏心乐事谁家院。
31
p>
.金玉其外,
____
_
< br>败絮其中
____
。
32
.长将一寸身,
_____
_
衔木到终古
___
___
。
33
.
石壕村里夫妻别,
___
泪比长生殿上多
_____
____
。
34
.风一更,雪一更,
___
聒碎乡心梦不成
_________
,故国无此声。
35
.江山代有才人出,
___
各领风骚数百年
_
________
。
楚天千里清秋,
___
_
水随天去秋无际
__
___________
。
____
遥岑远目
__
_____
,
献
< br>愁供恨,玉簪螺髻。
36
、想
故国、高台月明。
____
辇下风光
_
_
______
、
___
山中岁月
________
、
___
海上心情
_________
。
37
、
散
曲包括
__
_
小令
__
_
和
___
< br>_
套数
_
_
< br>两种主要形式。
小令是独立的
_
_
曲子
____
。
< br>套数
是吸取
___
诸宫调
__
____
的联套方法,把同一
____
宫调
__
的曲
子联缀而成。
__
_
字数
_
__
可多可少,介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用同一
宫调连唱的两或三支曲子叫
___
带过曲
_
__
。
38
、
前七子
的代表人物是
_
李梦阳
_
____
、
_
何景明
_
_
___ <
/p>
、
后七子
的代表人物是
___
_
李攀龙
_____
、
__
王世贞
_
_
__
。他们的基本主张是
_
文必秦汉
________
诗
p>
必盛唐
______
。
39
、<
/p>
嘉靖、
万历年间杰出的思想家
_
_
李贽
_
_
_____
提出了
__
_
文学的童心说
_
__
说,
认为
天下之至文,未有
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反对复古,极力提倡
___
至文
_________
文学,是明
代重要的文艺理论家。
<
/p>
40
、明中叶以后,长篇小说除著名的《西游记》和《金瓶梅》外
,还有冯梦龙的《
_
新列国
志
_
_______
》等历史演义和《
__
水浒传
__
____
___
》等英雄传奇及《
_
三宝太监
下西洋
________
》等神魔小说。
41
、
《水浒》
< br>传的版本主要有
___
百
_
p>
__
回本、
___
_
百二十回
__
< br>回本和
__
七十
__
__
回本,
其中流传较广的是经过
__
_
金圣叹
__
_
评点的
____
_
七十
_
回本。
42
、
《金梅瓶》是我国第一部由
___
文
人独立
_
_____
创作的长篇小说
,又是第一部以
__
_
家庭生活
_
_____
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43
、清初至清中叶出现的长篇白话小说中较有
影响的有
___
陈忱
_
_____
的《水浒后传》
__
钱彩
__
__
和
< br>__
_
金丰
___
《说岳全传》
,
___
_
_
褚人获
_
______
《隋唐演义》
,
_
_
张匀
____
的《玉娇梨》
< br>_____
西周生
_
_____
_
的《醒世姻缘传》
,
____
p>
李汝珍
________
的《镜花缘》
p>
。
44
、清代小
说中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剌小说基础的是《
_
_
< br>儒林外史
_______
》
,
代表古代文
言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是《
_
聊斋志异
__
___
》
,标志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发展高峰
和总结的《
_
红楼梦
__
》
。
45<
/p>
、李渔的《
____
闲情偶寄
__
______
》是一部最完整、最系统的戏
曲理论著作。焦循的
《
_____
剧说
____
》和《
_____
花部农谭
_
》是最有影响的戏曲史著作。
二、单项选择
1
.辛派词人的先驱者是
____
A_
______
。
A
.张孝祥
B
.辛弃疾
C
.陆游
D
.刘克庄
2
.下列选项属于李清照创作的是
__
_A
________
。
A
.九万里风鹏正举
B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D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3
.下列陈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___
_
A
_______
。
A
.陆游的诗歌风格是自然风趣。
B
.两宋时期在词的创作上成就最高的作家是辛弃疾。
C
.姜夔是格律词派的代表作家。
D
.“以寻常语度入音律”评价的是李清照的词。
4
.下列作家属于永嘉四灵的是
< br>____
B_
______
。
A
.吴文英
B
.翁卷
C
.朱敦儒
D
.王沂孙
5.
钟嗣成的
______
B_
____
是研究元杂剧最早的珍贵资料。
A.
《青楼集》
B.
《录鬼薄》
C.
《曲律》
D.
《汉宫秋》
6.
借用昭君出塞,
而又一反传统故事,
塑造了一位在国家
危急关头挺身而出,
表
现了勇于牺牲以息刀兵的可贵精神的人物
形象的作品是
_____
D
_____
_
。
A
《琵琶记》
B
《梧桐雨》
C
《赵氏孤儿》
D
《汉宫秋》
7.
< br>《救风尘》
.
《谢天香》
.
p>
《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
_____
_C
__
___
。
A
.商人妇
B
.村姑
C
.妓女
D.
富家小姐
8.
在众多著名元曲作家中,有一位天资很高,被誉为“曲状元”的作家是
_______
A_
___
。
A
马致远
B
张养浩
C
张可久
D
乔吉
9.
元末杨维桢以诗得名,
其乐府诗多揭露社会黑暗,
竹枝词则饶有
民歌风味,
当
时人称他的诗歌为
___
___
C__
___
。
A.
诚斋体
B.
稼轩体
C.
铁崖体
D.
幼安体
10
.鲁迅说:
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
/p>
。具有这种结构特点的小说是
__
B_<
/p>
__
。
A.
《聊斋志异》
B.
《儒林外史》
C.
《西游补》<
/p>
D.
《水浒后传》
11.
“永嘉四灵”主张学习
____
D_
。
A.
初唐体
B.
盛唐体
C.
中唐体
D.
晚唐体
12.
< br>元杂剧中由男主角一唱到底的剧本称为
__
_B_
_
。
A.
旦本
B.
末本
C.
净本
D.
生本
13.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创作时代是
_
_C_
__
。
A.
宋代
B.
辽代
C.
金代
D.
元代
14.
南戏中最杰出的作品是
___
_C_
。
A.
《荆钗记》
B.
《拜月亭》
C.
《琵琶记》
D.
《白兔记》
15.
被认为“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小说是
_C_
__
_
。
A.
《三遂平妖传》
B.
《东周列国志》
C.
《三国演义》
D.
《封神演义》
16.
被鲁迅视为“游戏之作”的小说是
__
B__
p>
_
。
A.
《镜花缘》
B.
《西游记》
C.
《儒林外史》
D.
《何典》
17.
《金瓶梅》在类型上属于
_D_
___
。
A.
历史演义小说
B.
英雄传奇小说
C.
才子佳人小说
D.
世情小说
18.
明嘉靖年间改革昆山腔的人物是
__C_
__
。
A.
沈璟
B.
汤显祖
C.
魏良辅
D.
徐渭
19
.高明《琵琶记》的创作主题是
_
A_
___
。
A
.提倡风化,宣扬贤孝
B
.宣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
C
.揭示荣华富贵的虚妄
D
.宣扬神仙道化思想
20.
《三国演义》的通行本是
__
D
___
。
A.
嘉靖本
B.
李卓吾评本
C.
李渔评本
D.
毛宗岗评本
21.
沈德潜所提出的文学主张是
_
_B
___
。
A.
神韵说
B.
格调说
C.
性灵说
D.
肌理说
22.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戏剧是
_
_B__
_
。
A.
《长生殿》
B.
《桃花扇》
C.
《清忠谱》
D.
《冬青树》
23.
南宋格律派词人中常见的题材是
__
A
_
。
A.
咏物词
B.
抒情词
C.
怀古词
D.
送别词
24.
< br>《水浒传》的类型属于
__
_D_
_
。
A.
历史演义
B
.
神魔小说
C.
世情小说
D.
英雄传奇小说
E.<
/p>
才子佳人
小说
25.
《红楼梦》的结构形式是
__
D
_
__
。
A
.线形结构
B
p>
.
“串”字结构
C
.扇形结构
D
.网状结构
26.
“以文为词”的词人是
_D_
___
。
A.
苏轼
B.
李清照
C.
韩愈
D.
辛弃疾
27.
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概括为
__
_C_
_
二字。
A
.义理
B
.神理
C
.义法
D
.理法
28.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的作者是
< br>
B
。
A.
范成大
B.
文天祥
C.
陆游
D.
辛弃疾
29
、明中叶以后,剧坛上出现了一批以当代重大政治事件为题材,反权奸、反阉党、反
侵略
的时事剧,这些作品是。
①浣沙记
②金钏记
③鸣凤记
④狂鼓吏
⑤清忠谱
⑥金杯记
⑦精忠旗
30
、
在下列明中叶后的传奇中,以描写爱情为题材,反封建礼教,程朱理学,表现妇女的
觉醒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有等四篇作品。
①南柯梦
②玉簪记
③邯郸记
④还魂记
⑤娇红记
⑥浣纱记
⑦红梅记
31
、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
p>
提出这一文学主张的是。
B
①徐渭
②袁宏道
③汤显祖
④李贽
32
、
传奇不比文章、文章作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
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
故贵浅而不贵深
。这段话出自。
①《剧说》
②《闲情偶寄》
③《新传奇品》
三、多项选择题
< br>1.
属于辛派词人的作家有
__
ADE_
__
。
A.
刘克庄
B.
吴文英
C.
王沂孙
D.
陈亮
E.
刘过
2.
下列著作属于陆游的有
__
BCE_
。
A.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B.
《剑南诗稿》
C.
《老学庵笔记》
D.
《指南录后序》
E.
《入蜀记》
3.
下列作家属于“元曲四大家”中的有
_
ACDE
____
。
A.
关汉卿
B.
王实甫
C.
白朴
D.
郑光祖
E.
马致远
4.
下列作家为前后七子中的人物的是
__
BCDE
___
。
A.
李东阳
B.
李梦阳
C.
李攀龙
D.
何景明
E.
王世贞
5.
元杂剧《汉宫秋》中的主要人物是
___
BC_
_
。
A
.孟丽君
B
.王昭君
C
.汉元帝
D
.汉成帝
E
.汉哀帝
6.
下列作家属于辛派词人的有
_
_BCDE__
_
。
A.
李清照
B.
刘克庄
C.
张孝祥
D.
刘过
E.
陈亮
7.
下列作品中,属于元末明初四大传奇有
__
ABCD__
_
。
A.
《荆钗记》
B.
《刘知远白兔记》
C.
《拜月亭》
D.
《杀狗记》
E.
《琵
琶记》
8.
《桃花扇》的主要人物有
_
_ADE_
__
。
A.
侯方域
B.
李隆基
C.
杨玉环
D.
李香君
E.
杨龙友
9.
对《三国演义》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__
ABCD__
_
。
A.
是中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
B.
“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C.
是一部悲剧作品
D.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E.
思想倾向是“拥曹贬刘”
。
10.
标志着明代传奇根本性转变的三大传奇作品是
____
BCE_
。
A.
《双忠记》
B.
《鸣凤记》
C.
《浣纱记》
D.
《娇红记》
E.
《宝
剑记》
11
.关汉卿分别以赵盼儿、谭记儿、王瑞兰为主角的杂剧为
_
_ABD_
__
。
A.
救风尘
B.
望江亭
C.
蝴蝶梦
D.
拜月亭
E.
窦娥冤
12
.小说《西游记》的艺术特征包括
_
_ABCE
___
。
A
.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
B
p>
.集动物性、神性和人性于一身的人物形
象
C
.寓庄于谐的讽刺艺术
D
.独特的扇形网状结构
E
.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
13
.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指的是
__
_ADE_
_
三部南戏
剧本。
A.
《张协状元》
B.
《荆钗记》
C.
《刘知远白兔记》
D.
《宦门子弟错立身》
E.
《小孙屠》
14
.下列作家为前后七子中的人物的是
_
BCDE__
__
。
A.
李东阳
B.
李梦阳
C.
李攀龙
D.
何景明
E.
王世贞
15
.
《桃花扇》的主要人物有
__
A
D_
__
。
A.
侯方域
B.
李隆基
C.
杨玉环
D.
李香君
E.
王昭君
16.
宋元时期民间“说话四家”即
___
ACDE_
_
< br>。
A.
小说
B.
话本
C.
说经
D.
讲史
E.
合生或说浑话
< br>17.
据《都城纪胜》等记载,
“说话”有四家分工。其
中影响最大的两家是
_____
和
__
_AD_
_
。
A.
讲经
B.
合生
C.
公案
D.
小说
18.
王国维在论述做学问、成大事的三个境界时,曾摘编宋代三位词人的名句,
辑录成如下
一段名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
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位作家分别是
_
_ABE_
_
。
A.
晏殊
B.
柳永
C.
吴文英
D.
秦观
E.
辛弃疾
四、解释题
诚斋体
杨万里创立了极具特色、个性鲜明的“诚斋体”。所谓“诚斋体”,指的
是一种以创新求变为目的,
以人化自然为对象,
以生活
艺术化和情趣喜剧化为核
心特征的诗风。
特点:
第一,
是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
但他往往也寓感愤和讽刺于诙谐嘲
笑之中;
第二,是丰富新颖的想象。他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
特征和变态,并用
拟人的手法加以突出,使之生动而饶有风趣。流云:“一峰忽被云偷去
”
,狂
风:“拜杀芦花未肯休”
;
第三,是自然活泼的语言。语言力
求平易浅近,并
大量汲取俚语谣谚入诗。
辛派词人
辛弃疾的词在当时就产生深远影响。同时的陈亮、刘过,和稍后的刘克庄、
刘辰翁,
p>
词风明显受辛弃疾词的影响,
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最大的爱国词派,
他
们被称为辛派词人。他们用词纪交游、发感慨,具有共同的爱
国思想倾向,同时
进一步把词推向散文化、议论化的道路。喜欢用《水调歌头》、《贺新
郎》等长
调,语言上较少雕琢,有恣肆、粗犷的风格,但艺术上不及辛词精炼,思想上不
及辛词的深沉。
辛派词人崇尚抒情的痛快淋漓,
而不计较字工句稳。
豪壮之气不
足,狂傲之气有余。缺
乏辛词深沉刚健之美。
话本
广义:
泛指说唱、
表演伎艺的脚本。
狭义:
专
指
“说话”
的底本。
自唐以来,
随
着说话活动的兴盛,
故事流播越多,
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其他
故事文本也日渐增多,后世统称为“话本”。大体而言,“话本”包括讲史和小
说两大类
,
前者常是短篇故事,
表现现实生活中爱情与公案剧的较多。<
/p>
作品中多
平凡人物,形象鲜明,个性十足,善用行动、对话来表现
人物性格和心理,女性
形象塑造得尤为成功。语言上基本是白话,生动活泼,有浓郁的生
活气息。而讲
史则是用浅近的文言来讲述历史上帝王将相的故事。
宋元时期的话本,
有许多内
容为后世元明杂剧、传奇所用,影
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