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三国演义》-曹操献刀含答案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第
1
课
p>
《三国演义》
——
曹操献刀
学习重点
1.
记:掌握本文
的字音、词语及与《三国演义》有关的名言警句。
2.
读:品读课文,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3.
练:掌握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的方法。
4.
写:运用对比手法写一个片段。
一、诵记名言警句
与
“
三国
”
有关的名言警句
p>
1.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
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
曹操
< br>
2.
生子当如孙仲谋。
——<
/p>
曹操
3.
夫君
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4.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
诸葛亮
5.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
诸葛亮
6.
不学者
,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诸葛亮
7.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
将醉兮发狂吟!
——
周瑜
二、了解文学常识
1.
作者简介
罗贯中
(
约
1330
—
约
1400)
,名本,字贯
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
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据一些片段材料说,他性格孤僻,
“与人寡合”
,因“遭时多故
”
,东奔西走,
“不知
其终”
。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除《三国演义》外
,
还有《隋唐志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
《三遂平妖传》等。另有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
2.
相关链接
《三国演义》描写了自黄巾起义至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集中描绘了各个社会集团之间政治、军事、外
交的斗争。通过这些斗争,作品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
了人民向
往和平的愿望,表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书中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
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
观念的化身,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而将魏国的曹操作为奸
邪狡诈、推行暴政的代表,至于孙、吴方
面只是陪衬而已,因而具有明显的“拥刘反曹”
的倾向。
《曹操献刀》之前,何进为了对付十常侍等宦官,虽
然有不少人劝谏,但仍密诏董卓进京。十常侍得知消
息,先行下手,杀死何进,并劫持皇
上、陈留王等逃出宫廷,后被何进部下袁绍、曹操等迎请回宫。此后,
董卓也相继驻扎到京城外,他每日带铁骑军马入城,横行街市,出入宫廷,肆无忌惮。不久,董卓于温明
园中,召集百官,大排宴会,遍请公卿,曰:
“……吾欲废帝立
陈留王,诸大臣以为何如?”丁原、卢植、
司徒王允持不同意见,于是百官皆散。后吕布
杀丁原而投董卓,董卓废帝而立陈留王,自立为国相,又因
所谓“怨诗”而杀帝。彼时,
董卓在宫内宫外横行霸道,不可一世。越骑校尉伍孚欲杀董卓,未果,卓问
曰:
“谁教汝反?”孚瞪目大喝曰:
“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
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
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
”在这种形
势下,袁绍与王允书,图谋杀死董卓。……接下来的情节即为节选内容。
曹操刺杀董卓失
败后,到陈留招天下士人,立袁绍为盟主,讨卓。公孙瓒荐刘、关、张。董卓部将华雄连
斩数将,关公出斩华雄,曹操抚慰,袁术歧视。八路诸侯为吕布战败,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
关上。
3.
文体知识
小
说
p>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
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 br>(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
p>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 br>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
“杂取种种,
合成一个
”
创作出来的,虽然“他”不同于真人真事,但是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
集中、更有普遍的
代表性。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和
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小说按其篇幅长
短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到了现代又衍生出了一种小小说,也叫微型小
说。
三、夯实基础知识
1.
字正音准
(1)
单音字
①小酌
(
)
②马羸
(
)
③暗忖
(
)
.
.
.<
/p>
④散讫
(
)
⑤惶遽
(
)
⑥鞍辔
(
)
.
.
.<
/p>
⑦刀鞘
(
)
⑧成皋
(
)
⑨下榻
(
)
.
.<
/p>
.
⑩沽
酒
(
p>
)
⑪
矫
诏
(
)
⑫
隐讳
(
)
.
.<
/p>
.
(2)
多音字
牟取
<
/p>
①牟
牟平
p>
面面相觑
<
/p>
②觑
觑起眼睛
屏风
<
/p>
③屏
p>
屏营
p>
屏除
(3)
辨形组词
宿舍
<
/p>
④宿
p>
三天两宿
p>
星宿
p>
讫
羸
①
②
迄
赢
p>
③
p>
榻
簿
< br>
蹋
④
p>
薄
⑤
p>
谯
p>
樵
⑥
p>
缚
搏
< br>
2.
涵咏词义
(1)
词义理解
①弄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跋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惶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审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奄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向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鸿鹄之
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近义词辨析
①年轻
·
年青
辨
析
者都与年龄有关。
“年轻”指人的年纪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
“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
/p>
二
例句
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但看上去还很
__
______
。
b.
我们当代大学生都是
________
人,要立志成为
祖国的优秀建设者、开拓者。
②质疑
·
置疑
a.
他
辨<
/p>
析
两
者都有“
提出问题”之意。
“质疑”指提出疑问;
“置疑”指怀疑
(
多用于否定式
)
,
如“难以置疑”
“不容置
疑”
。
例句
习的过程就
是一个
________
问难的过程。
b.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是不容
___
_____
的。
四、速读感知课文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小说节选的主要内容。
答:<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情节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选文的主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