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扎染
工商行政管理专业-
课题:染出来的生活
科目:高中美术
提供者:陈宁利
教学对象:高二
课时:
1
单位:慈溪杨贤江中学
一、教学内容
分析(
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
染出来的生活<
/p>
----
扎染艺术,取自湘美版高中美术选修教材《工艺》
,第二单元“染出来的生活”之
扎染篇。主要学习扎染艺术的历史和艺
术特色,扎染的工艺原理及流程;基本的扎法与纹样形成的规
律创想扎染在生活中的运用
。
二、教学目标
1
、
p>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扎染艺术的历史和艺术特色,扎染的工艺流程;掌握基本的扎染制
作方法;
2
、
学生能
运用发现、探究、总结、实践等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开启发
散思维
,有设计目的地主动探索、创意新的方式方法。
3
、
p>
通过学习学生能感受到
“染
”
的艺术魅力,
逐渐形成热爱传统艺术,
热爱生活、<
/p>
美化生活、
发展美术兴趣的情感和态度。
4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的学习风格:高中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做事的流程较乱
,不注意细节和完整,但同时又对新
生事物极感兴趣,扎染是平时生活中较少接触的工艺
类别,课堂情绪较难控制。
学习准备:材料很多而且具有一定
的危险性,几乎和国画一样具有一次性的结果,所以课堂的纪律组
织,和节奏教师一定要
控制好。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的基本理念:
激发学生在探究
中自主学习、在实践操作中解决问题,在体验中感悟生活,
形成良好的做事习惯,严谨有序的态度。
工艺课
组织教学的策略:
聘请学生协助员
4
人
,工具材料的对照表和工作注意事项各
4
份;学
生
观察员一人,观察表一份,数码相机一个。工具材
料的对照表和工作注意事项各
4
份;观察表一份,
数码相机一个;学习资料
30
工具、材料、安全、善
后工作在备课时考虑充分。
A
教师用
:多媒体教具和扎染未拆的实物。展版、双面胶、扎染用材料(线、布、染料)
、工具
B
学生用:扎染材料:棉质布块
30*30cm
< br>、针、棉麻线、玻璃线、染料
扎染工具:染料盘、手套
、夹子、笔刷、垫纸吸水布、塑料膜、尺子等、
C
协助员和观察员:
p>
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策略:
直观感受、发现探究、讨论交流、尝试体验
与课堂启发结合。通过以下
教学程序达成教学设想: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用自主、探究的方式掌握基本的扎染制作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举一反三,有设计目的地进行扎染技术的探索、创意。
扎染基本扎结技法示意图
扎染方法
捆
扎
法
名称
捏拢扎
分节扎
交错捆扎
折叠扎
图示(见反面复印件)
形成图形纹样
环状形
多层环状形
放射状形
多条活多块形
各种比较具象图
案
(线的效果可以
粗细强弱不一)
各种形状纹
特点
意外花纹
(扎的松紧
染色时的变化)
预留的花纹
平缝
缝
折缝
扎
对缝
法
包缝
夹
板
法
其他
夹板法
叠夹法
对应形状的花纹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工艺实践课程涉及的材料<
/p>
很多,遇见的问题也会很
多,发动学生,告知学生,
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
1
课前分发及准备:
协助员发材料盘
聆听和参与
聘请协助员、观察员,发工作册
2<
/p>
前奏:说明课的性质,提出对工具、
材料、安全的要求。
课件展示,语言引导
学生赏析了解
扎染历史发展和艺术特色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
创设情境,激趣促思
一、引导观察
启发创意
1
、引导学生观察未拆的扎染物
2
、
示范试验
启发思考
(扎染的工艺原理)
准备两个染色桶,一个清水桶。示范
3
、
引导观察
思维启发:
生活中我们还
有什么办法可
以使布受到紧紧的挤
压?那样会不会形成纹样?会形成什
么样的
纹样?
一、尝试探寻,交流总结
1
、
捏、<
/p>
想
(
力度
密度的直接认识
)
扎染未拆的实物,
为什么捆绑的这<
/p>
么紧呢?
2
、观察老师示范,探究思考
培养学生学习的
紧压
----
防染
----
扎紧的
地方有纹样
独立性
3
、
看(
了解材料、工具、多样性、
)
A
基本材料:棉麻布、染料、
B
工具的多样:线、夹子、棒子、
夹板等。
<
/p>
4
、
拆和自学
(
方式方法\纹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