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抗战电视剧大全-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p>
了解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概括总结课文观点,
从作者
的观点中获得启示,品味炼字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提出的“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
想和情感”
的主张,
并将其运用于修改和创作练习中,
培
养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过程
与方法目标:
从课文中发现疑点,培育质疑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总结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
品评诗句,
体
会作者观点,
运用本课所学内容完成修改和创作练习。
【
教学课时
】:
1<
/p>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两位同学读“你是没有骨气的文
人!”和“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比较
这两个句子的差别。
明确:
“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
句式则“表现着强烈
的情感”。
上面
的这个例子选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朱光潜先生的
《咬文嚼字》
,
请同学
们把课本翻到
40
页。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
(1897--198
6),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京派文学代
表人
物,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信奉“
三此主义”,
即此身,
此时,
此地。<
/p>
“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
就得由此身担当起,
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
就
得在此
时做,
不拖延到未来”。
“此地
(我的地位、
我的环境)
应该做而且能
够做的事,
就得在此地做,
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p>
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
着眼现
在、
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他的座右铭:
“
以出世的精神,
做入世的事业”。
我
们来看看朱光潜先生这篇课文是怎样体现他严谨的治学精神的?
三、解题
1.
“咬文嚼字”一词通常怎么理解?
明确:咬文嚼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解释:
A.
过分地斟酌字句
(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
B.
形容卖弄才学
C.
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下面三个例子分别是以上三个解释的哪一个?
1
、
此君肚里学识稀薄
,
p>
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字
,
极尽哗
众取宠之能事。
B
2
、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
,
切不可一味
地咬文嚼字
。
A
< br>3
、此事明明是你错了
,
你再咬
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C
2.
p>
原来的意义是贬义的,
朱光潜先生在文中对
“咬文嚼字”
的阐释是以上解释的
哪一个?
明确:都不是解释。
四、合作探究
(一)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
随便举几个实例,
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