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21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电脑启动项-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课练
21
古诗三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fú
ró
ng
luò
yá
ng
yù
hú
dà
yàn
yàn
tai
qián
kūn
(
)
(
)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渐
(
)
孤
(
)
遁
(
)
惭
(
)
抓
(
)
循
(
)
淡
(
)
痕
(
)
墨
(
)
谈
(
)
狠
(
)
默
(
)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
孤儿
B.
独自,孤单一人
1.
平明送客楚山孤
。
(
)
.
A.
率领
B.
将军
2.
欲将
轻骑逐。
(
)
.
A.
逃走
B.
消失
3.
单于夜遁
逃。
(
)
.
A.
完全
B.
弥漫
4.
只留清气满
乾坤。
(
)
.
四、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理解诗
句的意思。
1.
寒雨
连江夜入吴,平明
送客楚山孤。
..
..
寒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
弓刀。
.
.
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
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
满乾
坤
。
..
..
清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乾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意思写诗句。
1.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今问起了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就像玉壶里的冰块一样清雅、纯洁。
p>
诗句: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
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
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p>
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六、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
”,错的打“×”。
1.
《芙蓉楼
送辛渐》写王昌龄即将回到家乡,辛渐在芙蓉楼为他送行,这首诗描写的就是诗人
在芙蓉
楼送别好友的情景。
(
)
2.
“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以冰
心玉壶自喻,就是要表明自己的信念。这句诗成了全诗的主
旨所在,是流传千古的佳句。
(
)
3.
《塞下曲》
一、二句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三、四句写敌军溃退的情景。
(
)
4.
《墨梅》
这首诗中,墨梅的形象就是
作者的形象。这首诗表面是在写墨梅,其实讲述的是诗
人自己的志趣,志向。
(
)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芙蓉楼送辛渐》
是
_____
代诗人
__________
所作,这首诗通过一孤一寒,烘托了诗人送别
友人时的
__________
之情,表明了诗人
_______
p>
的操守。
2.
《塞下曲》
的作者是
_____
代诗人
_________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风雪之夜,
_____
冒着严寒<
/p>
率领轻骑兵追击
_______
的情景,
充分表现了守边将士
___________
的战斗精神,赞扬
了将士们
___________
、
_
__________
的气概,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3.
《墨梅》
的作者是
______
代诗人
__
_______
。诗人赞美
_______
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
________
的美德,实际
上是借
_____
自喻,表达自己对
_
_____
的态度以及
_____________
的高尚情操。
八、古诗句情境填空。
1.
我的好朋友小明即将转到新的学校,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我为他送行。此情此景,我想到
p>
了用王昌龄的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
__________
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2.
小明书法写得好,还会画梅花
,妈妈夸他梅花颜色真好看,可小明却说,我要像王冕一样
“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
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
棱
角
上
,
溅
起
了<
/p>
朵
朵
美
丽
的
水
花
。
望
着
美
丽
的
瀑
布
,
我
不
禁
想
起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是金子总会发光,不错,正如一句诗
“
__________________
,
< br>_________________
。”所说的
那样,
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不了的!
九、阅读天地。
(
< br>一
)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
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首句中
__________
点明了诗人送别辛
渐的季节是在
__________
。
2.
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br>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
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
诗中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
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志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