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产生与发展历史简述、

萌到你眼炸
949次浏览
2021年02月16日 18: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企业管理管理-

2021年2月16日发(作者:本科第二批)


中国会计产生与发展历史简述



摘要:



对一门学科的认识,首先需从 历史开始,从发展历程中寻找它的内在逻辑。本文首


先结合历史,梳理对会计定义、功能 的不同认识。接着通过对会计名称的溯源讲述会计的


起源,最后是文章的主体,主要按朝 代划分,来分段介绍中式会计的整个发展过程。这里


要说明的是,由于史料取得的难易, 以及会计发展的实际情况,这里中式会计的历史主要


介绍国家部门中所用的会计,即官厅 会计。


关键词:中式会计



会计功能



会计历史



一、




会计的定义和功能



< p>
时下,


对会计的认识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信息系 统论和管理活动论。


前者着眼于会计本


身,

认为会计是一种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后者偏重于会计的目的,


认为会


计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 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


权衡利弊,


比较得失,

< p>
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这些关于会计的功能、

定义的看法是


进入工业社会后才逐渐形成的。


事实上,


在史前社会,


我们就可以看到使用会计的痕迹。


计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文字出现之前,

< br>我们就用符号、


图画记录狩猎的收获。


在我国历史上


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会计主要用来管理国家层次上的财政收入与支出 ,


而民间所用的会计一


直是比较简单的,


直到元朝时,


会计在民间的应用才达到可观的程度。


下面通过 对中式会计


的历史的介绍,使我们对会计的功能、定义有进一步的理解:




二、




会计名称溯源




中式会计命名于西周,这一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已经出现









这些形状的 字体,而且


其含义已基本定型。



會< /p>



字,上有





,下有



曾 (古时是





的通假字)



,故其有增加、聚


合和 汇总之意。




字左为




,又为




。古时直言曰





,难言曰




< p>
,故





字包含务


必要求准确,不虚假乱造之意。





字,由代表东西的





和南北的


“|”


组成;古时,以所在


的部落为中心,

< br>人们沿着东西南北的方向分别外出狩猎,


归时将猎物一起放于中央,


汇合加


重,进行计算。根据西周的具体情况,



会计



在此时的含义就是既有零星的核算, 又有年终


的岁总合算。




会计的得名,说明了此时的会计已经从国家职能的附属部分,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个


独立的部门。


事实上,


西周时确立的一些会计 习惯深远的影响了以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









作为记账的符号地位此时得到了确认,以后一直沿用了 下来。




三、




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况





1.


史前时期的会计



< p>
在距今


10


万年到


30< /p>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在我国山西朔县峙峪,

发现了最早的会计痕


迹。


在许多骨片上发现了刻画的痕迹,


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峙峪人进行计量、


记录的遗迹。



距今


1


万年左右的新石器 时代,原始会计的方式变的丰富起来,有绘图记事和刻画记事两


种方式。


绘图记事的方法是将狩猎的成果以壁画的形式画出来,


比如打了一头鹿,


就画一头


鹿;


打了两只兔子就画两只兔子。< /p>


这些图形是象形文字的鼻祖。


刻画记事是指用特定的符号


记录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 p>
在距今


5000


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会计方法 有了更多的形式,其表现是:



黄钟黍



计量单位的出现、结绳记事法的运用和


书契记数



的创造。




黄钟本是一种用竹子制作的乐器,后来黄帝用以作为长 度、轻重、容量的度量。黄钟的


长度规定为中等大小的黍粒


90


颗的长度,以一粒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寸、尺、丈之间均


是十 进制。


这些计量单位尽管实质长度略有变化,


但名称一直沿用至 今。


另外,


通过黄钟黍,


还确定了合、 升、斗、斛等体积计量单位。这些计量单位的出现,使得会计得以从实物统计


向数量方面 发展。



书契记数所谓书契,



书,庶也,记庶物也。亦言著也,著之简纸永不灭也





契,刻也,


刻识其数也< /p>



。书契记数实际上是数码和实物计量的结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点。在讨论上


述各种会计概念时,


会计的内容并不是以文字记述 的。


商周之后,


会计才开始用文字来计量。

从这个角度来说,会计产生于文字之前,由此可见会计的历史之深远。





2.


夏商周时期




夏朝时,已经确立了贡赋征收制度,因此推测此时会出现管理财政收入的会计现象。夏




百官


< br>,其中有监督奴隶耕作的官员



啬夫


,也许担任这个官职的官员就是最早的会计。


商朝对会计 的一大贡献是数的创造,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


从一到十都已经成 型。


商代的甲骨


上,有记录出猎收获的内容,而且对事情的记录 比较完整,有时间、地点、种类和数量,用








表示支出,









表示收入,


是会计的雏形。< /p>


从发掘的甲骨文书契中,


出现





字的象形文字次数达二十余次,有记录财政 收支方面的内容,可见这些书契是我国



簿



的萌芽状态。




西周时期的会计发展对我国会计制度的成型有不可磨 灭的贡献。这一时期,会计已经从


一种从属的地位独立出来,会计籍书、会计科目、记账 符号、会计报告都已出现,只不过形


式比较简单,


有待后世发展 。


西周的官制中专设了



司会



一职,


主管朝廷的财政收支。


此时,


用于记录会计内容的书册越来越多,开始与其它书册分开存放,并且把它 专门成为



籍书


(这就是簿书的来源)。同时,西周也规定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称为



岁入



,总共有九


项, 称为



九赋



。国家的财政支出被称为



岁出



,也有九项,即



九式




九赋



,加上各诸侯


王国所献的贡品


“< /p>


九贡



,共计十八个收入项目,九个支出 项目,就是今天会计科目的原始形


态。西周时期的会计报告分



岁会




“< /p>


月要





日成



三种形式。日成汇总十日的情况,是 一


种旬报;月要是记录一个月的情况,相对于现在的月报;岁会对应于今天的年报。




3.


春秋战国及秦




这一时期对财计理论和财计法规方面贡献很多。春秋战国时期理财名人很多,孔子提出



政在节财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主张节俭的目的在于抚民求安,反对过度奢侈,又


批评晏婴用小猪祭祖宗,

< p>
一件破棉袄穿三十年而不换,


有损君子风度。


墨子 从俭节用的观点


也很突出,主张



节俭 则昌,淫逸则亡



。这一时期的法典《法经》,在用法律手段规 范经济


行为方面做了第一次尝试,其中的


<

杂法


>


中有一条规定:



负债违契不偿,一疋以上,违十


日,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罪

< p>


。对违反契约的惩罚严重,从古至今,莫不如此。




单式记账法在秦朝时趋于成熟,这时的单式记账 法的主要特征有:①单入单出,单笔出


入之间并无对应关系。


② 按经济事件的发生日期流水记录,


秦时规定不记日期禁止入账。



各本籍书之间也无对应关系,无法相互稽核。秦朝还颁布了《秦律》和《财章》,对经 济活


动使用法律管理,


而且这时的法律相较于战国时期的,


规定更细,


内涵更为明了。


如有规定:



府中公金、钱,私挪用之,与盗同法


”< /p>


。这时已经对公职人员挪用公款、贪污有了明确的规


定。



企业管理管理-


企业管理管理-


企业管理管理-


企业管理管理-


企业管理管理-


企业管理管理-


企业管理管理-


企业管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