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启蒙读本1到62课答案翻译
武术家-
1
、
鹦鹉灭火
有一群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兽都(很喜欢),互敬互爱。鹦鹉想,这里
虽然感到
很快乐,但是不能长久居留下去,于是便飞走了。过了好几个月以后,
山中突然失火。鹦
鹉远远地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湿水,飞到山上,洒水去救
火。天神见此,说道:
p>
“
你虽然很有意气和气志,但又有什么用(效果)呢!
”
鹦
鹉答道:
“
我虽然知道不能够把火救灭,但是我曾经住过这座山,与山上的禽兽
友好相
处,亲如兄弟,(山中这样着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
”
天神
听了很感
动,以示嘉奖,便把山火灭了。
2
、
鳝救婢
高
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
他每天要杀数十条鳝鱼,
有一位
婢女心生怜悯,
每天夜晚,
偷偷从水缸里捞了两三条鳝鱼,
p>
由后窗抛入河中。
这样经过了大约一
年的光
景。
有一天,店里发生火灾,婢女
仓皇逃出,被火所灼伤。她很疲倦地躺在河边,到
半夜睡著了。醒来以后,发现:不但痛
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好了许多。有
河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
而地面留下鳝鱼走过的痕迹。
她才知道:
是从前所放生
的鳝鱼来救她。
高怀中被婢女的行为所感动,於是停止行业,拆除炉,将库存的数石活鳝鱼,全
部放到河
里。
3
、黄香温习
汉朝时候,有个孝子黄香,是江夏地方的人。他九岁时,他的
家里又很穷,于是
黄香自己做着勤劳艰苦的事情,一心服侍他的父亲,尽他的子职。
p>
到了夏天的时候,
天气很热,
黄香就把扇子去搧凉父亲所睡的枕席。
到了冬天
的
时候,
天气很冷,
黄香就用自己身子
去温暖父亲所睡被头。
后来名满京城,
说
“
天
下无双,江夏黄香
”
。
4
、陆绩怀橘
陆绩是三国时期的吴国人。
他的父亲
陆康,
曾经担任过庐江太守,
和袁术关系很
好。陆绩六岁时,到九江去拜见袁术。袁术命令下人拿出许多橘子来给陆绩吃。
陆绩
暗地里把三个橘子装在袖子里,
等到告别的时候,
就向着袁术拜
谢。
不料这
三个橘子从袖子里滚落到地上。
袁术笑着说:
“
陆郎呀,
你来做客人,
竟暗地里藏了主人的橘子,<
/p>
这是为什么呢?
”
陆绩跪在地上,回答道
:
“
这橘子很甜,我想起带几只橘子回去给母亲吃。
”
袁术
说:
“
陆郎你那么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
长大后必然会成才。
”
袁术感到十分惊奇,
后来经常向别人称赞陆绩怀橘的美德
。
5
、
犬救幼女
呈贡县村民养了一只狗
.
一天一位母亲上山打柴
,
小女跟不上
,
一下子落后了
母亲
几里
.
突然大雪
< br>,
母亲在傍晚担柴回来的时候
,
女儿和狗都不见了
.
母亲非常惊恐
,<
/p>
在
村中来回奔走大声呼叫
,
始终见不到女儿
.
附近的村子协助找寻
,
还是无济于事
.
晚
上父母伤心极了
,
认为女儿可能被水淹死了<
/p>
,
可能掉进井里了
,
也可能被狼狗吃了
,
天刚刚亮
,<
/p>
父母又请附近的村子帮助找
.
终于见到女
孩卧在一棵树下
,
狗依偎在旁
边
,
居然还没有死
.
这
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
,
同县的人没有不感到惊奇的。
6
、
孙泰
孙泰
是山阳人,
年轻时拜皇甫颖为师,
志行品德很有古代贤人的风度
。
孙泰的妻
子是姨母的女儿。起初是姨母年纪老了,把两个女儿
托付给孙泰,说:
“
长女一
只眼睛有毛
病,你可以娶她的妹妹。
”
姨母去世了,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为
妻。
有人问他的缘故,孙泰说:
“
那人
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不出去了。
”
众人
都佩服孙泰的义气。
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
把它买了下来,
叫人洗刷,
原来是银制品。孙泰赶忙前往归还卖
主。
7
、
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临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
生对于
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
三番五次改写过
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巧妙。
8
、狂泉
从前有一个国家,全国只有一眼泉水,名叫
< br>“
狂泉
”
。全国的人都饮这水,
没有不
疯的;
唯有国家的君主打水才可以没有疾病。
全国的人既然都疯了,
于是聚集在
一起想办法,一
起抓住国王,治疗国王的疯病,用艾叶烧熏、扎针、吃药,没有
不全部用上的。
国王受不了那苦,
于是来到泉边,
舀水喝了,<
/p>
他们的疯病都一样,
,
君臣、大人小孩,
他们的疯病都一样,大家便兴高采烈。
9
、智犬破案
离杭州一百里的地方,
有座寺庙,<
/p>
香火很旺盛。
一天晚上,
有个盗贼翻墙进
入
(寺
庙)。狗大叫不止,一名僧人发现了盗贼。盗贼将和尚砍
倒在地上,于是就带着
货物逃走了。几天后,有两个小和尚看见了尸首,非常惊讶。于是
到官府告状,
他的狗也去了。
路上经过一个酒馆,
看见
5
、
6
个酒鬼在喝酒。
狗停止不再前进,
僧人责怪那只狗。<
/p>
突然狗跳近酒馆,
咬住其中的一个酒鬼不放。
和尚怀疑他是盗
贼,绑起来送到官府。官吏审问后,果然就是他。原来狗也很聪明。
10
、雏燕
我的弟弟喜欢鸟,一心想养一只小鸟。今年春天,有燕子从南方来,每天衔泥,
在我家的屋檐下筑巢,非常辛苦。不久,就可以听到啾啾的声音了,因为小燕子
< br>已经破壳而出了。
一天,
有一只小燕子掉在屋子里,
p>
被弟弟捡到了,
他非常高兴,
就把小燕子放
到笼子里饲养起来。母亲知道了,说:
“
燕子是益鸟,吃的是害
虫,
它们不久就要飞到南方去度过冬天,你怎么能养的久呢?
”
要弟弟马上把小燕子
放掉。
弟弟对小燕
子恋恋不舍,
但是看到它的神态非常悲哀,
于是弟弟就把小燕<
/p>
子放出笼子。小燕子飞回了燕巢,和它的家人们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
< br>
11
、愚人食盐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了别人家里,
主
人便请他吃饭。
这人觉得主人的菜淡而无味,
主人听说后,便加
了些盐。加盐之后,菜的味道变得鲜美,这人便想:
“
菜的味<
/p>
道鲜美,是由于加了盐,加少许一点便这样好吃,多放些岂不更好吃吗?
< br>”
这人
真是愚蠢到了极点,便不要菜,只吃盐。空口吃盐
吃得口味败坏,结果反为盐所
害。
12
、笼中鹦鹉
有一个姓段的富商
,
养了一只鹦鹉
,
十分聪明
,<
/p>
能与客人诵诗交谈
,
这个姓段的商人
p>
于是剪了他的两个翅膀上的羽毛
,
把他养在
雕刻精美的笼子里面
.
宋神宗年号六年
,
姓段的商人因为出了事进了监狱
.
他
出狱以后问鹦鹉说
:
我在监狱半年
,<
/p>
处处不自
由
,
是
何等的痛苦
.
你在家里有人喂养
,
p>
是多么的快乐啊
!
鹦鹉说
< br>:
你只在监狱里呆
了半年就已经觉得痛苦不堪了
.
而我在这个监狱一样的笼子里呆了好多年了
,
又有
什么快乐可言
?
< br>姓段的商人听了翻然醒悟
,
马上就把他放了
.
13
、盗牛
有一个人因偷牛而被抓,他的熟人路过,便问:
“
因什么事被抓?
”
他回答说:
“
倒
霉撞到我了!
”
熟人问:
“
晦气是怎么来的?
”
他说:
“
刚才在街上走路,看到地上
有一条草绳,认为有用,就捡了起来。
”
熟人问:
“
既然这样,那么罪过为什么到
了这个程度?
”
他又回答说:
“<
/p>
绳那头还有一头小牛啊。
”
听到的人不禁
十分惊讶。
14
、孙叔敖杀两头蛇
楚国有一个孙叔敖,
曾经到外面游玩
,
看见一条两个头的蛇,
就杀了蛇并把蛇埋
了,回家后,很忧伤而不吃饭。母亲问他原因。他说:
“
我
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
一定会死,现在我见到了,害怕我抛下母亲先死了。
”
母亲说:
“
蛇现在在哪里<
/p>
?”
回答说:
“
我害怕后来的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起来。
”
母
亲说:
“
不要忧虑。我听说有阴德的人,一定会得善报。你一定
会在楚国兴旺发达。
”
孙
叔敖后来果然
当了令尹,掌管楚国的大权。
15
、水滴石穿
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突
然,他看见一个小
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
张乖崖喝住小
吏,
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
那
个小
吏支吾了半天,
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
张乖崖把那个小吏带
回大堂,
下
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
“
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
”
张乖
崖大怒,判道:
“
一日
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为了惩罚这种行
p>
为,张乖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16
、芒山盗临刑
宣和年间,芒山有一盗将要受极刑,他母亲来和他诀别。
p>
芒山盗对母亲说:
“
我
想像小孩时吸一下母亲的乳汁,死了也感到无憾。
”
母亲让
他吮乳,芒山盗咬断
乳头,流血满地,母亲死去。芒山盗就告诉刽子手说:
“
我小时候,偷来一棵菜
一根柴,
< br>我的母亲看见,
却很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
以至于后来
不能约束自己,
才有今天的下场。所以怀恨把她杀了。
”
17
、尔辈亦鹰犬
从前有一个少年,家非常贫困,砍柴养活自己,晚上就照着月
光读书。邻村有富
人,穿锦缎作的衣服,吃肉,常常在众人面前炫耀。一天富人出去打猎
,他的左
右随从手持弓箭,
飞鹰和猎犬跟随在他的前后,
途中与少年相遇。
富人一群人侮
辱他说:
p>
“
你贫困像这样,还不如我的老鹰和猎犬。
”
少年不回应他。富人又说:
“
你跟随
在我后面,
和我的鹰、
猎犬一同追逐狐狸和兔子,
谁先追到,
我就赏他!
”
少
年说:
“
我虽然家里只有四面墙壁,然而志向很高很远大,不是
你们这些鼠类
可比的!
”
左右随从想要
打他,少年睁大眼睛斥责他们:
“
你们这些人也是老鹰和
猎犬!
”
头也不回的离去了。
18
、王戎早慧
王戎七岁的时候,
有一次和几个小孩
子游玩,
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
枝
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为什么,回答
说:
“
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
”
摘取果实品尝确实
是这样的。
19
、关羽刮骨疗毒
关羽曾经被乱箭射中,
箭穿透了他的
左臂,
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
但是每到阴雨
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
“
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
里,应当刨开臂膀,
刮掉渗入毒药的骨头,除掉毒药,这样病才能根除。
”
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医生刨
开。
当时关羽恰好邀请各位将领在一起喝酒吃饭,
臂膀上的鲜血淋漓,
溢出盘子,
而关羽却依然吃烤肉,举起酒杯喝酒,谈笑自若。
20
、白毛女
杨白劳,早年失去了妻子,有一个女儿,叫喜儿,许配给同村
的大春。地主黄世
仁,非常富有,但是不仁慈,他用天地赋税相逼。杨白劳走投无路,自
尽。喜儿
顿时陷入虎口,被黄世仁所污。然后黄世仁又想把喜儿卖了。喜儿无奈,夜里逃
走,在深山躲藏,采摘果实吃。为了生活和报仇,潜入古寺,拿供品吃,大家都
以为她是鬼。后来解放军到了,喜儿被大春截获。大春仔细看,是喜儿。喜儿自
< br>己讲述坎坷,二人不胜感慨。这正可以表示说:漫漫长夜见旭日,地覆天翻人间
易
。自从这件事自后,没有残酷的政令,豺狼虎豹成灰烬。
21
、
欧阳询观古碑
唐代欧阳询,
有一天骑马赶路,
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
p>
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
靖书写的,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
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
站在碑前观察,
等到疲乏,
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
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
离去。
22
、公冶长与鹞鹰
世俗传说公冶长能听懂各种鸟语。有一次公冶长听到老鹰嘎嘎
地叫:
“
公冶长,
公冶长,南山有只死
獐,你来吃肉,我吃肠。
”
公冶长跑到南山,果然找到一只
p>
獐,可是他并不想把肠子拿给老鹰吃。老鹰因此怀恨在心。过了不久,那只老鹰
又像上次一样来通报,
公冶长又像上次那样跑往南山去。
他远远见到几个人围着
一个东西,在那里议论纷纷。公冶长以为是死獐,怕被别人抢
走,老远就喊着:
“
那是我打死的!
<
/p>
等他跑过来一看,竟然是一具尸体,不是獐。这些人就逮捕公
冶长
,扭送到官府去。县令问案情,公冶长说明来龙去脉,但县令不相信他懂鸟
语。刚好这时
屋檐下的鸟雀叫声很急,县令就问公冶长:
你如果懂得鸟语,那
么,你听懂这只鸟吱吱喳喳的是为了什么事吗?
公冶长仔细听了好一会儿之后
说:
那只鸟说,东乡有一车粟米翻车,粟米撒了一地,来叫大伙儿去吃啊!
县
令派人到东乡去考察,果真如此,就放了公冶长。
23
、邴原泣学
邴原幼时丧父
,
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
“
小
孩子为啥哭泣?
”
邴原答道:<
/p>
“
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
能够学习的人,
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
我一来羡
慕他们有双亲,
二来羡慕他
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
。
老师怜悯地说:
“
< br>你这么可怜
,
那就去读书
吧!<
/p>
”
邴原说:
“
没
钱交学费
”
老师说:
“
你如果立志读书
,
我愿意免费教你
,
不收学费。
”
邴原于是进了学堂
学习,学习异常努力。才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
语》。
24
、小儿饲鹊
院子里有棵树,
树上有一个鸟巢,<
/p>
鸟鹊在喂养她的两个孩子,
每天自己在那里呱
呱地叫。
后来遇到狂风,
树折了,
巢毁了,
两个小鸟掉在地上。
一个小孩看见了,
不禁欢喜,把小鸟抱了回去,每天早晚喂养它们,非常喜欢它们,等他们渐渐长
大,才能飞走。一只猫过来袭击,叼走了小鸟,孩子立刻去追猫,未赶上,顿时
停下来哭
泣。小孩说:
“
早知道这样,我把它们放回林间,猫就不会吃了
小鸟。
这是我的过错。
”
25
、刘氏善举
刘氏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
生养有一
个孩子。
她白天在田间耕作,
晚上点着烛火
在织机上纺织,
一年到头都像这样。
邻居中有穷困的人,<
/p>
她往往用一升一斗的粮
食救济他们。
偶尔
有没有衣服穿的人,
她就用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
乡里的人<
/p>
都称赞她的善良。
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
心里很有怨言。
母亲就告诫他,
说:
“
为
别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缓急的事情呢?
”
母亲死后三年,刘家遭遇
大火,
房屋衣物几乎都被烧毁,
乡邻们都给予他们衣物,
并
且为他们砍树建造房
屋,这都是怀念刘寡妇的情意呀。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母亲做好
事的原因。
26
、枭逢鸠
猫头鹰遇见了斑鸠
,
斑鸠说
:“
你要到哪里去
?”
猫头鹰说
: “
我要搬到东面去。
p>
”.
斑鸠
说
:
“
为甚麽缘故呢?
”
猫头鹰说
: “
村裏的人都讨厌我叫的
声音
,
为了这个缘故,
我
要搬到东面去。
”
斑鸠说:
“
你要是能改变了叫的声音,那就好了;
要是不能改
变叫的声音,就是搬到东面去,人还是讨厌你的声音的。
”
27
、鹿亦有知
博山有个姓李的人,以砍柴为生。一天,他在山坳里捡到一只
鹿仔,就带回家喂
养。
鹿长大一点后,
十分驯服,
见到人就呦呦叫。
他们家周围都是大山,
鹿出去,
到晚上必然回来。
到了秋祭的时候,
p>
照常例要用鹿祭祀,
官府监督打猎的人很着
急,
限期要送上,
但是猎户十几天都没有打到鹿,
就向这个姓李的人请求把鹿给
他,姓李的人不给。猎户一个劲地哀求。姓李的
人迟疑道:
等我考虑考虑。
当
夜鹿就逃走了,不再回来。姓李的人十分后悔。
28
、二鸿
有一个猎人得到了一只天鹅,
其中雄
的那只跟着猎人飞到了他家,
悲伤地鸣叫着,
徘徊着,到了黄昏
才走。第二天来了,猎人捉住了他,看见他伸出头颈俯仰着,
吐出半块黄金。猎人明白了
他的意思,这是用来赎妻子的。猎人放了两只天鹅,
两只天鹅双飞而去。猎人称了一下金
子,有二两六钱多。唉!禽兽知道这样,深
情能够这样!悲痛不过悲在生死别离时,难道
动物也是这样的吗
?
29
、朝三暮四
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
人
们叫他狙公。
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
他能理
解猴子的意思,
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
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
物,
也要满足猴子的
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
打算减少猴子吃橡子的数量,但又怕
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
“
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了
吗?
”
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
“
给你们橡子,
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
了吧?
”
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
兴。
30
、杀驼破瓮
从前有一个人,
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
了瓮中。
一头骆驼吃粮食把头伸到了这瓮中,
结果头被卡在里面
出不来了。
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
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
有一
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
“
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
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
能够出来了。
”
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
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
已经杀死了骆驼,
又要把
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
这样行事
的人,被后人所耻笑。
31
、雁冢
无锡县荡口镇有一个人得到一只大雁
,
准备杀了烧着吃
,
有一个书生看见觉得很可
怜
,
就买下它回家后养着玩。但是怕它飞走用绳子,就缚住
大雁的两翅膀,使它
不能飞。
大雁寄居在鸡舍中,
忍受着鸡的欺负,
只听得空中大雁叫时就抬头叫喊
回
应。一天,有一群大雁在上空飞过,这只大雁大叫,忽然有一只大雁从空中飞
下来栖在屋
檐上,两大雁相互对应鸣叫展翅,象认识的一样,一只要请它下来,
另一只请它上去。书
生看了后悟出两大雁必定旧相识,就剪断了绳子让它飞走。
但是这只大雁垂下翅膀很久了
,
不能展翅飞翔了。
屋檐上的大雁守了一天,
< br>忽然
从屋檐上飞下来,两大雁相对悲哀地鸣叫。过了一天,两只大雁都死了。书生
被
大雁所感动,合起来葬了它们,取墓名为
“
< br>雁冢
”
。
32
、小人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玩魔术的人,带着一个盒子,盒子里藏着个小人,这个小人
高有一尺左右。
有人向盒子中投了钱,
玩魔术人
就打开盒子让小人出来唱曲。
唱
完以后,
小人就退回到盒子里去。
玩魔术的人到了宫掖时,
管理宫掖的
负责人把
盒子向玩魔术的人要过来,
拿到办公的地方,
仔细查问盒子中小人来自哪里。
小
人开始的时候
不敢说。这个负责人一再追问。原来,这个小人是读书童子,从私
塾老师那里回来的时候
,
被玩魔术的人麻醉了。
玩魔术的人接着让他吃了药,
使
他四肢缩小
;
会魔术
的人于是就带着他到处走,当作戏耍的工具。负责人大怒,
打死了这个玩魔术的人。
p>
33
、义士赵良
赵良,祖籍燕赵。漂泊江湖之中,疾恶如仇。一天路过谢庄,
听到有哭的声音,
就快步进入茅草屋里,
见到一个少女面目脏乱
,
表情非常悲伤,
赵良问她怎么了,
这
才得知是被村里两个恶少欺凌。
赵良愤怒,
径直到了那个村庄,
找寻到了两个
恶少,责问他们:
“
p>
你们为什么欺凌小女骇?
”
一个恶少说:<
/p>
“
关你什么事?
”
还没
等恶少拔出剑来,赵良的剑已经插进了他的心脏。
34
、鲁人锯芊入城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
,不能进入城门,
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
老人来到
这里说:
“
我并不是圣贤,但
是我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
截断后进入城门呢?
< br>”
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35
、熊与坎中人
有一个人到山里射鹿,忽然掉进一个坑里,看到有几头小熊。
一会儿,有只大熊
进入坑里,那人以为它要伤害自己。一会儿,大熊把食物分给几个孩子
,最后给
了那人一份。那人饿了很久,冒着生命危险吃了。大熊似乎很同情他。每次母熊
觅食回来,都会分给他一份,这个人就这样活了下来。后来,肖雄长大了,母熊
把它们一一背出坑。小熊全走了,那人估计自己必死在坑中,但母熊又回来了,
< br>坐在人身边。人明白了它的意思,便抱着熊的腿,熊立即跳出。唉,都说禽兽没
有
情义,但看这熊,怎么能说它没有情义呢?
36
、陈万年教子
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
咸瞌睡,头碰到了
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
“
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去,
不听我讲,为什么?
”
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
“
< br>爹爹的话,我都晓得,大抵教儿
子对上司要拍马屁、讨好啊,如此而已!
”
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37
。黄儿传书
晋朝的陆机养了一只狗,名叫黄耳,甚受主人喜爱。陆机久寓
京师洛阳,一直没
通家信,怀疑有不测。有一天便对黄耳开玩笑说:我很久不能和家里通
信,你能
帮忙传递消息吗?不想这只狗竟摇着尾巴,
连连发出声
音,
似乎表示答应。
陆机
大为惊诧,立
即写了一封信,装入竹筒,绑在黄耳的颈上,放它出门。黄耳不仅
把信送到了陆机的家里
,
还把家人的回信带了回来。
家乡和洛阳相隔千里,
人往
返需五十天,而黄耳只用了二十天。后来,黄耳就经常在南北两地奔跑
,为陆机
传递书信,成了狗信使。为了感谢
“
< br>黄耳
”
传书之功,它死后,陆机把它埋葬在家
乡,村人称它为
“
黄耳冢
”
。
38
。报应
平望人王均,喜欢吃青蛙,制造了一根铁针,长两尺左右。每捉到一只青蛙,就
用针穿他的头颈,针穿满了,就带回去,作为菜肴。好多年都是这样。一天,到
< br>亲戚家,见到桌上没有青蛙,十分遗憾。晚上亲戚留他住。突然,远处失火,王
均
在屋顶看,亲戚家离水住,怕盗由水爬上屋顶,所以放了十根铁条,顶端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