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冬装搭配-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
也将运用于生活。
比如说,
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
到加减法,
商场里促销要用折扣,
银行里要算利息,
修房造屋要画图纸。
类似这样的问题数
不胜数,<
/p>
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
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
解决了更多的
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
点到
1
点之
间,
分针和时针会重合
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
开始拨表针;
而
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
评论说,
由此可见,
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
搬到脑子中,
不能灵活运
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
数学知识。
数学课堂上老师常常让我们在生活中找数学信息,
我留意观察,结果发现: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还真是息息相关。
p>
我家的一把椅子由于年久,
坐上去摇摇晃晃,
爷爷知道后用一根木
条斜着钉在椅子的两条腿上,
并让我再坐
上试一试,
我竟然发现椅子一点也不摇
晃了!我怀着好奇心“请
教”爷爷,爷爷说:“椅子面、地面和一侧的两条腿组
成了一个正方形,
我在中间斜着钉上一根木条,
不就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吗?而三
< br>角形具有稳定性,不信你也试试。”说着,在爷爷的指导下,我和爷爷一起动手
用
木条钉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我拿着三角形无论怎样使劲,也拉不动,
而正方形轻
轻一拉就变形了。
我终于明白了爷爷为什么要斜着钉木条的道理。
这
就是我在课堂上所学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
从这以后,
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有一次,
妈妈烙饼,
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
,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六分钟,烙正、
反面各用三分钟,
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
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
< br>了想,得出结论:要用
9
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
放进锅内,三分钟后,
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三分钟,这
样第一张饼就
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再过三分
钟,
这样
9
分钟就全部搞定。
这不就是我们数学上的统筹时间吗?让我们在短时间内
能干更多的事情。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通常不会这么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