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节日的来历
梦见喝喜酒-
一月一日
元旦
来历
:
每
年的
1
月
1
日
为元旦,是新年的开始。“元日”是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
“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
,“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
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
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
古老的“旦”字写法
。
后来
,
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
/p>
,
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字。
“旦”字
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
从地平线上冉冉
升起。南朝文史家肖子云在他的《介雅》中记载有“四气新元旦,
万寿初今朝”,看来那
时已将旦为一日的开始,引申为一年的第一天了。
但是,我国古人说的元旦,却并不是公历的
1
< br>月
1
日,而是正月初一,又称元日。
中国历史上的年号并不是公元纪年,而是每个皇帝每个朝代都有单独的纪年,是阴
历
纪年。现行的公元纪年,是西方历法的体现。是以基督诞生为公元
1
年。中国只
是到了中华民国以后才逐渐改用公元纪年。因此,中国农历的正月初一既
春节比公
历的元旦更有节日气氛
年三十:
除夕和“年”
来历:年三十,也就是
除夕
。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
子,南方人做年糕
。水饺形似
元宝
,年糕音似
年高
,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
/p>
团年饭
,有一家
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
上的
鱼
是不能动的,
因为这鱼代表
富裕
和
年年有余
,
象征来年的
财富与幸运
,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关于年的由来,
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在
远古时候,
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
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
兽叫
年
,它捕
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
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
日。人和
年
斗
争了很多年,人们发
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
上挂上红颜色
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
年
闯进村庄,见
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
听见震天的响声,
吓得跑
回深山,
再也不敢出来。
夜过去了,
人
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
后每到冬
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
鞭炮烟花;夜里
,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
来,就成了
过年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
后长辈发
压岁钱
。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
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
接财神
。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
晨。
农历正月十五日
元宵节
来历
: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
,古人称夜为
宵
,
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
宵节。
又称为
上元节
< br>
。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
,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
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我国民
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民间相传,
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
昭王。
某
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
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
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
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
。元宵和春节的年糕
,端
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
/p>
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
汤圆
、
圆子
、
浮圆子
、
水圆
< br>
,由糯米
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
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
走百病
又称
烤百病
散
百病
参与者多为妇女,
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
或过桥过走郊外,
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元宵节的活动越
来越多,
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猜灯谜、
耍龙灯、
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二月十四日
情人节
来历
:
情人节,又称
< br>圣瓦伦丁节
。起源于古代罗马,于每年
< br>2
月
14
日举行,现已
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关于
圣瓦伦丁
节
名称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
说是纪
念以为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他用反抗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徒的迫害,
被捕入狱,<
/p>
并在公元
270
年
2
月
14
日被处死刑,
行刑前,
瓦伦丁曾给典狱长的女儿
写了一封信,表明
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她的一片情怀。自此以后,基督教便
把
2
月
14
日定为
情人节
。
情人
节是一个属于朋友的日子,属于家人的日子,属于情人的日子。正如中国
人现在用近乎狂
热的热情过起了圣诞节一样,情人节也已经悄悄渗透到了无数年轻
人的心目当中,成为中
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情人节的来历和意义可
能并不一定为大多数人所知。
下面所要介绍的,不过是众多关于情人节的传说中的
一个。
在西
方,情人节不但是表达情意的最佳时刻,也是向自己心爱的人求婚的最佳
时刻。在这一点
上,情人节体现出的,不正是古罗马人设计这个节日的本意吗?
农历二月初二
龙头节
来历:相传农历的二月初二是
龙抬头<
/p>
的日子,这天叫做
龙头节
,是我国农村传
统节日一。<
/p>
古
时候,
人们认为龙冬天在地下睡眠,
从春分到秋分,
在天上行云步雨。
农历的
二月二日,正是春分前后
,冬天里蛰伏的动物开始苏醒。民间纪念这一天,是盼望
风调雨顺的好收成。
三月八日
三八
国际劳动妇女节
< br>
来历:
< br>世界各国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
民主、
解放而斗争的节日
。
1909
年
3
月
8
日,
美国芝加哥女工为争取自由
和平等举行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得到广大劳动妇
女的热烈响应。
< br>1910
年
3
月在丹麦哥本哈根
召开有
17
个国家代表参加的第二次国
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反对军国主义扩军备战,保卫世
界和平
。同时还讨论了保卫儿童权益、争取
8
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
等问题。德
国社会主义革命家、国际妇女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在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
妇女
代表大会上,建议每年
3
月
8
日为世界妇女斗争日,该提议获得一致通过,将
3
月
8
日定为国际劳动妇女的节日
。次年起德、奥、瑞士、丹麦等国劳动妇女都举行了
示威游行。以后纪念
三八
节国际妇女节的活动逐渐
扩大到全世界。中国第一次举
行纪念
三
八
国际劳动妇女李大会,是
1924<
/p>
年在广州,由中国国民党妇女部主持,
此后每年都举行纪念活动。
建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于
1
949
年
12
月规定,
每年的
3
月
8
日为中国妇女的节日。
三月十二日
植树节
来历:
植树节
是一些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
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
1979
年
2
月,中
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
3
月
12
日定为
中国的植树节
。
次年
3
月
1
2
日,
邮电部发行了一套
4
枚题为
植树造林,
绿化祖
国
的邮票。
1981
< br>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下,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
全民义务植树
运动的决议》。
1990
年
3
月
12
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
4
枚
绿化祖
< br>国
邮票,第一枚为
全民义务植树
。
据联合国统计,
现在世界上已
有
50
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
由于各
国国情和地
理位臵不同,
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
如日本称为
树木节
和
绿化周
;
以色列称
树
木的新年日
;
缅甸称为
植树月
;
南斯拉夫称为
植树周
;
冰岛称
为
学生植树日
;印度称为
全国植树节
;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
;加拿大称为
森
林周
。
全年
12
个月,
每月均有一
些国家欢度植树节:
约旦的植树节是
1
月
15
日;
西班牙的植树节是
2
月
1
日;伊拉克的植
树节是
3
月
6
日;朝鲜的植树节是
4
月
6
日;澳大利亚的植树节是
5
月的第一个星期五;芬
兰的植树节是
6
月
24
日;印度
的植树节是
7
p>
月的第一周;
巴基斯坦的植树节是
8
月
9
日;
泰国的植树
节是
9
月
24
日;古巴的植树节是
10
月
10
日;英国的植树节是
11
月
< br>6
日至
12
日;叙利亚的植
p>
树节是
12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三月十五日
消费者权益日
来历:
2
001
年
〃
15
活动主题词
新世纪、新观念、新生活。
让绿色走进生活。
转变消费观念,提高生活质量。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倡导绿色消费,关爱生存环境。
绿色消费,利于当代,惠及子孙。
绿色消费,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生产绿色产品,保护绿色家园。
从生活小事做起,为可持续消费做贡献。
用绿色行动,为
< br>申奥
助威。
倡导绿色消费,共创美好家园
三月二十三日
世界气象日
来历:
1960
年,世界气象组织把
3
月
23
p>
日定为
世界气象日
,以提高公众对气象
问题的关注。
四月一日
愚人节
来历:愚人节也称万愚节,美国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四月一日。
愚人节已出现了几百年,<
/p>
对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认为这一习俗源自印
度的
诠俚节
。该节规定,每年三月三十一日的节日这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
开玩笑、
互相愚弄欺骗以换得娱乐。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法国。
1564
年,法国国
王查理九世决定采用新的纪年方法
---
格里高历法,
以一月一日为一年的开端,
改变<
/p>
了过去以四月一日作为新年开端的历法。新历法推行过程中,各地有不少顽固保守
分子仍沿袭旧历,拒绝更新。他们依旧在四月一日这天互赠礼物,组织庆祝新年的
活动。对这种倒行逆施之举,拥护新法的人们大加嘲弄。他们在四月一日这天给顽
固派赠送假礼物,
邀请他们参加假庆祝会,
并把这些受愚弄的
人称为
四月傻瓜
和
上钩之鱼
。
以后,
他们在这天互相愚弄,
日久天
长便成为一种风俗。
该节在十八世
纪流传到英国,后来又被英国
移民带到美国。起初,任何美国人都可以炮制骇人听
闻的消息,而且不负丝毫的道德和法
律责任,政府和司法部门也不会追究。相反,
谁编造的谎言最离奇、
最能骗取人们相信,
谁还会荣膺桂冠。
< br>这种做法给社会带来
不少混乱,因而引起人们的不满。现在,人们?节日期间的愚
弄欺骗已不再像过去
那样离谱,而是以轻松欢乐为目的。
清明节是公历
4
月
5
日
来历: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
的地方
,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
万分焦急的,
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
汤让公子喝了,重耳
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
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
伴
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
而介子推
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
< br>羞愧莫及,
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
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
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
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
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
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
/p>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
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五月一日
国际劳动节
来历:公元
1884
年
10
月
7
日,美国和加拿大的劳工团体,因工作时
间太长,在美
国芝加哥城聚会,提出
工
作八小时,教育八小时,休息八小时
的三八运动
(Eighthour
Shift)
。到
1886
年
5
月
1
日芝加哥工人开始成立
八小时协会
,举行
< br>大规模示威,结果酿成流血惨案。不久,全美有二十万工人得到每天八小时工作待
遇。
至
1889
年
,
在英法等各国工运领袖组织的
国际劳动者同盟
大会上通过了法国
p>
代表提出的议案,把劳工运动的五月一日定为劳动节,从第二年开始纪念。
< br>
从此,
世界各地纷纷效仿,
各国工人团体在这一天举行盛大庆祝会,
工矿厂商放
假一天。
五月四日
青年节
来历:
1920
年
5
< br>月,
巴黎和会
< br>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由日本继承,消息传
来,全国上下人心愤慨,五月四
日,北京各大学的学生约三千余人,集合于天安门
举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学生大示威游行
,以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为口号,向总统
府请愿,遭到当时军阀政府的镇压,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怒,学
生罢课,工商罢工罢
市,卖国贼曹、陆、章三人被免职。成为
<
/p>
五四
运动。五四运动不但是一场学生爱<
/p>
国运动,而且是新文化运动,后来的提倡科学、民主与提倡白话文,都是受五四运
动的影响。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
来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并有
小端阳
(五月初
五)与
大端阳
(五月十五)之分。其
中,
端
为初的
意思,
午
指阴
阳交逆,
阳
乃
奇数;古人按地支推算将五月写作
午月
,将双午视为
重午
,将初五写成
端午
,
将午时写成
阳辰
,
加上许多故事传说,<
/p>
于是便有了众多相异的节名和习俗
如端午节挂钟馗像,帖午叶符,
悬挂菖蒲、艾草;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小孩子涂
雄黄,赛龙舟,比武,吃咸蛋和粽子等
。
五月十二日
国际护士节
来历:
英国人南丁格尔(
nightingale
)
女士于
1820
年<
/p>
5
月
12
日出生
于意大利,
少
年时即有护理才能。
18
53
年,
英俄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死伤
惨重,
在医疗技术落后,
护士地位低贱的十九世纪,南丁格尔甘
愿放弃贵族的生活,毅然投身于战地救护工
作,
她率领护士们日
以继夜地工作,
为伤兵解除了很多的痛苦,
经过六个月的努力,
使伤员的死亡率从
42%
降低到
2%.
南丁格尔女士是近代护理制度创始人,
慈善家,
国
际护士始祖,并开创了今天红十字会的先河。
1883
年英国皇室颁给她超等勋章,予
以最
高荣誉。
1910
年南丁格尔逝世,国际上为纪念她的杰出贡献
和护士精神,把五
月十二日定为国际护士节。南丁格尔奖是护士行业的最高荣誉奖。
p>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节
来历:早在二百多年前,英
国已有尊崇母亲的节日,称为
母亲礼拜日
。
1919
年,
美国的嘉维丝
(
Miss
Anna
Jarviz
)
女士看到许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将士
们的母亲和妻子孤苦可怜,遂发起母亲
节,以纪念在战争中受苦的母亲。后来美国
参议院通过,将嘉维丝的母亲逝世的日子(<
/p>
1905
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订为母亲
节,把嘉维丝的母亲生前喜爱的康乃馨(又名石竹花)作为母爱的象征。习惯上在
母亲
节集会日,
母亲健在者佩带一朵红色康乃馨,
母亲去世者佩带一
朵白色康乃馨,
以表对母亲的敬意。后来,经基督教的推行,各国纷纷开始采用。
六月一日
儿童节
来历:
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
每年的公历
6
月
1
日过节。
节日的起源,
国际民主妇
女的联
合会于
1949
年
1
< br>月在募斯科举行的会议上,
为了保障全世界儿童的生存,
保
健和受教育,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毒害儿童的决定以每年的
6
月
1
日为国际
< br>儿童节。
在
国家领导人的关怀
下,
整个社会都负起了保护和教育儿童的责任。
少年
儿童有了良好的生活学习和保健条件,在社会主义的阳光下幸福生活,健康成长。
< br>每当
六一
儿童节来到时,各地都要隆重庆祝,让少年儿童们兴高采烈地欢度自己
的佳节。
六月五日
世界环境日
来历:
1972
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
113
个国家参加的
联合国人类环
境会议
。会议讨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会议建
议联
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开幕日的
6
月
5<
/p>
日定为
世界环境日
。
同年
10
月,
联合国
大会第
27
届会议接受并通过了这项建议。
以后,
每逢
世界环境日
,
世界各国都开
展群众性的环境保护宣传纪念活动。世界环境日的作用在于唤
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
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保护环境,同时要求
各国政府和联
合国单位为推进环境保护进程做出贡献。
今年
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
来。
6
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父亲节
来历:父亲节是由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倡议成立的。多德夫人早年丧母,她有
5
p>
个弟弟,姐弟
6
人的生活负担全落到了父亲
身上。父亲每天起早贪黑,无微不至
地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自己则过着节衣缩食的节俭
日子。多德长大以后,根据自
己的切身体会,深感父亲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应该得到表彰
。做父亲的也应该像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