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几何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赞美春天的诗-
初中平面几何知识概要
七年级上:基本平面图形
考点一几何体的三视图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属于立体图形,柱体(圆柱、棱柱)<
/p>
,椎体(圆锥、棱锥)
球体
2.
几何图形的构成: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
棱柱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地面多边形的边数
n
确定该棱柱是
n
棱柱,
有
2n
个顶点,
3n
< br>条棱,其中有
n
条侧棱
,
p>
有(
n+2
)
个面
,有
n
个侧面;
4.
展开与折叠:动手制作与空间想象结合,展开图形不唯一;
5.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正面、上面和左面
考点二
认识线段、直线、射线
1.
概念
1
)线
段:具有两个端点的直线(直的、有两个端点)
2
)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形成射线(直的、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长)
3
)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直的、
没有端点、无限延伸)
2.
比较线段的长短:
直尺(度量法)、叠合法
考点三角与角平分线
1.
角的定义: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
做角的边。
2.
角的表示方法:
AOB
,
O
,
,
,
1
3.
角的分类:直角、锐角、钝角
4.
角的单位换算:
1
60
'
,
1
60
,
5.
时针分针的夹角计算
6.
角的比较:度量法(量角器),叠合法
7.
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岀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
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考点四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1.
多边形的概念:由若干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
2.
正多边形: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3.
圆、圆形、扇形、圆心角
n r
2
4.
圆心角度数的计算、扇形面积的计算(
360
5.
多边形的分割:一个顶点岀发有(
n
-3
)
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将它分成(
n-2
)
个三角形
七年级下:相交线与平行线
考点一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 <
/p>
相交平行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两种,若两条直线相交
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
为相交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为平行线。
2.
对顶角概念及其性质:对顶角相等
3.
余角、补角性质: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180
°,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90
°,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同
角或等角的余角和补角相等;
4.
垂直的概念: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称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
另一条直线的垂
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
5.
垂线的性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线
垂直;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个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6.
点到直线的距离:
过点
A
做直线
|
的垂线,垂足为
点
B
,
则线
段
AB
的长度叫做点
A
到直线
|
的距离,此时线段
AB
叫垂线段。
考点二直线平行的条件及平行线的性质
1.
判定: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内错角、同旁
内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2.
性
质: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相等;
考点三用尺规作角
1•
直尺功能:在两点间连接一条线段或过平面上的两点画直线,也可作射线和
线段
2.
圆规功能:以平面上任意一
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做圆或圆弧,也可在直线上截取一线
段,使它等于已知线
段;
3•
作已知角和、差、倍角
七年级下:三角形
考点一认识三角形
1.
三角形按角的分类
1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2
)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3
)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2.
三角形三边关系
1
)
三
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
)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
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内心、外心
1
)
重
p>
心: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
2
)
垂心: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垂心;
3
)
内心: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内心;
4
)
外心:
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外心;
考点二图形的全等及应用
1.
形称为全等图形(面积、周长、形状大小均相等)
全等图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
;
2.
全等的表示方法:
ABC
与
A
'
B
'
C
p>
'
全等,用全等符号
表示为
ABC
A
'
B
'
C
'
3.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4.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
)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
SSS”
2
)
两角及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
ASA
”
3
)
两角分
别对应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
AAS
”
5.
应用:利用两个三角形全等间接测量不能到达或不能直接
测量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七年级下:轴对称
考点一轴对称的现象及性质
1. <
/p>
轴对称概念:如果一个平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
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轴
对称;
2.
性质:在轴对称图形或两
个成轴对称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
作图:画岀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首先确定对称轴,
然后找岀对称点;
考点二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
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第三边叫做底边;
p>
4.
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5.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垂直并且平分线段的直线是它的一条
对称轴;
6.
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考点三利用对称轴进行设计
1.
剪纸的认识
2.
< br>剪纸图案:剪纸是经过纸的折叠、剪切后得到的,所以得到的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
考点二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1.
坐标对称特点:
X
轴对称: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
为相反数;
Y
轴对称:纵坐标相同,
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原点对称:横纵坐标互
为相反数;
2.
根据点对称作轴对称图形;
八年级上:勾股定理
考点一认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1.
勾股定理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
a
2
b
2
c
2
(
a
、
b
为直角
边,
c
为斜边)
2.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
、
b
、
c
满足
a
2
b
2
c
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
勾股定理的验证:图形的割补、拼接、面积方法证明;
4.
利用勾股定理求直角边长或斜边长;
考点二
7.
题型一:判别三角形的形状
勾股定理的应用
8.
题型二:利用已知的实际条件构造直角三角形求梯子或旗杆长度(数形结合)
9.
题型三:翻折问题,建立方程组求解线段长(方程思想)
10.
题型四:立体图形上的最短路线问题(转化法)
八年级上:平行线的证明
考点一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
1. <
/p>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平行直线被第
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
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相等;
考点二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1.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
2.
角
的相等关系,即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
三角形内角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的反向延长线组成的角称
为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内角的邻补角)
4.
角的不等关系,即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八年级下:三角形的证明
考点一
等腰
/
等边三角形性质定理及判定
1.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地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2.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
的高线互相重合,这一性质称为“三线合一”
3.
判定定理: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为等腰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
判定方法:通常采用构造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角相等或边相等;
考点二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及判定
1.
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
判定定理: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等于斜边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