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期末质量分析-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
转自好孩子育儿网<
/p>
)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是本好书
~~
国内还没
引进
,
网路找到
重点摘录
,
转成简体字
,
方便阅读
参考
~~
来源
:
亲子共读起步走
系列讲座
本文摘自汪培珽《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第一讲
打开故事书,和孩子共享「爱的时间」
念故事书时,不要只想着品格与能力
可能是静静的午后、
可能是冷冷的冬
天,
也可能是手边工作刚好告一段落,
只要我大喊一声:
「说故事时间到了!
」不论孩子在家里的哪个角落,总是会连忙朝我飞
奔而来:
「我要念这一
本!
」
「不行,我要念那一本」
「妈妈今天很有力气,一人选一本,全部都念!
」
p>
于是,欢欢喜喜的我们三人,便跳上软软的床铺、钻进暖暖的被窝,彼此肩靠着肩,听我娓<
/p>
娓道来一个又一个故事。
不论外面的天气多么恶劣、
环境多么吵杂,
我总觉得那小小的被窝,
就是全世界
最幸福的地方。有一天,孩子不论走到天涯海角、或是经历多少人生起伏,这个
童年的回
忆,都将是陪伴他们一生的重要情感。
这就是我当初帮孩子念故事书的动机,就这么简单。
当父母想要帮孩子念故事书时,不
能一心只想着好品格、大能力。一旦让亲子互动沦为有目
的可图的心态,我便要怀疑父母
的耐心可以持续多久?教养孩子的过程可不是一百公尺的短
跑,而是需要耐力的马拉松;
如果不能细细感觉说故事时的那份幸福,父母可能在忍着性子
帮孩子念了三个月,却纳闷
怎么还看不到好品格时,便认为:
「这方法没用,别念了!
」然
而,
其实心目中期望养成的孩子就在眼前,只要父母继续往前走,就一定会看到的。
p>
念故事书不是工作,而是你对孩子付出的爱
对学前年纪的孩子来说,父母就像
是他们的天与地;他们最爱的人若能放下全部的工作,只
是专心地为他们念个故事,
p>
即使没有对他们说出
「我爱你」
,
孩子也可以深深感觉到父母对他
们的爱。每回当孩子听了一堆故事书之后
,我似乎总能感觉到他们心里的那份满足;那就像
是我们自己读了一本好书、或看了一部
好电影之后,所获得的那种充实的感觉。
我常常在一边念故事书时,一边冷不防地给他们一人一个吻、
或是说声「我爱你」
;也可能在
他们问了一些令人赞叹的好问题
后,只是故意瞪大眼睛,对他们投以佩服、赞叹的眼光。这
时,我每每可以看到他们的眼
睛里透出幸福的光芒,脸上则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孩子上小学后,我开始为他们读精采的章节故事,因为内容较
多,必须分天分次、慢慢念。
而每当一有新的故事开张,
虽然明
明已经看到孩子听得津津有味了,
我却还是淘气地问他们:
「好
不好听?」当听得目不转睛的孩子每每爆出一句:
「好听死了!
」那份满足的神情,就是
做妈妈的我无穷幸福的泉源。
念故事书不是我对孩子所做的工作
,而是一种生活,一种感动,一种活在当下。
---------------------------
-------------------------
第二讲
孩子比较大了,才念故事书给他听会不会太迟?
不要为孩子贴上「比较大」的标签
如果孩子年纪已经比较大了,父母才想开始帮孩子念故事书,
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先来看看
「比较大」的定义。当你听到有人从孩子还在襁褓时就开始
念故事书,即使你的孩子只有两
岁,
你可能还是会质疑:
「都已经两岁了,
之前完全没接触过故事书,
现在开始会不会太迟了
?
」
或者,有的
孩子可能已经六岁了,但我的书单只列到五岁,怎么办?甚至有些孩子都上小学
了。所以
,父母应该做的第一步就是:不要为自己的孩子贴上「比较大」的标签。自己孩子
年纪的
「比较大」
,可能还是别人孩子的「比较小」呢。
观察孩子的接受度,来调整念故事的方法
不论你的孩子已经几岁了,刚开始
帮孩子念故事书,不要马上就照本宣科地逐字念,前几本
或是前几次时,先用口语的方式
试试看。孩子的年纪、成熟度和我们所选的故事书,都可能
是变数;所以,父母必须用心
观察孩子对不同故事书的接受度。有的孩子可能一下子就爱上
书了,这时当然可以进入下
一个「照本宣科」阶段;有的孩子则可能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耐
心,而这个时程表是完全
没有标准答案可循的,只能有赖于父母细腻的观察。
其实不论是三岁、五岁或十岁,要
帮任何年纪的孩子念故事书,都不要嫌太晚。如果在孩子
三岁时,父母想要开始念故事书
给他听,可以从我在
129
页所列书单里第一阶段的书先念,<
/p>
从一些文字较少、故事较有趣的书开始,然后再视孩子的个别情况,慢慢地增加或调整到最
适合的步调。
父母的爱,何时付出都不嫌晚
然而,习惯的养成还是愈小愈容易
建立;如果等到孩子已经不习惯静下来听故事、或是大到
容易因为其他事分心时,要再希
望他们乖乖坐在我们身边听故事,
「耐心、耐心、还是耐心」
,
应该是父母们最需要准备的东西。
有一位朋友的孩子已经五岁了,才突然担心起「六岁定终生」
的说法,很懊恼为何没有及早
开始念故事给孩子听!如果以人脑神经的发育来看,这或许
可以提醒父母及早关爱子女。其
实大脑的可塑性很高,两岁前孩子的脑神经发展确实会比
成人快速,但真正的定型可直到青
春期。况且对孩子来说,他们并不在乎什么神经发不发
展,他们最在乎的是父母的关爱。父
母对孩子的付出,永远不要嫌太迟,只要我们踏出第
一步,就是个好的开始。
------------------------------------------
----
第三讲
不以辅导或管教为目的
想用故事书辅导孩子,不如先给孩子关怀与爱
曾经有小学的辅导室问我,可不可
以运用什么故事书,来帮忙辅导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