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57首原诗词合辑

萌到你眼炸
725次浏览
2021年02月16日 19: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痴情司歌词-

2021年2月16日发(作者:2016高考成绩)



《经典咏流传》


57


首诗词合辑









大型诗词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央视播出年度盛典,在春节、春运期间上线,在


全国人民团聚的时间上线,


无疑会释放一种信号,


即经典的文化知识需要全民共享,


在未来


的教育中,经典的古 诗词,励志的人物故事,都将成为未来学习、推广、考试的方向,对于


2018


年的考生来说,只有注意,才能在高卡中独占鳌头。









特别是那些活跃于汉朝、唐朝、宋 朝、清朝诗人的作品,都可能成为文言文阅读理解


的重头戏,其中知名的人物作品,辛弃 疾、陆游、文天祥等人的作品,都可能成为考察的方


向,因为,这些人的作品,都是符合 现代精神的



推广、传颂。









从近年高考命题特点看,


《经典咏流传》最可能从以下方向命题。




1


、考查对联与场合的对应




对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 ,它常盛常新。对联类试题


能综合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对人们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的传 统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


、考查不同年龄的特殊称谓



年龄文化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高雅称谓。



3


、考查诗歌中的对仗常识



对仗一般有:



工对。对仗工整严谨。 如李白《塞下曲》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宽对。词性相同,但类别不同的词语相对,便是宽对。如王维《使至塞上》

< br>“征蓬出汉


塞,归雁入胡天”


,以“天”对“塞”是天文 对地理。









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义,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


对,叫借对。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 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古代八尺为


寻,两寻为常,所 以借“寻常”来对数量词“几度”


。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


音多见于颜色对,






“篮”



“蓝”



“皇”



“ 黄”



“沧”



“苍”



“珠”


< br>“朱”



“清”


为“青”等。李 商隐《锦瑟》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以“沧” 对“蓝”





流水对,


也叫串对。


把一句话分成两句话来说,


两句话是一个整体,


从结构上看是并列关系,


从语法 上看却是承接、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这叫流水对。如杜甫《九日崔氏蓝田庄》


“羞 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此为因果关系。白居易《古原草》

< br>“野火烧不尽,春


风吹又生”


,此为承接关系。陆游《书 愤》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此为转折


关系。目前高考考查的多是工对,但是考生在备考时要有所拓展,做到有备无患。




4


、判断文化(史)常识正误




广义的文学常识涵盖文化和文史常识,包括古代职官、教育科 举、古代刑律、天文历法、地


理山水、礼仪习俗、名号称谓、饮食起居、歌舞艺术、古代 服饰等,考生要广泛涉猎。




5


、挖掘诸子散文的政治思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政治智慧、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 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


人们认识自我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启迪。




《明日歌》



明·钱福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长沙铜官窑瓷器题词



唐·佚名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三字经》节选



宋·王应麟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枉凝眉》节选



清·曹雪芹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声律启蒙》节选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将进酒》


(节选)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山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送别》节选



近代·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莲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鹊桥仙》


(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赠从弟(其二)




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木兰诗》


(节选)



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节选)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离骚》


(节选)



先秦·屈原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敕勒歌》



北朝民歌·佚名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凉州词·其一》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陋室铭》


(节选)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痴情司歌词-


痴情司歌词-


痴情司歌词-


痴情司歌词-


痴情司歌词-


痴情司歌词-


痴情司歌词-


痴情司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