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黑板报文字内容
智力开发-
元旦黑板报文字内容
元旦的由来:
元旦,是新的一年的第
一天。
“元”有始之意,
“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
指白天。元旦,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中国的元
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
3000
多年<
/p>
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
:
“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
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
p>
南北朝时,
南朝萧子云的
《介雅》
诗中也有“四
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
,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
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
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
夏历以孟喜月
(元月)<
/p>
为正月,
商朝的殷历以腊月
(十二月)<
/p>
为正月,
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又以阳春
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
(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
一直
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
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
1911
p>
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
中华民国。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
,
民国
p>
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
1912
年
)
,并规定阳历(公历)
1
月
1
日为“新年”
,
但并
不叫“元旦”
。
< br>今天所说的“元旦”
,
是公元
1
949
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
也决定采用
世界
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
1
月
1<
/p>
日正式定为“元旦”
,
农历正
月初一改为“春节”
。
元旦趣俗
元旦代表一年的尹始,
p>
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庆祝元旦的到来,
世界各
国庆祝元旦的方式各不相同,很多地方庆祝元旦非常有趣。
汤加是世界上第一个庆祝元旦的国家,
中国是第十二个庆祝元旦的国
家,西萨亚摩是世界最迟庆祝元旦的国家。
杯盘碎片送朋友
丹麦人在元旦前夜,
家家户户都要将平时打碎的杯盘碎片收集起来,
待夜深人静时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门前。
元旦的早晨,
如果谁家门前
堆放的碎片
越多,则说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很幸运。
抱头痛哭迎新年
印度的一些地区,元
旦时人们不但不庆祝,反而抱头痛哭。据说是感
叹岁月易逝及人生的短暂。
妇女坐上市长椅
西德人
过元旦,
要表演妇女夺权的喜剧。
许多地方的妇女成群结队地<
/p>
冲进市政府大厅,闯入市长办公室,坐上市长办公椅,表示接管市长
权力。
不动烟火吃冷食
巴拉圭人在新年来临的前五天,上至国家元首,下到普通百姓,都不
动烟
火,只吃冷食,直到元旦零时钟声敲响后才点火煮食物,庆祝元
旦。
摔瓶打罐扔脸盆
意大利的一些
地方,
元旦前夜午夜时分,
如果你在路上行走是很不安
全的,因为这时人们都要把屋里的一些破旧瓶、缸、盆等扔出门外砸
碎,
以示除旧迎新。
喝光余酒交好运
<
/p>
法国人在新年到来之前,
各家一定要把家中的余酒全部喝光,
p>
以致许
多人喝得酩酊大醉。他们认为,元旦时如果家中还有剩余的酒
,新一
年里交厄运。
深更半夜吃葡萄
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夜
全家团聚。到
12
点时,以教堂钟声为号,争着
吃葡萄,每敲一下钟,必须吃下一颗葡萄,而且要连着吃下
12
颗,
表示来年一帆风顺。
猜灯谜是一种独具妙是一种独具妙趣的民俗娱乐活动。
元旦时节
,
与
朋友一起,猜几个关于“元旦”题材的灯谜,更能突现出节
日气氛。
谜面
1
、
“元旦出世”
(
打一字)
2
、
“元旦结婚”
(
打一城市)
3
、
“元旦赐爵”
(
打一集邮名词)
4
、
“元旦休假”
(
打
一银行业用词)
5
、
“元旦合影”
(
打一音乐名词)
6
、
“元旦写生”
(
打一美术名词)
7
、事事完美,周公高兴
(
4
字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