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名称的由来

余年寄山水
990次浏览
2021年02月16日 17: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非主流家族-

2021年2月16日发(作者:青霉素发明于)


“几何”名称的由来



学过数学的人,


都知道它有一门分科叫作


“几何学”



然而却不一定知道


“几


何”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 .



在我国古代,这门数学分科并不叫“几何”


,而是叫作“形学”



“几何”二

字,在中文里原先也不是一个数学专有名词,而是个虚词,意思是“多少”


.比


如三国时曹操那首著名的《龟虽寿》诗,有这么两句: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这里的“几何”就是多少的意思.那么,是谁首先把“几何”一词作为数学 的专


业名词来使用的,用它来称呼这门数学分科的呢?这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


启.




徐光启(< /p>


1562



1633

年)出生在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徐家汇)一个小


商人的家里.

< br>当时的法华汇还不是城市而是乡村,


四周都是种满庄稼的农田.

< br>徐


光启小时候进学堂读书,就很留心观察周围的农事,对农业生产有着浓厚的兴< /p>


趣.二十岁考中秀才以后,他在家乡和广东、广西教书,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

< p>
常常默对孤灯,


广泛阅读古代的农书,


钻研农业生 产技术.


由于农业生产同天文


历法、水利工程的关系非常密切, 而天文历法、水利工程又离不开数学,他又进


一步博览古代的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著作 .



1594


年,徐光启在韶州(今广 东韶关)教书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来中国传


播天主教的耶稣会土郭静居.


在郭静居那儿,


他第一次见到一幅世界地图,


知道


在中国之外竟有那么大的一个世界;


又第一次听说地球是圆的,


有个叫麦哲伦的


西洋人乘船绕地球环行了一周;

还第一次听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


远镜,能清楚地观测天上星体的运行 .所有这些,对他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新


鲜事.从此,他又开始接触西方近代的自然科 学,知识更加丰富了.




明朝末年,


宦官专权,


政治黑暗,


人民的生活非常 痛苦,


农民起义到处发生;


正在东北崛起的满洲贵族,


又不时对明朝发动进攻,


整个社会处在动荡不安的状

态.


象所有正直的知识分子一样,


徐光启富于爱国的热忱,


他希望能够利用科学


技术帮助国家富强起来,使天下的黎民过上 “丰衣食,绝饥寒”的安定富裕的生


活.


因此,


他认为不仅应该认真总结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还应该很好地学习西

< p>
方先进的自然科学,取长补短,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同郭静居交往的时候,


徐光启听说 到中国来传教的耶稣会会长利玛窦精通


西洋的自然科学,就到处打听他的下落,想当面向 他请教.


1600


年,他得到了


利玛窦 正在南京传教的消息,即专程前往南京拜访.




利玛窦是意大利人,原名叫玛太奥·利奇.他从小勤奋好学,对数学、物理


学 、天文学、医学都很有造诣,而且擅长制作钟表、日晷(


gui


鬼,日晷是古代


一种测定时间的仪器)


,善于绘制地图和雕刻. 三十岁从神学院毕业,利玛窦被


耶稣会派到中国来传教.


他为了 便于同中国人交往,


刻苦学习中国的语言、


文字


和古代文化,


换上中国的服装,


按照中国的礼节和风俗 习惯进行活动,


还为自己


取了利玛窦这样一个中国名字.




徐光启见到利玛窦,

对他表示了仰慕之情,


希望向他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


利< /p>


玛窦看他是个读书人,


也想向他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


并热衷发展他为天主


教徒,就同他交谈起来.他们从天文谈到地理,又 谈到中国和西方的数学.临别


的时候,


利玛窦对徐光启学习西方 自然科学的请求未置可否,


却送给他两本宣传


天主教的小册子. 一本是《马可福音》


,讲的是耶稣的故事,另一本是《天主实


义 》


,是利玛窦用中文写的解释天主教义的书.徐光启心里明白,这是要他先加

< p>
入天主教,


然后才肯向他传播西方的科学知识.


后 来,


他经过三年之久的慎重考


虑,为了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就 全家加入了天主教.




加入天主教的 第二年,四十二岁的徐光启考中进士,担任翰林院庶吉士的


官职,在北京住了下来.而利 玛窦在同徐光启见面的第二年,也来到了北京.他


向明神宗贡献礼品,

< br>得到明神宗的批准,


在宣武门外置了一处住宅,


长期留居 下


来,进行传教活动.徐光启在公余之暇,常常去拜访利玛窦,你来我往,彼此慢


慢熟悉了,开始建立起较深的友谊.


1606


年,徐光启再次请求利玛窦传授西方


的科学知识,


利玛窦爽快地 答应了.


他用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


的著作


《原本》


做教材,


对徐光启讲授西方的数学 理论.


利玛窦每两天讲授一次,


徐光启总是准时到达,不论是朔 风怒吼,还是大雪纷飞,从不间断.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徐光启完全弄懂了欧几里得这部著作的内容,深深


地为它的基本 理论和逻辑推理所折服,认为这些正是我国古代数学的不足之


处.


他感到,


我国的古代数学虽然也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


但千 百年来一直受


到经验实证的限制,


未能很好地运用逻辑推理的方 法.


如果能把欧几里得的这部


著作介绍过来,

< br>对我国数学的发展将是很有好处的.


于是,


徐光启建议利 玛窦同

非主流家族-


非主流家族-


非主流家族-


非主流家族-


非主流家族-


非主流家族-


非主流家族-


非主流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