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项羽形象分析
张大方-
《史记》中项羽形象分析
09
文秘
1
班
苏美玲
2
摘要:
《史记》是司马迁的呕心沥血之作,具有极大的文学价值,其文学价
值很重要
的一个方面是人物形象塑造十分成功,
最为突出的是项羽形象。
本文分
析了项羽的骁勇善战、
目光短浅、
矛盾性格,
再现了项羽这一具有崇高悲剧美的
英雄人物形象。
关键词:项羽
骁勇善战
目光短浅
悲剧英雄
项羽在他短暂的生命当中
,
在他仅仅七年的戎马生涯中
,
他既表
现出骁勇
善战、
所向无敌的武将风范
,
又难掩他目光短浅的政治低能。
他是一个悲剧性人
物
,
千百年来
,
他的传奇故事也曾引起无数世人感慨遗憾。“生当作人杰,
<
/p>
死
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思项羽》<
/p>
)两千多年前的项
羽
,
始终是中国史学长廊的一个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
一、骁勇善战,有勇有谋
项羽是名将项燕的后代
,
从小就秉承
了尚武的习气。
“力拔山兮气盖世,
身
长八尺有余
,
力能扛鼎
,
才气过人”。
他年少之时
,
耳闻目睹的都是战争、
武力
,
项羽
从小就是一个喜欢领兵打仗
,
轻视书本知识的人
,
他认为“ 书
,
足以记名
姓
而已。剑
,
一人敌
,
不足学。学万人敌。”这种经历和认识就决定了项羽将成为
< br>战场上的一位勇猛战将。
综观项羽一生
,
他二十四岁起兵反秦
,
虽只有七年就自刎而亡,
却经历了大
小七十余次战争
,
《史记》中的项羽并非只有匹夫之勇
,
而且善于用兵。正如司
马迁所言“羽非有尺
寸
,
乘势起陇亩之中
,
三年
,
遂将五诸侯灭秦
,
分裂天下
,
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他成功推翻暴秦统治。他的勇猛善战、目
无强秦的气魄、
正确无
误的战略部署
,
在著名的巨鹿之战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巨
鹿之战
,
是反秦起
义中的一次关键性战役,
战前,
作为楚军主帅的宋义犹豫不决,
项羽却说:“夫以秦之强
,
攻新造之赵
,
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
,
何敝之乘!”这
段话显示了项羽对战略形势的正确判断。而其他来援赵的
诸侯也都持观望的态
度。面对此局面
,
项羽以非常果敢的行动和漂亮的借口斩杀宋义,“项羽晨朝上
将军宋义,及其帐中斩宋
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
之’。
„
„” 于是项羽代行主帅之职
,
在前锋初战小胜后
,
项羽率军只带三天的
粮食渡河北进
,
过河后破釜沉舟, “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
皆沉船
,
破釜甄
,
烧
庐舍
,
持三日粮
,
以示士卒必死
,
无一还心”,经过九
次激战
,
终于击败秦军。
破釜沉舟
p>
,
这一决策深合兵法。当时楚军人数远不及秦军
,
唯有凭借气势
,
一鼓作
气
,
战而胜之。项羽不失时机地运用“置之死地
而后生”的策略
,
果然大获全胜
,
p>
也从此确立了诸侯霸主的地位。项羽的骁勇善战和战略家气魄由此可见一斑。
二、
眼光短浅,无政治雄才大略
如前所述
,
项羽是一位天生的勇猛战将
,
他可以
在战场上攻无不克、
所向披
靡
,
p>
但他却没有一统天下的王者之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他的悲剧结果下了注
脚。正如韩信所说“ 项羽是匹夫之勇
,
妇人之仁
,
名虽为霸
,
实失天下
,
其强
易弱
,
最终不会取得胜利” 。
虽然名为“ 西楚霸王”
, 虽然“ 力拔山兮气盖
世”
,
但在决定命运生死的关键时刻
,
项羽却优柔寡断、有勇无谋、坐失良机。
在“鸿门宴”开始前,他已经答应了项伯善待刘邦的请求,所以,在宴会上,范
增“
数目项王
,
举所佩玉觖以示者三” ,
几次示意要项羽杀掉刘邦
,
以免留
下后患
,
然而项羽却默然不应。
范增对项庄说:
“君王为人不忍。<
/p>
”因为项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