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六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

别妄想泡我
659次浏览
2021年02月16日 14:1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壮阳延时药-

2021年2月16日发(作者:挽回男人)


习作六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注意特点鲜明的人,学会通过观察交往等


多种方法了解人物的特点,收集人物典型的事例和相关材料。



2.


引导学生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


学习课 文中运用外貌、


动作、


神态、


语言和心 理描写突出人物鲜明特点的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3.


在习作训练中培养说真话表真情的表达习惯。


< p>
4.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5.


培养学生独立构思,相互评改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 惯



【教学重点】


< br>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恰当的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


法写人,突出人物 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 /p>


把握并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 /p>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


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通过课内外阅读,接触到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


物 形象,其中一定有不少人物在你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敢不敢和老师


来玩一个名著 人物猜猜猜的游戏?



2.


课件出示:



1


)手持金箍棒,火眼金睛眼。


(孙悟空)




2

)手拿鹅毛扇,神机又妙算。


(诸葛亮)




3


)赤手空拳打老虎,喝了烈酒十八碗。

< p>
(武松)




4


)脚踩风火轮、手拿乾坤圈。


(哪吒)



过渡:这些人物给你们的印象怎么这么深刻?你们为什么一猜就中?



3.


汇报交流:



1


)因为作者把这些人物的特点写的很细腻。

< p>



2


)因为这些人物的 个性很有特点。




3


)因为你说出了这些人物的特点。



4.


理解题目:读了这个题目,你从中了解了那些习作信息?



汇报交流:



预设

1


:我知道了这次习作是写人记叙文。


(及时评价)



预设


2


:我知道了 要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及时评价)



- 1 -




过渡: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


82


页,自由读一读习作提示,看 这一次习作对


我们都有哪些要求?(学生自由阅读课本中的习作提示。

< br>)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


自由阅读习作提示,弄清习作要求。



2.


汇报交流。



3.


课件出示本次习作要求:



选择自己生活或学习中接触过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人,并选择一两件能表现


他鲜明特点的真实而具体的事例,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题目自拟。


(板


书:拟好题目



突出主题



确定人物



特点鲜明



典型事例



体现特点)



4.

学生自主阅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



三、拓宽思维,丰富选材。



1.


引导学生观看课本气球上的词句,说说上面的词语让你想到了谁?为什


么会想到他?




1


)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2


)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2.


你还想到了哪些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谁?




1


)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互相补 充。




2


) 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3.


教师小结,谈话过渡。



四、指导写作,写好人物。



以写人为 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


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 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



要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 p>
1.


写好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活动等。



2.


抓住人物的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


生活习惯等诸 多方面去考虑。



3.


选用典型事例。 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


型事件来写。


4.


运用细节描写。


(板书:细 致描写



突出特点)



五、出示范文,例文引路。



1.


课件出示例文。




我的语文老师



瞧,这位身穿中山装, 戴着黑色宽边眼镜,脸上带着微笑的中年教师,他


就是我们敬佩的语文老师――陈老师。 陈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


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我们尤其 爱听他的作文课。他讲起课


- 2 -



壮阳延时药-


壮阳延时药-


壮阳延时药-


壮阳延时药-


壮阳延时药-


壮阳延时药-


壮阳延时药-


壮阳延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