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 教案教学设计
赞美老师的名言警句-
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1
)通过
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
2
)积累
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
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
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
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二、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诵读,多积累一些古诗词。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四、课前准备:
1
.搜集、背诵唐朝著名诗人的诗词。
2
.搜集唐朝诗人的故事。
3
.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选出好
作品拿到班级交流。
4
.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
五、课时安排
:
三课时
六、活动步骤
第一课时
共同搜集整理资料
一、导入:
一段乐曲,会牵动我们无尽的情思;一道风景,会使我们留连忘返;一幅好画,会让我们
心驰神往。好诗,就像是一组立体的画,一道永恒的风景,一曲流动的歌,定格在我们的
心田,牵引我们心中无限的感慨。
今天,让我们漫步在古诗苑中,去感受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去品味古典诗
词和谐的音律,精妙的语言。
二、走进唐诗,你吟我诵
1.<
/p>
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小组推荐,激情朗诵。)
杜甫的《登高》。
王勃的《山居秋暝》。
李商隐《乐游原》
2.
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自由发言,抒写感悟。)
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
那是一幅男子汉
的形象,
正因为是
一种“沙场在前,
美人与后”的境界才显得和谐与壮烈,
令人<
/p>
感叹遐想不已。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古朴,平实,平生最爱朴实。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
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令人顿觉天地虽大,万物虽众,自己却是来时来,
去时去,生
来孤独,死也孤独。心境好时读它,只觉得淡淡的惆怅;而心境不佳时读,可
是
觉得无边的寂寞了。
3.
p>
我最欣赏的唐代诗人(抓住特色,勾勒个性。)
走进唐诗,
就是走进一个人类
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
我们的大师从一张
薄薄的书页上站起
来,
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
闲静淡远的孟浩然,
飘逸豪放
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精巧艳丽的温庭筠,豪放旷达的苏轼„
„
最爱李商隐,
“蓬山此去无多
路
,
青鸟殷勤为探看”,
他的名句与妙
思太多
,
个人
认为历代以来鲜有及者。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是的,
从同学们气宇轩昂的吟诵中,
老师已经深
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三、品味唐诗,你赏我析
乌鸦啼鸣,巧托游子的离情羁思。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
杜鹃泣血,
表达蒙冤之恨。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
“杨花
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
西。”
喜鹊啼叫,添愁
惹恨。李端《闺情》:“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
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
鹊喜声。”
2.
到唐诗中去赏月
<
/p>
唐朝的月,是王维的月。“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
鸣春涧中”,
“月明松下房栊静”,
月,
< br>悄然飘临静谧山野,
惊醒了欲睡的
山鸟,
将月辉轻洒在屋舍的窗台上,
诗人是那样地欢愉!“独坐幽篁里,
弹
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
“明
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诗人于松林间抚琴自娱,
而那山月恰如相约,
溜
入松林来相和共赏。
唐朝的月,
是杜甫的月。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
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
望着这中天孤
月,诗人想起了阔别的家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
解忆长安。”诗人此刻不也正念着千里之外的妻子儿女吗?
唐朝的月,
是李白的月。
p>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如平羌江水流”,
“
对
酒不觉眠,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
这月亮是那般爱水,
诗人欣然
赋诗,以酬知己。
“雁引
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暮从碧山下,山
月随人归”,
这月亮有时那
么爱山,
成了行吟于山岭间的诗人的伴侣,
这让
诗人喜不自禁。
3.
到唐诗中去安家
唐诗中的塞外,
是我久已梦想
的家。
在那里,
“胡天八月即飞雪”,
但
你不要皱眉,
因为那里的雪不仅有“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
俊俏,
更有“大雪满弓刀
”的雄壮;
在那里,
甘醇的“葡萄美酒”定会让你
醉卧沙场,
笑看“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p>
在那里,
听的不仅有幽怨的
“公主琵琶”,
还有吹得“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羌笛,
定叫你心系“黄河远
p>
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那一片神奇土地。
唐诗中的宫廷,
是我梦寐以求
的家。
在宫中,
能够看见“回眸一笑百媚
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
这不是天大的幸事吗?在那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的地方,
你还可以倾听白发宫女诉
说唐玄宗的风流逸事呢。
而
在“银烛秋光冷画屏”的夜晚,
p>
你也可以同“轻罗小扇”的宫女一起去扑流
萤,“卧看牵牛织女星”
,同她交个朋友,陪她度过寂寞的青春。
唐诗里那个梦幻般的江南,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把家安在那里。
p>
那里
有“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的空旷
,
有“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
自
横”的清幽,还有“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的悠闲。
(唐诗的魅力远不只这些,唐诗背后的故事更是充满悬疑、充满诱惑与
< br>神秘!
下面,
我们就请大家来展示一下你所积累的与唐诗
有关轶闻趣事。
)
四、亲近唐诗,你讲我说
“推敲”的来历。
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宋之问吟诗遇老僧。
黄鹤楼李白止笔。
白居易进长安。
(既然远在千年前的古人能有如此高的造诣,我相信,我
们中将来也会
出现若干个“李白、
杜甫、
白居易”等等,
大家有没有信心?既然,
大家信
心百倍,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创造我们自己的“诗歌”!)
四、学习唐诗,你创我写
主持人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你能
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诗歌来描绘它的意境吗?
建德江之夜
月色在波光里摇曳
无风
是水送孤舟
渐入烟霭中的苍茫
杏花
烟雨
江南小洲
停泊如夜幕缓缓降临
又如月色寂寂盈满
终于在孤岛的唇边明了起来
更加明了的是一抹相互的陌生
客子异地
与谁共婵娟
树高野旷
哪里有这般低沉的天空
在乡愁的俯视之下
压近漂泊者的胸口
小舟不眠于满月的清辉
独倚舷侧
觅寻亲人的脸
明月可在水中接近
能否在水中望见家乡
主持人: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
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
诗歌来描绘它
的意境吗?
秋雨有感
归期未有期
秋雨的思绪缭绕积结
涨满异地的池子和夜晚
行行复行行
你是我未曾归去的情人
困守于塞外驿站的秋天
伤感的诗人啊
如果你的行旅朝向故园
如果你的目的不是人间的天涯
你为什么不向北回归
西方是圣者的天堂
你这样的诗人和我
都是人间俗物
西窗的烛光静而又静
一个人的背影明暗相继
相伴弹拨的雨夜沥沥
是过去或者将来
而今的我溺于灯光昏黄
不堪凄惶
主持人: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
寒江雪。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诗歌来描绘它的意境吗?
江雪里
孤舟上的笠翁就是诗人吗?
世界沉默于江流白雪
所有的失败如此简捷
化作万倾水上一枚钓钩
千山隐于白雪
飞鸟的路淹没在寞寞长天
这样简单的水墨里
一声呼唤也没有
冰样冷的冬天
诗歌的浩淼烟水中
水底的鱼已经很饥饿了
我在江雪之外凝视
等一只猩红的梅花
刺痛雪的寂寥
三、结束语
主持人:唐诗中那些优美的诗句,伴随着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的成长。
唐诗
中那些动人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让我们在唐诗的陪伴下
< br>茁壮成长!
第二课时
(
展示与积累
)
古诗苑漫步的参考资料
一、古诗词里的春夏秋冬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1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2
、唐
贺知
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
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3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
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
片新
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4
、唐
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
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5
、
宋•苏
轼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竹外桃花
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1
、
宋•赵
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
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2
、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
< br>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3
、
宋
p>
.
辛弃疾《西江月》“
< br>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
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
溪桥忽见。”
4
、
宋
.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