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5教学模式
新消息-
‚
10+35
课堂教学模式‛是最好的‚解放‛
老师、激励学生的课
堂教学模式,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凸显‚生本‛育人理念方面
p>
独树一帜。此模式为山东茌平县杜郎口中学首创。
本人在对其进行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得到诸多启发。为了便于
我们的同行学习
、研究,现作如下介绍:
一、模式简介
三特点:立体式
大容量
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
,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
用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
拓展、演
绎、
提升,
课堂活动多元,<
/p>
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
单位时间内,<
/p>
紧扣目标任务,
周密安排,
师生互动,<
/p>
生生互动,
达到预期效果。
三大模块:预习
展示
反馈
预习:编制预习提纲,指导学生
自主学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
本课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
块的学
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检
< br>测和反馈,
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
让学生
说、
谈、
演、写。突出‚弱势群体‛
,
‚兵教兵‛
、
‚兵练兵‛
、
‚兵强兵‛
。
六大环节:预习交流
明确目标
分组合作
展现提升
穿插巩固
达标测评
学生预习交流,
在于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将任务分配到
小
组,
小组组内讨论、
并进行讲解、
分析
;
各小组结合展示情况,
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
习;
教师以试卷、
纸条等
形式检查学生
对任务的掌握情况。
二、三大模块
预习模块
预习要完成六项任务:
p>
①明确目标。
②教师提出预习方法和要求。
③以问题为线索编制预习提纲。
④学生收集信息。
⑤建立预习学
习笔记,
整理成学习要点和问题疑问档案。
⑥学生反馈预习的疑
难,师生共同解决。
学生的预习,教师作必要的指导:明确目标任务、掌握学习方式
方法、所达到的
目标要求。学生做预习笔记。小组合作完成,学
生相互启发,共同探究,做学习的主人。
同学们在收集信息的过
程中,全员参与,任务分解到人,并从不同的角度去收集整理信<
/p>
息并形成一定的解答方法和答案。收集信息是多方位的,师生、
生
生、组生交流合作,共同分享学习成果,节约教学时问。
展示模块
此环节是生生、师生、组生
、组组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以
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成果、接受学习任务、小组合
作探究、组
级交流展示、
拓展迁移提升。
学生活动时间保证在
20
分钟以上。
教师把握优、中、差展现的机会,根据课堂的表现与互动,灵活
地做调整。
学生由预习交流,接着确定目标,然后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一
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
成自己或小
组最佳解答方案。完成后,各小组展现提升,其他组
的同学分享了成果,
或者在某小组展现时受到启发,
又有更好的
解答方法。
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及展现提升,
课堂容量加
大,教学进度加快。学生们理解、掌握、体会、感悟、提升。
反馈模块
反思总结,突出‚弱势群体
‛
,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
检查落实情况,
不让一名弱者掉队。
利用好
‚兵教兵‛
、
‚兵练兵‛
、
‚兵强兵
‛战略,全面、全体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
既让弱生吸取了营养,
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优生在原基础上又得
到提高,
把知识进行梳理、系统并形成能力。
三、课堂教学特点
重预习
强化‚教‛为了‚学‛
保证学生自主
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通过
‚自己独立‛
< br>和
‚小
组合作‛
解决能够解决的
绝大部分问题,
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发现并提出了需要教师
指导、分析、提升的问题;教师通过与多
组同学的交流,
充分了
解了学生,
清楚了学生存在的疑惑和需提
升的‚点‛
,从而为落实问题打下了基础、找到了途径。教学重
在‚学‛
,
‚教‛应服从‚学‛
。
‚
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
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
表述;
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
能让学生自己推
导出结
论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
,这是教学模式倡导的理
念。
先学后教
当堂达标
‚先学后交‛
:
‚
10+35
‛
,老师在一节课<
/p>
45
分钟内,尽量减少
知识性语言或对教
材内容的陈述,
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在参与
< br>中学习,
这是教学理念质的变化。
一是规定在展示课上优
等生发
言的机会不超过两三次,尽量为中等生和学困生提供展示机会;
< br>二是在‘预习、反馈’两个环节着重解决学困生问题,重点关注
‚弱势群体‛
p>
,并且利用‚兵教兵‛
、
‚兵练兵‛
、
‚兵强兵‛战略,
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
达成的情况;三是建立学习小组,资源
共享,
既有合作又有竞争
,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次取得成
功。
小组合作
取长补短
四桌
6--8
人一组,且平行分组,分
层协作,均衡搭配。
‚对话‛
课堂,面对面的形式更有利于沟通
、交往、互动。
‚我参与,我
快乐,我自信,我成长‛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民主的前提条
件。学生的自主、主人意识和地位
,是课堂活力和生机的源泉。
宽松和谐的气氛,
自由放松的心理
,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和
幸福。
重目标
强目的
有预设目标,有预习提纲。体
现了目标教学的精髓。课堂评价直
接实际,
导向明确。
评价一节课的好差,
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么好,
关
键要看学生,用学生每节课参与的人次数(参与度)来评价本
节课!
重帮扶
重生成
学生建立‚一帮一‛学习制度
。共同捆绑记分!形成‚共同体‛
!
从帮与被帮两学生的成绩、
品质、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进步衡
量。
课堂是‚开放‛式
讲台是学生的,<
/p>
甚至整个讲解过程都是学生的;
学习知识的初始
< br>权是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发现权是学生的。三面黑板,学生板演
过程及结果便于观
察,教师环视便可一目了然。过程指导,结果
校正,即时高效。
营造真正‚三动‛的课堂
动脑(预习
阶段)
、动手(展示阶段)
、动口(交流阶段)
。真正
落实‚三讲三不讲‛
(即讲易混点、易错点、易
漏点;学生已经
学会的不讲,
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
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
不会的不讲)
。
教师:纠偏、点评、总结、释难。
教师主导‚功夫‛主要体现于‚预习课的筹划、指导、了解‛
,
‚展示课的组织、精点、释难‛
,
‚反馈课的
纠偏、整合、总结‛
等方面,而不在于‚讲的是否精彩‛
‚讲的
是否到位‛
‚讲的是否
透彻‛
‚讲的是
否明白‛
。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
,要
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