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嘉定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有答案)
狮子和鹿-
嘉定区
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
/p>
语文试卷
(
满分:
150
分
< br>完成时间:
100
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一、
文言文(
40
分)
(一)
默写(
15
分)
1
、山光悦鸟性,
。
(
《题破山寺后禅
院》
)
2
、
,浅草
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
p>
3
、欲把西湖比西子,
。
< br>(
《饮湖上初晴后雨》
)
4
、
,五十
弦翻塞外声。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
5
、醉翁之意不在酒,
。
(
《醉翁亭记》
)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
第
6-7
题。
(
4
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6
、这首词中“沧州”是指之处。
(
2
分)
7
、以下对作品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
(
2
分)<
/p>
..
A
、词的
题目“诉衷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一片忠诚。
B
、词上下片各有壮志凌云、建功立业两个场景的描写。
< br>C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D
、这首词感情真挚、感人至深,语言华丽,独具风格。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
9
分)
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
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
贤今人诗赋于其
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
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
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
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
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⑤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8
、本文的作者是(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人名)。(
3
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
面的句子。(
3
分)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0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第②段先描写“岳阳楼之大观”,再过渡到开始讨论“览物之情”。
B
、文章以“览物之情”贯穿全文,写了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不同的“情”。<
/p>
C
、第③④两段传达出景与情互相交融
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D
、第
⑤段侧面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四)阅读下文,完成
11-13<
/p>
题(
12
分)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①于齐营丘②。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③曰<
/p>
:
吾闻时难得
而易失。客寝甚安,殆④非
就国者也。
太公闻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国。莱侯来⑤伐
,与之争营丘。营丘
.
边莱,莱人,夷也,会
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
归齐,齐为大国。
节选自《史记传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
注释:①师尚父:即吕尚,又称姜尚。周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②营丘:齐邑名,在今山东淄博市临
淄区北。③逆旅之人:指旅店主人。④殆:副词,大概,恐怕。⑤莱候:莱是古国名,在现山东省
境内,
莱候即莱国的诸侯。
11
p>
、解释文中加点词。
(
4
< br>分)
(
1
)莱候来伐
()
(
2
)
会
纣之乱而周初定
(
)
.
.
p>
12
、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4
分)
A
、
姜太公听了以后,夜里拿着衣服上路,天亮时到了封国营丘。
B
、
姜太公听了这话,穿上夜行衣就赶路,天亮时到了封国营丘。
C
、
姜太公听了以后,穿上夜行衣就赶路,天亮时到了封国营丘。
D
、
姜太公听了这话,穿上衣服连夜赶路,天亮时到了封国营丘。
13
、从选文第一段可见,吕尚具有的品质;从选文第二段可见
,吕尚又具有的能力。
(
4
分)
二、现代文(
4
0
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
14-18
题(
19
分)<
/p>
。
多点“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的情怀
李思辉
①几天前,
< br>2021
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揭晓。在随后的上海国际儿童书展上,一些儿童
文学家和观
众探讨当代儿童文学,已故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的情
怀成为讨论的焦点。
②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主要读者群的文学
形式,在观察视角、思考方法、表达方式上需要有与儿童接
受能力相匹配的“小”的特点
,但绝不是“小文学”
。相反,因为读者对象特殊,儿童文学还发挥着教育、
启迪的大作用。周作人认为儿童文学“几乎就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同义词”
,
就是看到了这种特殊文学样式对
儿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的重要作用。
③爱说谎话,狼真来了,人们却不再相信,这进行的是拒绝欺骗、诚实
求真的教育;小美人鱼即使变
成泡沫也不肯伤害心爱的人,在淡淡忧伤中撒下了爱的种子
;灰姑娘的逆袭,揭示了无关出身、无关外在
的
“美的教育”<
/p>
……很难想象,
如果没有国内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滋养,
孩子们的世界会变得多么乏味;
如果没有叶圣陶、冰心、
陈伯吹等老一辈作家俯身为孩子们创作《稻草人》
《再寄小读者》
《一只想飞的猫》
等儿童文学精品,我们的童年将会失掉多少乐趣。
④从社会功能上看,儿童文学播下的是爱的种子,进行的是“真善美
”的启蒙,是名副其实的“大文
学”
。儿童文学的真善美,来自
作家进步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价值追求。
⑤目前中国
0
到
12
岁的儿童超过两亿,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读者市场。近些年,数字化的冲击波及出版
市场,成年人阅读率不乐观,相反,儿童阅读率却相对稳定,儿童出版市场需求巨大。从读者群体上看, p>
儿童文学也是当之无愧的“大文学”
。
<
/p>
⑥是“大文学”
,就需要创作者有大情怀、大担当,认识到自身肩
负的责任,用心创作出更多儿童文学
精品。令人忧心的是,时至今日还有一些作家骨子里
瞧不上儿童文学,认为它“难登大雅之堂”
。相反,也
有一些人
看到儿童文学市场可观,一味模仿、改写乃至抄袭国外作品赚快钱,还有的走迎合搞怪、低俗、
< br>暴力等不良取向的路数。孤高自诩与媚俗无底线,两个极端都需要反对和矫正。儿童文学的富矿正待更多< /p>
有情怀的作者去发掘,童书畅销榜也不应该总被一两个人独揽,而应展现百花竞放、经典频
出的繁荣。
⑦“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
童的眼睛去看,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
。陈伯
吹等老一辈
儿童文学家,穷其一生“为小孩子写大文学”
,省吃俭用设置奖项激励后辈作家创作儿童
文学精
品,这种深意应该被读懂,这种情怀应该被继承,这种精神应该被发扬。
(
《光明日报》
20
21
年
11
月
26
日
02
版,有改动)
14
、填入第⑥段横线上的词语准确的一项是()
。
(
2
分)<
/p>
A
、只有
B
、因为
C
、既然
D
、如果
15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作者认为“儿童文学是大文学”
,并
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理由,这两个方面的理由
是。
(
9
分)
①;
②。
16
、第三段画线句连用三个事例,不可以删去其中一个事例,
请从内容和结构上阐述理由。
(
4
分)
17<
/p>
、
第⑥段呼唤作者有大情怀、
大担当,<
/p>
用心创作儿童文学精品,
指出如今儿童文学创作现状尚不如人意,
作者概括的原因是(
2
分)
18
、下列理解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
2
分)
A
、儿童文学语言要与儿童接受能力相配“小”
的特点。
B
、周作人先生认为儿童文
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同义词。
C
、童
书畅销榜被一两个人独揽的局面作者感到无奈。
D
、结尾再提陈伯吹老先生更有力地表明了作者观点。
(二)阅读下文,完成
19-23<
/p>
题。
(
21
分)
相信
高昌明
(
1
)母亲喜欢相信,喜欢到现在,从不动摇,也无法动摇。
(
2
)我年
岁不大的时候,就劝过母亲,对有些事有些人别相信。母亲不以为然,说我人小,懂啥?她反
过来正告我:要相信的,相信的。不相信,早晚要吃亏吃苦的。我不想与母亲争辩,但我愿意等,看母亲 p>
的话能够怎样灵验。
(
3
)父亲
是个泥水匠。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一天的工钱是
5
元。在那个白
米饭只能吃一顿的日子里,
5
元钱可以买一块又大又好的猪肉,
可以买几件像模像样的衣裳裤子,可以交几个孩子一学期的学费,还真
叫值钱。
(
4
)晚上,吃罢夜饭,母亲刚想闩门,突然嘎吱一声,蹩进一个人影来。人影
进门后立即转身将门闩
牢,转脸。我看见了,这是一张布满无奈、苦痛,像是哭丧的脸。
母亲劝坐,那人不坐,只听说:阿姐啊,
你不给帮,我是不想活了,我现在给你跪下来。
母亲一把拎起那人的胳膊说,是不是那个事?那人点头。
母亲从腰间袋袋里抽出了一张<
/p>
5
元钞票,还有几个硬币,都塞到那人手里,那人千恩万谢,双手
拱起,一
边退向门口。母亲卸下门闩,那人跨出门槛,轻盈而又快速,像一只黑色的兔子
闪了出去。
(
5
)这样的人,不可以借的呀。我对母亲说,这家人个个
是懒汉,今后拿什么还我们?(
6
)母亲有
点惊慌,但立刻镇定下来:人家会还的。大人的事,孩子别管!
< br>(
7
)半年,一年过去,又一年过去,应该还钱的人,再
也没有踏进我家门槛。有一次她看见我,立马
转身,兜个大圈子。宁愿走冤枉路,也要躲
着。我告诉了母亲。母亲说,这就是说,这人心里还记着这件
事,她是要面子的人,良心
不坏的。我想,前年母亲相信别人会还钱,现在不还,还相信什么呢?
(
8
)要相信的。母亲还是那句老话。
(
9
)中秋节到了,母亲拿
出囤了几年的赤豆,做了咸的甜的馅。捏面时,母亲一边捏,一边喊我的姊
妹们,一起来
学做汤圆,并且示范给她们看。一个小时过去,面盆、竹篾里滚满了白乎乎的汤圆。汤圆全
都浮上了水面,涨大了,挤在一块,锅面像是铺了一张凹凸型的白纸,烟气缭绕。母亲盛了好几碗,一边
盛一边喊,快来端去!
(
< br>10
)我们赶快抽筷子。母亲却拔挺喉咙,发出了命令,不是自己吃的,老规矩先
送人家,送好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